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三年后,四个哥哥跪求我原谅 第一百二十六章 管家(2)

();

姜宁看着他这副自以为情深义重的模样,只觉得无比讽刺。

她唇角勾起一抹凉薄的笑意,“配不配得上,就不劳岳小侯爷费心了。国公府门第清贵,世子身份尊崇,我姜宁一个曾在碧云庵清修身世尚有存疑的女子,能嫁入国公府已是高攀。世子待我以诚,这便足够了。”

碧云庵三个字,像是一根针,狠狠扎在岳铭的心上,让他瞬间想起当年自己对姜宁的背弃和冤枉,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巨大的愧疚和心虚涌了上来。

“宁儿,我……我对不起你。”岳铭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试图去拉姜宁的手,却被她冷冷避开,“当年是我糊涂,是我被蒙蔽了。我错了,我真的错了。你给我一次机会,就一次。”

“只要你点头,我立刻就休了姜绾。她不过是个庄户出身的野种,心思歹毒,满口谎言。如今又身陷这种污秽流言,我休了她名正言顺,谁也挑不出错。宁儿,我们重新开始,我娶你。我发誓,这次我一定好好待你,把从前亏欠你的都补回来,好不好?”

这番无耻至极,自私透顶的话,彻底暴露了岳铭的凉薄无情。

他竟能如此轻描淡写地决定抛弃为他孕育子嗣的发妻,甚至不惜以姜绾的低**出身和流言作为借口。当初姜宁与他青梅竹马,也是这般情深意重。谁曾想姜绾不过出现了几次,他便被姜绾勾了魂去了。

如今姜宁即将出嫁,他竟又后悔了。这样朝三暮四的男人,照哪个女子见了,都不会喜欢。

姜宁看着眼前这个面目扭曲的男人,只觉得一股恶心涌上心头。她连嘲讽都懒得再给,眼神冰冷如同看一堆**。

“岳小侯爷。”她的声音平静得可怕,带着彻骨的寒意,“你是有家室的人,你的妻子此刻正怀着你的骨肉。深更半夜,跑到我这里来说这些混账话,不觉得荒唐吗?”

她不再看他,直接转身,对着一旁的雾冬冷声道,“送客。”

“宁儿!”岳铭不甘心地还想上前,“当初你我青梅竹马,你嫁给我是两家人都知道的事。若非是后来出了岔子,你如今已经是我的妻了。当初我不下拜帖进你的院子,也是没有人拦着我的。如今我们,还是可以和当初一样的。”

姜宁没有转头,雾冬语气冰冷强硬,“岳小侯爷请自重,若再不离开休怪奴婢不客气了!”

岳铭看着姜宁决绝冰冷的背影,再看看雾冬蓄势待发的姿态,满腔的痴心妄想和酒意瞬间被浇灭了大半,只剩下满心的狼狈和难堪。

他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出来,如同斗败的公鸡,在雾冬冰冷的注视下,灰溜溜地离开了锦瑟居。

院门在他身后沉重地关上,隔绝了他最后一丝痴望,也隔绝了锦瑟居内那令人窒息的污浊空气。

姜宁站在窗边,看着岳铭仓惶消失在夜色中的背影,眼中没有一丝波澜。

对于这种自私凉薄的男人,连恨都是一种浪费。

-

京城日子很快,秋日降临,也到了姜宁出阁的时候。

吉日良辰,靖国公府世子大婚,整个京城都为之瞩目。姜府内外张灯结彩,宾客盈门,一派喧嚣喜庆。

锦瑟居内,姜宁已换上大红的凤冠霞帔。

珠帘垂落遮住了她大半张脸,只露出精致白皙的下颌和紧抿的唇瓣。嫁衣上的金线牡丹在烛光下熠熠生辉,衬得她身姿愈发窈窕。

镜中的女子,美得惊心动魄,却也疏离得如同画中人。

她的嫁衣是靖国公府专门派人做的,比当初姜绾出嫁时候穿的要好上不少。 衬托的人越发华贵无双。

“姑娘真美。”知秋和雾冬在一旁由衷赞叹,眼中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她们知道,姑**心,并不在这喧嚣的喜乐之中。吉时将至,外面传来喧天的喜乐和鞭炮声,迎亲的队伍到了。

不同于寻常新郎官骑马迎亲的英姿,靖国公府的世子谢凭舟,是坐着那辆低调却无比威严的玄色马车来的。

马车在姜府大门前停下,车门打开,凌风推着轮椅,将一身大红喜服,同样戴着半张银质面具的谢凭舟稳稳送下车。

纵然是坐在轮椅上,谢凭舟周身那股清冷孤绝的气度也未曾减弱分毫。他今日未戴面具的下半张脸线条冷峻,薄唇紧抿。

他的出现,让喧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了几分,无数道或纷杂的目光聚焦在他身上。

而里头,姜夫人脸上堆满了夸张的不舍,眼中甚至挤出了几滴泪水,她上前拉住被喜娘搀扶出来的姜宁的手,声音带着哭腔,“宁儿……我的儿,今**出阁,母亲真是既高兴又舍不得。”

她用手帕按着眼角,“嫁入国公府是莫大的福分,你定要谨守本分,孝顺公婆,敬重夫君……莫要忘了爹娘,常回来看看。”

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仿佛母女情深,难舍难分。

姜志坚也在一旁,端着父亲的架子语重心长,“宁儿,嫁为人妇,当以夫家为重,相夫教子,光耀门楣。国公府门第显赫,规矩森严,你要好自为之,莫要辱没了姜家门风。”

他这话,与其说是叮嘱,不如说是提醒姜宁要时刻记得姜家的恩情。

凤冠珠帘下,姜宁的唇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她微微屈膝,声音听不出丝毫情绪,“女儿谨记父亲母亲教诲,女儿出嫁,日后不能在膝下孝敬爹娘,愿父亲母亲身体康泰,福寿绵长。”

这番滴水不漏的回应,让姜夫人的哭声都顿了一下。

喜娘高唱,“吉时到——新娘子出门喽——”

在震耳欲聋的喜乐和鞭炮声中,在无数宾客或真心或假意的祝福目光里,姜宁被喜娘和丫鬟簇拥着,一步步走向大门外那辆象征着靖国公府无上尊荣的玄色马车。

谢凭舟的目光一直追随着那抹耀眼夺目的红,看着她被凌风稳稳地搀扶上马车,坐在自己身侧。

车轮滚动,迎亲的队伍在万众瞩目下,浩浩荡荡驶向靖国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