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天过去。
外界的寒风没有丝毫停歇,但神农洞天外,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
一筐筐赤金薯被神农卫们小心翼翼地抬出,堆积成一座金色的山丘。
而在另一边,还堆放着新收获的其他作物。
有饱满的麦穗,沉甸甸的稻谷,甚至还有一些常见的蔬菜。
这些作物的长势,同样喜人,产量远超外界的良田。
叶玄直接下令。
“开伙!今天,所有人都尝尝我们自己种出来的麦子!”
磨盘转动,金黄的麦粒被碾成面粉,伙夫们揉面、烧火,很快,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馒头便蒸熟出笼。
麦香扑鼻,与赤金薯的甜香截然不同,是一种最质朴的谷物香气。
叶玄拿起一个,掰开,递给身边的一名大雪龙骑甲士。
“尝尝。”
那甲士接过,大口咬下。
馒头劲道,口感极佳。
下一秒,他的双眼微微睁大。
一股比赤金薯弱上许多,但确实存在的暖流,同样在他腹中升起,缓缓散开。
虽然远不如赤金薯那般霸道,但那种温养身体的感觉,做不了假。
“殿下……这面……”
叶玄没有说话,又看向其他人。
所有品尝了新出炉馒头的甲士,脸上都露出了相似的惊奇表情。
成了。
叶玄心中一块巨石彻底落地。
不是种子。
是那片土地!
是神农洞天本身,拥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任何平凡的种子,只要在那片息壤上生根发芽,结出的果实,都会被赋予超凡的特性。
赤金薯种是奇珍,所以效果最强。
而普通的麦子,也能变成蕴含生机的灵谷!
这意味着他拥有了一个可以源源不断产出“战略物资”的基地!
这片洞天,不仅仅是一个粮仓。
它是一个可以批量制造“低配版灵丹妙药”的工厂!
用这些粮食喂养士兵,天长日久,即便资质再差的人,体魄也会远超常人。
大雪龙骑的战力,将会提升到一个匪夷所思的境界!
而他未来的子民,未来的兵源,将从小就食用这种粮食长大。
那将是怎样一副光景?
叶玄站在山谷的寒风中,心中却是一片火热。
北凉这盘棋,他已经找到了破局的胜手。
接下来,就是落子。
将这天下,搅个天翻地覆。
……
三日后,山谷入口处,尘土飞扬。
一支绵延数里的队伍,正缓缓向山谷行来。
队伍的最前方,是数百名镇北军士卒,而在他们护卫之下,是黑压压一片的人群。
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神中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与对未知的麻木。
这些人,正是镇北王风啸天搜罗来的流民。
风云天骑在马上,看着这支庞大的队伍,又看了看前方那座看似平平无奇的山谷,心中五味杂陈。
他实在想不通,叶玄为何要接收这些累赘。
队伍抵达谷口,风云天翻身下马,迎向早已等候在此的叶玄。
“叶兄,人……我都带来了。”
风云天指了指身后望不到头的队伍,又指了指旁边由数十辆大车组成的粮队。
“父亲让我转告你,这五万石粮食,是镇北城能拿出的最大诚意,解你燃眉之急。第一个月,镇北城担了。但往后,这么多人张嘴吃饭,你得自己想办法。”
他的话语中透着一股担忧。
这哪里是助力,分明是甩过来一个天大的包袱。
“替我多谢王爷。”
叶玄的脸上看不出半点忧虑,他平静地看着那些眼神空洞的流民,仿佛看到的不是负担,而是瑰宝。
他转过身,赵阳立刻上前,开始指挥大雪龙骑接管流民,安排他们进入营地。
一切井然有序。
风云天看着这一幕,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把劝说的话咽了回去。
“叶兄,我任务已经完成,也该回城向父亲复命了。”
“不急。”叶玄叫住他,从怀中取出一个半旧的布袋,递了过去,“来都来了,带点土产回去。”
风云天接过布袋,入手不重,捏了捏,似乎是些谷物。
他有些不解地看向叶玄。
“这是?”
“前些日子闲来无事,在这山谷里开了几亩荒地,随便撒了些种子,刚收上来的。”
叶玄说得云淡风轻。
“味道还行,带回去给王爷和王妃尝个鲜。记住,这可是我这山谷里长出来的头一茬粮食,别浪费了。”
他的话里带着一丝笑意,却让风云天听得一头雾水。
在这鸟不拉屎的苦寒山谷里开荒种地?还能有收成?
他掂了掂手里的布袋,最多也就一两斤米,能做什么?
不过,这毕竟是叶玄的一番心意,风云天没有多问,只是笑着拱手。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一定带回去让父亲母亲尝尝叶兄亲手种的粮食。”
说完,他便带着亲卫,策马离去。
……
镇北王府。
风云天一回到府中,便将那只不起眼的布袋交给了后厨的管事。
“王管事,这是叶公子送的米,说是他亲手种的。你今晚做晚饭的时候,单独蒸一锅,给父亲和母亲尝尝。”
“是,世子。”
王管事接过布袋,打开看了看,只见里面的米粒颗颗饱满,色泽隐隐有些不同寻常,但也没多想,便收了起来。
夜幕降临,王府的饭厅里灯火通明。
风啸天处理完一天的军务,带着一身疲惫坐到主位上。
王妃为他盛了一碗饭。
风啸天心事重重,夹起一筷子米饭,送入口中。
米饭入口,软糯香甜,远胜过平日里吃的军粮。
他本未在意,可当米饭顺着喉咙滑入腹中,一股异样的感觉出现了。
一股微弱但清晰的暖流,从胃里升腾而起。
这股暖流并不燥热,反而像冬日里的一小口温酒,悄无声息地渗入他的四肢百骸。
他戎马半生,身上留下的暗伤不知凡几,尤其是一条左臂,每逢阴雨天便会酸痛难当。
可此刻,那股暖流流淌而过,左臂深处常年盘踞的阴寒之气,竟有了一丝松动的迹象。
风啸天夹菜的动作,停在了半空。
他再次夹起一筷子米饭,细细咀嚼,仔细感受着体内的变化。
没错。
就是这米饭带来的。
他的呼吸,不自觉地重了几分。
“今天的饭,是谁做的?”他的声音低沉,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柳如烟察觉到他的异样,关切地问:“王爷,可是饭菜不合胃口?”
“不,很好。”风啸天放下筷子,“把王管事叫来。”
很快,后厨的王管事便一路小跑着赶了过来。
“王爷。”
“今晚的米饭,里面加了什么?”风啸天问道。
王管事一愣,连忙躬身回答:“回王爷,什么都没加。只是……只是下午的时候,世子带回来一小袋米,说是叶公子送的,交代小人单独蒸出来给王爷和王妃尝鲜。您现在吃的,正是那一锅。”
风啸天的瞳孔,骤然收缩。
叶玄送的米?
“云天呢?”
“世子正在书房。”
“让他过来。”
片刻之后,风云天走进饭厅,看到父亲严肃的表情,心中有些忐忑。
“父亲,您找我?”
风啸天没有说话,只是指了指桌上的那碗米饭。
“这米,是殿下给你的?”
风云天点了点头:“是。今日我将流民送到,临走时,叶兄赠与我的。他说,这是他在山谷里开荒种出的头一茬粮食。”
山谷里,开荒种出?
风啸天拿起筷子,又吃了一口。
那股滋养身体的暖流再次确认无疑。
他想起叶玄那些看似疯狂的举动:主动申请肃清世家,屠灭三万屠各骑兵,建立商路,如今又收留数万流民……
一桩桩,一件件,都透着一股常人无法理解的底气。
原来,这底气……在这里。
风啸天缓缓放下筷子,看着自己的儿子,一字一句地问道:
“他把米给你的时候,还说了什么?一个字都不要漏。”
风云天努力回忆着,将叶玄的话原封不动地复述了一遍。
“……他说,这可是他那山谷里长出来的头一茬粮食,别浪费了。”
头一茬……
风啸天闭上眼睛,靠在椅背上。
这意味着,还会有第二茬,第三茬。
意味着,这种能滋养武者身体、堪比灵药的粮食,可以量产。
北凉最缺的是什么?
是人,是粮。
而这种粮食,不仅能填饱肚子,更能让士兵的体魄在潜移默化中变强。
长此以往,镇北军的战力会提升到何种地步?
若北凉的子民,都吃着这种米长大……
那将是怎样一支军队?
风啸天猛地睁开双眼。
他看着碗里剩下的半碗米饭,那不再是米饭。
那是兵,是甲,是北凉未来的根基。
是能让这片苦寒之地,换一片新天的……希望。
“备马。”
风啸天站起身,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颤动。
“我要亲自去一趟那座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