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港岛混混到爱国大亨 第56章 棋盘之外

**驻港办事处,一间装潢西式的会客室内。

刘上校端坐在沙发上,笔挺的军装因为主人的僵硬而显得有些紧绷。

他面前的茶,已经凉了。

他对面,是詹姆斯·安德森。

美国人随意地翘着腿,仿佛这里是他的办公室。

“刘上校,我希望我们能尽快达成共识。”

安德森的声音很平静,不带任何情绪,却让刘上校的后背渗出了一层薄汗。

“安德森先生,这批车床是**的战略物资。”

刘上校试图做最后的争取,他的声音干涩。

“把它以废铁的价格卖给一个九龙城寨的社团头子,这简直是……”

他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这种荒唐。

“耻辱”两个字,在他的喉咙里滚动,却不敢说出口。

安德森笑了笑,拿起桌上的文件,轻轻敲了敲。

“上校,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买卖了。”

“这是一次清扫行动。”

他的蓝色眼睛,像冰冷的探针,刺向刘上校。

“你们需要我们的援助,而我,需要一个结果。”

“一个能让华盛顿满意的结果。”

这番话,彻底压垮了刘上校最后的心理防线。

他知道,他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这份命令,来自台北,更来自眼前这个美国人所代表的,无法抗拒的力量。

“我明白了。”

刘上校艰难地点了点头,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安德森满意地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领带。

“很好,尽快完成交易。”

“我的人,已经等不及了。”

他转身离开,留给刘上校一个充满压迫感的背影。

两天后。

一笔资金,通过巴拿马一家注册公司的账户,汇入了指定的银行。

梁文辉坐在一家不起眼的茶餐厅里,放下了电话。

交易,完成了。

那批在无数人眼中已经沦为“德国废铁”的精密车床,在法律意义上,此刻已属于“远东实业”。

消息,几乎在同一时间,送到了詹姆斯·安德森的桌上。

德国,汉堡港。

阴沉的天空下,巨大的起重机发出沉闷的轰鸣。

一个个印着德文标记的巨大木箱,被缓缓吊起,装入了“启航号”的货仓。

霍东升站在船桥上,用望远镜看着码头。

他能感觉到,在那些集装箱和仓库的阴影里,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盯着这艘船。

这艘船,从离开船坞的那一刻起,就成了全世界的焦点。

当最后一个木箱被稳妥地固定在货仓里,“启航号”拉响了悠长的汽笛。

它缓缓驶离港口,像一头被刻意孤立的巨兽,孤独地驶向茫茫的大西洋。

香港,警务处。

斯科特警司的办公室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他面前的桌上,铺满了维多利亚港周边的布防图,每一个关键位置,都插上了一面红色的小旗。

安德森推门而入,手里端着两杯威士忌。

他将其中一杯,递给了满脸疲惫的斯科特。

“斯科特,放轻松。”

安德森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看着下方严阵以待的水警巡逻艇。

“猎物,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猎场。”

斯科特喝了一口酒,辛辣的液体灼烧着他的喉咙。

“我只是不希望,我的警员为你们的行动,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安德森转过身,脸上带着一种志在必得的自信。

“陈山插翅难飞。”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掌控感。

“这次,我们要的不仅是那批货物。”

安德森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更是他背后,整个红色网络的名单!”

他甚至已经准备好了一份详细的审讯计划。

每一个问题,都经过精心设计,旨在层层剥开目标的心理防线,直到挖出最深处的秘密。

安德森的眼中,闪烁着猎人般的兴奋。

他要的,是活捉陈山,然后从他嘴里,撬出整个远东的红色网络。

那份功劳,足以让他返回华盛顿之后,获得总统的亲自接见。

九龙城寨,染坊仓库。

鬼叔刚刚带回了最新的情报。

“启航号,已经从汉堡出发了。”

癫狗一拳砸在桌子上,震得茶杯嗡嗡作响。

“山哥,这跟开着船往枪口上撞有什么区别?”

王虎盯着墙上的世界地图,眉头紧锁。

那张地图上,从汉堡到香港的航线,被人用红笔画出,沿途布满了代表着监视与危险的标记。

那是一条死亡航线。

所有人都看向陈山。

陈山的脸上,却没有任何紧张的情绪。

他似乎完全没有感受到那股从四面八方传来的巨大压力。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一张干净的桌子前。

他没有去看那张布满危机的海图。

他摊开的,是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件。

那不是情报,也不是地图。

那是一沓厚厚的,写满了英文与数字的法律文书。

梁文辉凑了过来。

他们的目光,落在了文件的标题上。

陈山的手指,在纸面上轻轻划过,点在了几个被圈出的词语上。

“空壳公司。”

“离岸账户。”

“跨国保险。”

陈山的目光,从那沓写满了英文法律文书的文件上移开,落在了窗外漆黑的夜色中。

他的手指,在一张世界地图上,从香港,一路划过南中国海,最终停在了遥远的德国汉堡。

霍东升和“启航号”,此刻就在那里。

那是整个计划的起点。

梁文辉站在他身侧,扶着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反射着灯泡昏黄的光。

他的呼吸,因为眼前这个庞大而疯狂的计划,至今未能完全平复。

用巴拿**空壳公司,在瑞士银行开设匿名账户,再向伦敦的保险巨头购买天价航运保险……这一切,构建了一个资本与法律的完美迷宫。

“安德森以为,这是一场海上的围猎。”

“他把所有的猎犬和陷阱都布置在了从欧洲到香港的航线上。”

“但他不知道,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按他的规则走。”

他将一份文件递给梁文辉。

梁文辉的指尖,划过那些密密麻麻的英文条款,他的眼睛越来越亮。他看到了其中一条。

“如在航行途中遭遇不可抗力,或海盗袭击,导致货物损毁或丢失,保险公司需承担全部损失,并支付额外赔偿金。”

梁文辉的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

他终于彻底明白了。

这不是一次运输。

这是一次金融操作。

然而,金融的迷宫只能迷惑敌人,要将真正的货物运回来,还需要一条看不见的,真正属于自己的航道。

“鬼叔。”

陈山转过身。

鬼叔从角落的阴影里走了出来,将一张刚刚译出的电报纸,递到陈山面前。

电文很短,只有寥寥数语,是用事先约定的密码写成的。

这是陈山几个小时前,发往汉堡的加密电报,询问的是整个计划中最关键的一环。

电报的内容很简单:

“故人安否?”

现在,他收到了来自霍东升的回应。

电报纸上的字迹,是鬼叔亲手用铅笔写下的,笔锋有力。

“家旗尚在,故人皆识。”

短短八个字,却仿佛带着一股千钧之力。

它意味着,霍东升已经成功联系上了他父亲过去在南洋那些最可靠的老部下和航运伙伴。

那些人,散落在东南亚的各个角落,他们不认船,不认公司,只认当年霍家那面代表着信义与恩情的旗帜。

“很好。”

陈山走到世界地图前。

“‘启航号’会按照安德森预想的航线走。”

“但是,在进入南中国海之前,这片公海。”

他的手指,点在了地图上一片广阔的蓝色区域。

“它会遇到一场‘意外’。”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