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汉王,这辈子绝不争皇位! 第184章 阅兵2!

();

……

一个月后!

正阳门。

今天的城门上密密麻麻的站满了文武百官,为首的则是身为大明皇帝的朱高炽还有太上皇朱棣。

只见城门之下还有一批人,以郑和为首,身后都是一些穿着各式各样奇装异服的人,这些人正是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海外番邦的国王。

只见郑和对着上方的朱高炽行了一礼而后缓缓开口道:

“臣!郑和!奉命下西洋,开拓大明海上丝绸之路,东起欧洲,西至地中海,途经一百零八国皆愿臣服大明,成为大明的藩属望陛下恩准!!!”

郑和话音落下,只见其身后的各国国王皆下跪行礼开口道:

“望大明皇帝陛下恩准!我等愿臣服于大明!!!”

朱高炽见状也是微微向前抬了抬手,而后古井无波德开口道:

“准!”

“我等多谢大明皇帝陛下!”

而后只见朱高炽身边的一个太监上前一步尖声高呼道:

“朝拜大明皇帝陛下,各国献礼!!!”

“旧港国王,献上珊瑚五株,黄金千两!”

“祖法儿国王,献上极品绿宝石一对,玛瑙十颗!”

“阿丹国王,献上宝石五颗!”

……

“神圣罗马帝国国王,献上玛瑙十颗,红宝石五颗,黄金千两!!!”

所有海外番邦国家献礼完毕,朱高炽满脸威严的模样看向下方的众人缓缓开口道:

“自今日起,大明的商队将在大海上畅通无阻,在所有的海外藩国受到优待,所有大明的藩属国都将受到大明的庇护!!!”

万岁!万岁!万岁!

朱高炽说完,在场的所有人皆开始高呼万岁,这一刻,大明正式屹立于世界之巅,万国来朝!!!

而站在朱高炽身边的朱棣看到眼前这万国来朝的一幕可羡慕坏了。

坏了!退位退早了,呜呜呜!真是便宜自家老大儿了。

而就在这时,朱高炽再次高声呼喊道:

“朕宣布,阅兵开始!!!”

轰隆隆!

轰隆隆!

随着朱高炽的命令下达,北京城外的大地开始颤抖起来,只见一支骑兵由远而近策马而来。

最前方是一千玄甲军,后方还有五千白马义从,为首的之人正是咱们的汉王殿下,只见六千铁骑来到接近正阳门时竟齐齐减速,而后马匹迈着整齐的步伐来到正阳门下。

各国使者见状眼神皆是齐齐一变,这支军队的气势几乎要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仿佛置身于尸山血海当中。

只见朱高煦当即拔出腰间宝剑大喝道:

“明军威武!!!”

“陛下万岁!!!”

“明军威武!!!”

“陛下万岁!!!”

千军怒吼,震天撼地,作为大明最精锐的骑兵部队,他们的传说和名气远远大于大明的其他军队,而且他们也是唯一没有在大明兵部登记造册的军队。

因为他们独属于朱高煦,他们是汉王的私军!!!

而后朱高煦带着两支骑兵缓缓离场。

轰隆隆!

轰隆隆!

接下来,又一支骑兵登场,人数整整五万,万马奔腾的场景给人带来极大的视觉冲击,这支军队的前身是燕军。

后来朱棣继位后对这支骑兵进行了扩建而后编入了京师三大营,这是一支身经百战的军队,他们跟着朱棣亲征草原封狼居胥,他们跟着朱高燧马踏高丽,他们跟着朱棣西征安南,立下赫赫战功,威名远扬。

而随着火器才大明的普及,这数万骑兵全员配备火枪,如此装备精良人数众多的骑兵队伍令得在场的海外番邦的国王都为之胆寒。

要知道,他们中有不少国家整个国家都不一定凑得出五万青壮,更别说如此强横的骑兵了,这大明的强大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认知,如此强大的帝国绝不是他们能够触碰的!

随着骑兵的离开,接下来登场的便是神机营。

那是他们手持大明最先进的火枪,腰间挂着手榴弹,各种火炮,火箭,层出不穷,令得这些番邦国王大受震撼,他们甚至在这支队伍中看不到一丝冷兵器的影子,毫不夸张的说,大明的这些军队,随便派出一支都足以横扫世界。

这一刻,原本在郑和逼迫下无奈臣服大明的国王也彻底收起了反叛的心思,这样一个国家绝不是他们能招惹得起的。

接下来,五军营,大明水师,远洋水师纷纷登场,全国八十万精锐在北京城外的就有四十万。

至于为什么没有都过来,原因很简单,即便是北京城正阳门外也站不下八十万大军。

四十万大军不是大明的极限,但却是目光所及的极限,再多也看不清了。

只见一个小国的国王都忍不住惊呼道:

“欧~这是何等强大的帝国,能成为这样帝国的附庸是我们的荣幸!!!”

“是啊!这样恐怖的帝国绝不是我们能够招惹得起的。”

其中感触最深的要数神圣罗马帝国的国王了,那支远洋水师的战斗力是他亲眼所见的,可即便如此那支给他带来无限震撼的强大军队也仅仅是这大明帝国众多军队中最不起眼的一支。

里面随便哪个军队都够将他的神圣罗马帝国毁灭无数次了。

想到此处他的额头也是忍不住冒冷汗,当初他居然还想拒绝大明的使者,甚至还想跟大明的军队碰一碰,还好自己当时比较怂,若是当时头铁的话估计自己现在都不在这里了。

而此时城楼上的朱高炽和朱棣看到眼前的这一幕也是激动到热血沸腾,这就是他们大明的武力,拥有如此强大武力的大明将会是整个世界当之无愧的霸主,无论是在陆地上还是在海上,大明都将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

看着城下大大军和意气风发的文武百官,朱棣心中也是忍不住感慨。

曾几何时,大明还被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而困扰,而这才过去多少年?如今的大明已经找不到旗鼓相当的对手了!!!

这一切的一切,都归功于他的两个儿子,朱棣心中清楚,没有他们光靠自己绝对做不到眼前这一幕!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