天幕盘点:朱老四!你咋在上面! 第114章 公不见丁原、董卓之事乎?

();

“你自以为足智多谋,可是为何竟落得这般下场?”

曹操看着陈宫,打趣道。

“只恨此人不从吾言啊,若从我言,未必被汝所擒!”

陈宫望向吕布,眼神中充满了遗憾和无奈。

“公台,这...”

吕布看着陈宫,嘴唇动了动,却还是没有说出些什么。

“那么,公台,今日之事如何啊?”

曹操再次问道。

“今日有死而已!”

陈宫终于睁开眼睛看向曹操,语气中满是决绝。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视死如归的坚定,仿佛死亡对他来说并不可怕。

“公自然可以一死了之,但公老母妻子将如何?”

曹操试图用陈宫的家人来动摇他的决心。

“哈哈哈哈哈,我闻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也,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也。”

陈宫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豁达和坦然。

“老母妻子之生存,全在明公耳。”

“今已被擒,请即就刑,并无挂念!”

陈宫说完这句话后,直接转身朝着刑场的方向走去。

他的步伐坚定而有力,仿佛在向曹操展示他的气节,任由吕布在后面如何呼喊,也没有回头。

曹操看着陈宫赶赴刑场的身影,思绪不禁又回到他们刚见面的时候。

“我愿弃此县令,随公去图大事!”

那时的陈宫,充满了热血和抱负,对曹操充满了期待。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而曹操的这句话,彻底改变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可惜,最后他们还是因为种种原因而分道扬镳。

“即送公台老母妻子往许都养老,怠慢者,斩!”

曹操望着陈宫离去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

他虽然与陈宫道不同不相为谋,但他还是敬重陈宫的为人,决定照顾他的家人。

与此同时,另一边。

吕布偷偷摸摸的找上了此时正投奔在曹操麾下的刘备。

“公为座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救乎?”

吕布一见到刘备,便迫不及待地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哀求。

他紧紧地盯着刘备,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刘备静静地听完吕布的话,神色平静如水,没有立刻作答,只是微微点头示意,那动作让人捉摸不透他内心的想法。

就在这时,刚刚处理完陈宫之事的曹操,迈着沉稳的步伐折返回来。

“明公!”

吕布眼尖,一眼便看到了曹操,急忙大声呼喊。

“明公所患,不过吕布耳!布今愿降明公,公为大将,布副之,何愁天下不定!”

他言辞恳切,眼中闪烁着一丝希望,试图用自己的勇猛打动曹操。

曹操听后,心中不禁为之一动。

他深知吕布的勇猛,那在战场上无人能敌的英姿,曾让无数对手闻风丧胆。

若能将这样一员猛将收归麾下,无疑是如虎添翼,为自己逐鹿天下的大业增添强大助力。

他下意识地将目光投向一旁的刘备,像是在寻求意见。

“玄德公以为如何?”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

刘备却神色冷漠,面容冷峻,仿佛一座千年不化的冰山。

他淡淡地说道。

“公不见丁原、董卓之事乎?”

声音虽轻,却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曹操的心间。

曹操听了刘备的话,心中猛地一震,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

他的思绪瞬间被拉回到过去,想起吕布当初为了赤兔马和高官厚禄,毫不犹豫地背叛了丁原,亲手砍下了丁原的头颅。

而后又在董卓的利诱下,再次背叛,成为董卓的义子,却又因貂蝉与董卓反目成仇,最终亲手杀死了董卓。

吕布的反复无常,毫无忠义可言,这样的人,即使勇猛无比,又怎能令人放心地将后背交给他?

“什么?!”

吕布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瞪大了双眼,死死地盯着刘备,眼中满是愤怒与绝望。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曾经辕门射戟救过的刘备,居然说出这样的话,这不是明摆着要他死吗!

“公不见丁原、董卓之事乎!”

刘备见状,又重复了一遍,声音更加洪亮,仿佛要让所有人都听到。

他的眼神坚定,没有丝毫犹豫,仿佛在向曹操表明自己的态度。

曹操的眼神逐渐变得冰冷,仿佛寒夜中的冰霜。

他看着吕布,心中的最后一丝犹豫也消失殆尽。

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果断。

“来人!拉下去缢死,而后枭首!”

“刘备!奸贼!汝乃天下最无信义之人!”

被士兵们拉下去的吕布,嘴里不停地咒骂着。他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充满了怨恨与不甘。

“刘备!你难道忘了辕门射戟!辕门射戟!”

随着吕布的身影消失在营帐外,曹操成功铲除了吕布这一强大的对手,消除了心头大患。

【自此,徐州这片富庶之地尽入曹操势力范围,曹操的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时光荏苒,转瞬即逝,张绣营帐中,谋士贾诩与张绣促膝长谈】

【贾诩神情沉稳,语气平和,缓缓说道:“将军,如今曹操势力如日中天,兵强马壮,谋士如云,猛将如雨。我们若继续与之对抗,恐难有胜算。曹操素有大志,且用人唯才,若我们归降于他,不仅能保将军及将士们性命无忧,日后或许还能有一番作为。”】

【张绣听后,陷入了沉思。他回想起与曹操的两次交锋,深知曹操的厉害,也明白自己势单力薄,难以长久抗衡】

【权衡利弊之后,张绣终于下定决心,接受了贾诩的建议,决定向曹操投降】

【当曹操得知张绣归降的消息时,心中大喜】

【不仅为自己增添了一份助力,更消除了后顾之忧】

【于是,曹操欣然接纳了张绣,并对其委以重任,以示信任】

【公元199年,曹操的目光望向了黄河以北】

【此时,张杨旧部眭固盘踞在河内郡,成为曹操向北扩张的绊脚石】

【曹操派遣史涣、曹仁、于禁和徐晃等人率军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