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捷报团宠娇娇向钱冲 第767章 牛

();

身后的三人瞬间呆立住。

肃然起敬!

牛!

地里干活的人早就听说这附近有村民卖饭菜,昨天压根没来他们这边。

他们还以为今天不会来了呢!

听到吆喝声,其中一个同志立马就朝他们招手:“老乡,这里!”

时想想放下喇叭,蹬着自行车朝他们骑过去。

她刚从自行车上下来,就被一帮人团团围住,目光期许的看向盖着盖子的木桶。

“老乡,今天有羊肉汤?”

“有,现宰的羊,鲜着呢!”时想想一边将车子后面的木桶拿下来,一边回答。

“这不过年不过节的,你们怎么舍得把羊杀了?”有同志谨慎的问:“不会是病死的吧。”

“嗐,跟你们说实话吧,这羊昨天还活蹦乱跳的,村里的孩子调皮,玩鞭炮的时候把羊炸死了。”

时想想痛心疾首都说完,冷不丁从包里掏出一把炸焦发黑的羊毛:“喏,你们看,毛都烧成啥样了?”

吴泾业,罗非,张春三人大眼瞪小眼:她什么时候抓的羊毛?!

不,不是!

谁家好人出门带羊毛的?!

一个戴眼镜的同志将羊毛接过去放在鼻子下嗅了嗅,对同事道:“是炸燃的,上面有二氧化硫的味道!**和硫磺,木炭燃烧后就是这个味。”

“那没事儿了。”之前提出质疑的同志得到专业人士的肯定后,果断舀了一碗羊肉汤:“你这羊肉汤多少钱一碗?给我来一碗。”

“3毛钱一碗!”时想想报完价,见男人点头,才拿碗给他舀了一碗,羊肉和萝卜给得够够的。

男人迫不及待的喝了一口,眼神立马就亮了起来:“这味道可以啊!”

时想想自豪的仰起下巴:“那当然,这是我们村办席面的大师傅做的,味道第一。”

“再给我来三个杂面馒头。”

“馒头5分钱一个,一共4毛5分钱,不要票。”时想想捡了三个热乎的杂面馒头递过去。

男人掏了钱,接过馒头,端着羊肉汤走到一旁去吃去了。

周围的人见他吃得这么香,争先恐后的要买。

“给我一碗羊肉汤,一碗蛋炒饭。”

“我要两个杂面馒头,两个炒菜。”

“一碗羊肉汤……”

生意太好,四个人忙了好一阵才忙完。

时想想从背篓里拿出村长婆娘专门给他们煎的饼子,蹲在路边啃起来。

等他们的饼子吃完,他们的饭也吃得差不多了。

收了碗筷,时想想起身骑行车:“去下个地方碰碰运气,张春哥,你回去再装一桶羊肉汤来,炒饭,馒头,有啥拿啥!”

“啊?能卖完吗?”张春挠了挠头,担心的问。

吴泾业抬脚踹了张春一脚:“让你去就去,哪来那么多废话。”

“去就去,踹我做什么?”张春憋屈的嘀咕了句,载着两个空桶回去补货。

时想想他们骑着自行车准备走,却被人拦了下来。

一个穿着白色衬衣的男同志张开手臂将时想想拦下来:“同志,明天还来卖饭吗?”

时想想仰起嘴角,清脆的开口:“来!还是这个点。”

得到肯定的答复,周围的人都不自觉笑了。

“老乡,明天我们还在这一片!”

“知道了。”

时想想挥了挥手,骑着自行车去下一个地方。

他们绕过半边山,运气不好,人家自带了干粮,只卖出两碗羊肉汤,还是带回去给孩子补身体的。

时想想当即带着他们去下一个地方,拿着喇叭边走边吆喝。

“卖羊肉汤~蛋炒饭,馒头,炒菜……”

响亮的声音在广袤的山丘之间回响。

辗转多地,饭菜卖了一大半。

“时同志,快两点半了,咱们回去吧,这个点大家基本都吃过饭了。”罗非劝道。

时想想抬起手腕,看了眼时间,确实不早了。

“走吧。”

嗓子都给她喊哑了!

收工!

回去休息!

就在他们转弯的时候,一个人‘咻’的一下从山上跑下来,险险拽住罗非的自行车:“等,等一下!”

罗非被突然窜出的人吓了一跳:“你干啥?”

来人喘了几口气,站直起腰板,语气虚弱的问:“还,还有吃的吗?”

“有,有啊!”罗非结结巴巴的开口。

时想想将自行车停放好,走到男人跟前:“你需要多少?”

男人的目光在他们几个人身上来回打量了一眼,目光定格在看上去年长的吴泾业身上:“老乡,我们在山上丈量土地,今天出来突然没有带午饭,刚刚在山上听到你们的在叫卖吃的,多有冒犯,对不住啊!”

“没事!”听到对方是来买吃的,罗非把心放回肚子里:“你们多少人?要买多少?”

“我们一共28人,都没吃饭!”

罗非看着桶里为数不多的饭菜犯了难,求助的看向时想想。

不够啊!

男同志这才注意到旁边的小姑娘,眼里闪过一丝诧异。

说话的竟然是个小姑娘。

时想想看了眼装菜的铝盆。

(温馨提示:81年有铝锅,当时大家的安全意识也没现在强,偶尔吃一次不会中毒哈!)

大小合适。

烙饼不成问题。

“不是还有半桶面糊吗?”

吴泾业和罗非不由看了眼张春。

张春尴尬的摸了摸鼻子。

他忙着饭菜卖钱,一时大意拿错了桶,错把装菜的桶拿成装面糊糊的桶。

他们都数落他一路了。

等等!

时同志什么意思?

谁吃生面糊糊啊!

时想想抬头对男人询问道:“同志,你要是不嫌弃,我们现在生火给你们烙饼,鸡蛋韭菜调的,五分钱一张。”

“行,先把能吃的给我。”

这羊肉汤也不知道怎么熬的,要不是他毅力还行,早上嘴了。

时想想点头:“吴哥,张春哥,你们把吃的送上山。”

吴泾业狐疑的看了时想想一眼,还是点头:“好。”

罗非刚想问她用什么烙饼,就看见她拿起了铝盆。

瞬间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样。

罗非用石头很快垒砌一个灶台,就地取柴,很快就把火升起来。

时想想用帕子将盆里的残渣擦干净,没有油,她从桶里捞起一块生姜抹了一下锅底,防止摊饼的时候糊掉。

以前油金贵,家里油不富裕的时候,邻居家的奶奶就是这样摊的饼子,控制好火候就不会糊锅。

等温度合适的时候,时想想舀了一勺面糊倒进铝盆里,均匀的铺平面糊。

第一张饼子很成功,没糊掉。

时想想如法炮制。

一张接一张饼子出锅。

半桶面糊摊了39张饼子。

加上剩下的馒头和炒饭,29个人吃了个七分饱。

“我都还没吃饱呢,小同志,每天多送一些饭菜过来。”一个同志意犹未尽的跟时想想打招呼。

“好,没问题。”时想想笑盈盈的答应:“明天需要送饭的请在我这里登记一下,明天饭做好了第一时间给你们送过来。”

“这感情好。”

“我要一份。”

“我也要!”

“不着急啊,一个个来。”

最后订出去19份饭菜,有五个同志不确定明天会不会来这一片,还有五个同志要自己带饭。

时想想收了今天的饭钱,和吴泾业他们一起回村子。

还没到村长家,村长婆**声音就传到他们的耳朵里。

“我那半桶面糊糊哪里去了?!挨千刀的,不能被人顺回家了吧!”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