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断亲不伺候了,全家跪求我原谅 第164章:护短;接你回家;后悔;不在乎了

();

王老夫人一共生育了五子一女。

王老爷子带着四个儿子以及十几个孙子常年驻守边疆。

王老夫人带着小儿子全家留守京城。

王家五个儿子,个个都很有出息,与京城那些纨绔子弟完全不同。

就连小儿子王书恒,也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大人物,最近刚刚升任刑部尚书。

这得益于王家的家教。

王家男儿,没有京城那些纨绔子弟的恶习。

京城那些纨绔子弟,到十三四岁时,他们的母亲,深怕憋坏了儿子,就往儿子房间里塞人。

她们觉得,与其让儿子去外面乱来,不如把人养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通房丫鬟起码干净,外面那些不三不四的女人,万一有脏病怎么办?

但她们忘了,十几岁的男人,心思一旦在这种事情上,还能有什么出息?

不找女人会死吗?

才十三四岁,有必要这么着急吗?

王家就不一样。

王家找儿媳妇,不求门当户对,只要儿子喜欢就好。

但一旦做了选择,就不能纳妾养外室。

所以王家男儿,从不轻易找女人。

他们成亲都很晚。

毕竟,机会只有一次,用完就没了。

如果不是深爱,他们宁可单着也不将就。

王家人,一生一世一双人。

这别说是在权贵家族了,哪怕是有钱一点的商人,都做不到。

所以王家,成了无数少女削尖了脑袋也想要嫁进去的好人家。

王家人也很争气。

哪怕不纳妾,子嗣也一点都不比别人少。

甚至更多。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王家人似乎只会生儿子。

王老夫人生了六个孩子,直到第六胎,才终于生出王书雅这个女儿,可见王书雅有多受宠了。

也正因为王家人都不纳妾养外室,故而,王书雅想要的婚姻,也是一生一世一双人。

她知道有权有势人家的公子哥大都做不到,所以她找了个穷小子。

为了弥补丈夫不能纳妾养外室的遗憾,她耗尽心血为他筹谋,最后却让自己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不过,王书雅虽然没能做到一生一世一双人,但在生孩子方面,她还是完美地继承了王家人的血统,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跟她的三哥一样。

王家到了孙子辈,情况就更夸张了。

五个儿子,老大老二老三老四,生的全都是小萝卜头,这四个儿子生了十几个孙子,没一个孙女。

小儿子老五,与王书雅一样,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也就是说,王家孙辈,孙子一大堆,孙女却只有一个。

如今,陪同王老夫人一起来的,是她的小儿媳妇,京城人称五夫人的程氏,还有她的三儿一女,以及,一群丫鬟嬷嬷和护卫。

一见王家人,秦怜就恨得浑身发抖。

同样都是女人,为何王家的女人,如珍似宝?

凭什么?

王书雅明明已经被她打败了啊!

换做其他人家,女儿如此丢脸,必定是要与她划清界限,赶出家门的。

可王家人倒好,王书雅不去找他们,他们竟主动找上门来了?

都不嫌女儿丢人的吗?

太可恨了!

王家人一出场,都不需要开口说话,现场的舆论就瞬间就扭转了。

那些原本正在同情王书雅的人,顿时觉得,自己就是一个跳梁小丑。

人家有那么强大的背景,怎么可能过苦日子?

王家人最是护短。

为此,他们可以不要名声。

别的不说就说王家唯一的孙女王宛月。

早些年,她未婚先孕,生了个大胖小子。

这些年,她一直带着孩子住在王家。

那孩子,还随了她的姓,如今已有三岁。

王家,等于多了个曾孙。

这种事在其他人家,是绝对不允许的。

这会坏了名声,连累家中其他姑娘出嫁。

可王家就是不怕,就是光明正大,就是理直气壮。

别说王家没有其他待嫁的姑娘了,就算有,王家也无所谓。

反正养得起。

嫁人,在王家人看来,并非人生必选项。

“母亲!”

王书雅声音哽咽,泪如雨下,飞身扑进王老夫人怀中。

从一开始,母亲就不看好慕玉轩。

是她,被慕玉轩的甜言蜜语冲昏了头,非要嫁给这个禽兽。

母亲极力阻止,可她以死相逼,最后,逼得母亲不得不让步,十里红妆送她出嫁。

她拼死拼活托举慕玉轩,也是存着争一口气的心思。

她想向母亲证明,慕玉轩是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好男儿。

谁知最后,她竟活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害王家蒙羞,母亲担忧。

她太不孝了!

王书雅又悔又恨,在母亲怀中放声大哭。

王老夫人拍拍她的后背道:

“多大点事,有什么可哭的?”

“母亲接你回家。”

“出走多年,归来仍是我王家女儿。”

王书雅哭得更大声了,似要将这辈子的委屈全都哭出来。

围观百姓议论纷纷,一片艳羡。

秦怜恨得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王书雅,你凭什么这么好命?

好在,这些年,你慢性毒药吃得够多了。

要不了多久,你就要去阴曹地府报到了。

就让你再得意一段时间吧!

待王书雅冷静下来后,王老夫人挽着她的手道:

“既然已经休夫,往事对也好,错也罢,都不必再提,家产已经捐出去了,也不必再提,只是你那几个孩子......”

不等王老夫人把话说完,慕青奂便迫不及待打断她:

“母亲不懂事,外祖母你怎么也如此不懂事?世上只有男子休妻,哪有女子休夫的道理?”

“为了休夫,连家产都捐出去了,这样的女子,怎配做我母亲?她连怜姨的一根头发丝都比不上!”

慕青奕跟着道:

“大哥说的对极了!我是绝对不会跟着王书雅的!怜姨比她好千倍万倍!等怜姨嫁给父亲成为丞相夫人后,我和大哥,就奉怜姨为母。”

兄弟俩说完,皆一脸得意地看向王书雅,等着她痛哭流涕,忏悔崩溃。

然而,王书雅却连个眼神也没给他们,只淡淡地吐出一个字:“好。”

兄弟俩惊呆了!围观百姓也惊呆了!

慕青柠勾唇浅笑。

慕青奂和慕青奕还真以为自己是香馍馍了。

以为王氏舍不得他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