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霸道 第155章 文治武功朕选武功(中)

崇祯元年十月十五辛丑,正是武举殿试之日。

这一天历史上是没有记载的。

皆因大明自文官掌权以来武举就越来越废,那些文官能简简单单举办个武举会试就算是不错了,武举殿试那都不知多久没有举办过了。

至少,史书上很难看到武举殿试的记载。

永乐朝以后,大明的皇帝那都被文官给忽悠瘸了,只重文治,不重武功。

是故,大明的武力那是断崖式的下跌。

永乐朝的时候大明还是威猛无匹,天下无敌。

也就短短二十五年时间,大明的武功便被废完了,土木堡之变,大明竟然被瓦剌也先几万人马给打得屁滚尿流,英宗都被俘虏了,几十万京营精锐那就跟纸糊的一样灰飞烟灭!

永乐之后的大明皇帝也不知怎么想的,一个王朝能自废武功吗?

寻死呢!

朱觉自然不会被外廷那些文官给忽悠,文治武功,他肯定选武功。

皆因这会儿的世界讲究的是丛林法则,拳头大才是硬道理,其他都是假的。

这天一大早辰时许,他便亲临皇极殿前,来策试武举人来了,不但他来了,郑芝龙乃至郑成功都来了。

郑芝龙之所以过来,那就是因为郑成功死活要过来。

这两父子那是身着大红蟒袍,一左一右立于当今天子两侧,看上去不像是两尊门神,倒像是两位皇室宗亲。

他们的出现多少让三百上贡士榜的武举人愣了一愣。

不过,武举殿试那都不知多少年没举办过了,规矩那也都没人记得了,公侯勋贵要不要来,那也没人知道,这没人知道规矩了,看到的那自然就是规矩。

是故,这些武举人那也就愣了一愣而已,并未觉着有多惊奇。

很快,武举殿试便开始了。

这武举殿试要测试些什么那也没人记得了,不过,武举殿试肯定不能如同文举殿试一般,就盘坐在那里做文章,武将那是要领兵打仗的,光会做文章没用。

卢象升还特意安排了一下,上午就测试三个武举科目,举石锁、射箭、比武。

这举石锁是为了证明选出来的武举人都是孔武有力之辈,不是文弱书生。

当然,这个在会试的时候都是测试过了的,卢象升也只是让选**的武举人展现一下自己的体魄而已。

这些武举人那最低都能举起两百斤的石锁来,能举起三四百斤的也大有人在,最厉害的甚至能举起五百斤!

那家伙,五百斤的石锁可是两个半人高的巨型石块,加起来那都比皇极门外的石狮子还高大啊。

这真个是力拔山兮气盖世啊。

朱觉看了那都不由得热血沸腾,郑成功看了那都忍不住想拍手了。

接下来测试的是射箭,那靶子都摆在百步开外,能上榜的武举人那自然是不可能脱靶的,百步穿杨的那都大有人在。

这箭法,太厉害了。

郑成功那都忍不住问道:“陛下,能拍手吗?”

这规矩朕说了算。

武举殿试那就应该有武举殿试的样子,不能跟文科殿试一般,死气沉沉的。

朱觉看了看四周那些憋得满脸通红的禁军将士,很是干脆的点头道:“嗯,想拍就拍吧,喝彩都行。”

郑成功闻言,立马拍着小手大喊道:“好啊!”

这一下,所有人的目光几乎都朝这边看来。

朱觉见状,直接道:“承恩,传朕口谕,大家都可以喝彩,武举那就要有武举的样子,战场上哪有不吭气的,大家都不用憋着。”

王承恩闻言,连忙安排人去传口谕。

不一会儿,皇极殿广场上边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喝彩声。

大家都看得过瘾,武举人也更来劲了。

接下来就是比武了。

这比武还是真刀实枪的比试,且兵器任选,十八般武艺都可以拿出来比划。

当然,这只是比武,不是上战场杀敌,点到即止还是要讲究的,如若不然,真比出人命来就不好了。

这个限制多少有点让人施展不开,不过,比武还是相当精彩的。

皆因这些武举人学得都是战场杀敌的招式,根本就没什么花里胡哨,讲究的就是一个快狠准。

那家伙,使长枪的很多出枪都如同闪电一般,刷的一下枪尖就顶人脖子上了,使铁棍的那就如同横扫千军一般,一棍子就能把人给扫飞出去好远,舞大关刀的甚至能连人带兵器把对手给劈翻在地!

郑成功看得,那是小手都拍红了。

朱觉那都不由得有了新的想法。

这些武举人或者说即将金榜题名的武进士那可都是文武全才,不能浪费了啊,得给他们领兵作战的机会,让他们能建功立业,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人来靠武举。

奈何,这会儿京营人马总共也就十九万,哪怕千总以上全部用这些武进士那总共也就两百多个名额而已,更何况,原本京营就已经有不少将校了。

他若是想要让这些武进士都有建功立业的机会,那还得赶紧扩充京营才行。

这京营扩充了,可用的人马就更多了,收复失地,开疆扩土,乃至称霸海上都不是问题。

问题就是,征召人马那就得给人家发粮饷,给人家配武器装备,给人家足够的粮草辎重。

这些可都是钱啊,且不是一点点的钱。

现如今十九万京营将士的开销那就是上百万两一个月了,更何况还有辽东边军,还有川军白杆兵,洪承畴那厮还无耻的要去了三万人**粮饷,朱夔元也上奏,粮食够了,要集结大军平定奢安之乱了。

这么多的人马得花钱,京师、金陵和东瀛那点收益都不够,他还怎么扩充人马呢?

难道让这些武进士歇几个月,明年春暖花开再扩充京营?

这个貌似有点影响军心士气,领兵打仗那就讲究个一鼓作气,这第一次武举殿试就让大半武进士歇着,多不好的。

朱觉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芝龙,南洋的生意能做吗,若是我们做,能做多大,一年大抵能赚多少?”

这南洋的生意自然能做,不过,不是说做就能做的。

郑芝龙细细想了想,这才小心道:“陛下,微臣原本也是想清剿完东南的海盗就去做南洋的生意。

这会儿南洋诸国其实也有钱,皆因他们那边金矿多,那边还出产香料和名贵木材,运到大明来那都是紧俏货。

问题就是南洋那边太乱了,抢生意的太多了,抢货船的那都屡见不鲜,荷兰人、英国人、法国人、乃至西班牙人那都有可能劫掠货船。

是故,要把南洋的生意做起来那得有强大的水师才行,水师越强大,生意就能做越大,若是能把那边生意全抢了,一年赚个百来万两黄金那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这还只是从南洋赚的钱,不算把南洋那边的香料和名贵木材运回来之后赚的钱。

若是香料和名贵木材的生意也能做起来,一年再多赚个几百万两都不是问题。”

问题就是现在他们的水师还不够强大啊。

若是现在就去做南洋那边的生意,恐怕得把郑芝龙手底下所有八百料以上的战船全派过去才行。

对了,第二批轮船也快造出来了。

到时候就有五十艘八百料的轮船了,趁着年前跑去南洋做一把,赚个价值几百万两的黄金回来应该不成问题。

朱觉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那你好好准备一下,看南洋那边什么货最紧俏,我们又能生产又或者进购到的,把货都准备好,年前让芝虎跑趟南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