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从拜师太乙救苦天尊开始 第229章 小圣降大圣,有风清明(3.5k)

观世音菩萨道:

“陛下外甥,二郎显圣真君,曾力诛六怪,又有梅山兄弟和一千二百草头神,神通广大,陛下可降调兵旨意,着他助力,则可擒拿妖猴。”

太白金星此刻从班中闪出,笑道:

“菩萨所言极是,不过正所谓兵贵神速,臣荐一人,可传陛下旨意,前去调兵。”

“奏。”

“慈心救劫真君遁术高明,可遣他去。”

“准。”

缩于众仙之中的曹空,走了出来,没想到还有自己的事情。

遂见太白金星对他眨一眨眼睛,便知这老天使是想让他也蹭点功劳。

于是躬身唱喏:“小神遵旨。”

说吧,拜辞玉帝,于众仙好奇的目光中走出灵霄宝殿。

观世音菩萨亦观曹空,觉此仙自有超然清逸之气,不禁另眼相看。

曹空出了灵霄宝殿,持玉帝金旨,一路出了南天门,身化清风而入南赡部洲。

他如今八风神通生出虚幻之果,距离神通大成也不过一步,又以五行大遁衍生风遁,一步踏出,已经有十万八千里之遥。

若是御巽风珠,其速度当再快几分,不过只是宣旨,倒无这个必要。

只见曹空来至梅山,山中一众草头神见曹空到来尽数问好,过去数十年中,曹空可谓是这里的常客,更有草头神连忙去禀告二郎神。

只见这草头神人还没进去,二郎神便带梅山兄弟走了出来,且手持三尖两刃枪,笑道:

“曹兄弟,来的好,近日来我武艺和变化之道俱有精进,且来与我试手。”

说罢,杨戬一步踏出,即有缩地成寸之效,手中三尖两刃枪运转如风,一枪刺出,如青龙闹海,掀起惊天波澜。

曹空见状,顿感其势难挡,好在他的一身修为神通亦多长进,身化不周风,须臾间便拉开距离,使得二郎神落了个空。

二郎神知曹空向来善风,可此番曹空御风,他在不开天眼的情况下,竟看不出半点痕迹,如返自然,顿知这位恐又有了突破。

遂意兴更起,大笑道:“好神通!”

曹空连连道:“杨兄且慢,接下来有杨兄施展武艺的时候。”

“曹兄弟此话何意?”

“我今奉玉帝金旨前来,乃请真君相助。”

杨戬也是个知轻重的,此三界之中,天理最大,于是焚香接旨。

曹空诵道:

“今花果山妖猴齐天大圣作乱···偷蟠桃,盗御酒,盗仙丹···今特调贤甥同义兄弟,即赴花果山助力剿除,成功之后,高升重赏。”

杨戬道:“既是调义兄弟,曹兄弟可要与我一同前去。”

曹空收起金旨,道:

“不瞒杨兄,我与那齐天大圣颇有渊源,他虽不对,却对我颇为礼遇,故不好出手,便不和杨兄一同了。”

思忖片刻后,曹空又暗自传音:

‘昔年我承了这猴儿的几分情,故若交战时且不提,若是擒了孙悟空,可否放其猴子猴孙一马。’

杨戬闻言颔首:“曹兄弟是个讲情义的,不过那妖猴既犯天条,闯大祸,我当前去擒拿。”

曹空闻得杨戬言外之意,颔首称是,遂拜辞杨戬,返回灵霄宝殿复命。

杨戬即带着梅山六兄弟和一千二百草头神,架鹰牵马,踏弩张弓,纵狂风,霎时过了东洋大海,去至花果山。

李天王和四大天王闻得二郎真君前来,忙出军帐以相迎。

“真君可需我等掠阵。”

杨戬笑道:“诸位布下天罗地网即可,我若输他,自有兄弟扶持,我若嬴他,自有兄弟动手。”

李天王闻言便知杨戬意思,不外乎是,此番军功他要了,无须多插手。

遂颔首道:“便依真君之言。”

杨戬也是个雷厉风行的,即和梅山六兄弟赴去花果山前,梅山六兄弟前去叫战。

那猴王闻声而出,杨戬正与他相迎,灵霄宝殿中的曹空盯着这一幕,颇有几分见证之感。

孙悟空见来人一副好模样,笑嘻嘻道:“你是何方小将,胆敢到我这来挑战。”

杨戬手持三尖两刃枪,喝道:“我乃玉帝外甥,敕封昭惠灵显王二郎是也,今日蒙受上恩,来擒你这猢狲。”

孙悟空哈哈大笑:

“我听闻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杨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可是你,看起来不够我打啊。”

杨戬亦冷笑:“手下见真章吧。”

说罢,手持三尖两刃枪而杀,孙悟空天生战斗才情卓越,当即意识到眼前之人不是善于之辈,忙举棒而挡。

两人便于此方寸天地之间,展开一场好杀。

二郎显圣君,齐天孙大圣,人间一相逢,兵刃试锋芒,千般武艺,万般神通,数不尽的变化尽数施来。

两人一战,当真是威势震天啊,大可若须弥,法天象地相厮杀,小可战至芥子之中,于精微之处见凶险。

使得花果山众猴,梅山众兄弟看得目眦欲裂,觉无处插手。

故梅山兄弟众人不再去看自己真君,转而擒杀花果山众猴精,自是得胜无疑,打得其纷纷逃窜。

且再说孙悟空和杨戬,两人武艺不分上下,开始比变化之法。

而这可惨了孙悟空,杨戬这数十年来,多与曹空相会比试,使得本就精通的变化之道,更上一层楼,故稳压孙悟空一头。

孙悟空见不敌,使个隐身术,跑至灌江口中,不过被李天王用照妖镜看到,告知真君,杨戬顿率六兄弟将其围住。

此时天上,观音见久战未胜,于是请众仙移步至南天门外,看一看虚实,能否助其一功。

玉帝颔首,遂带众仙而去,恰此时,太上老君向曹空招手,示意其过来。

灵霄宝殿之时,众仙需按照品阶排列,故曹空站至中流,如今出了宝殿,倒是有些随意,见老君招手,忙的走去。

有不少仙卿看着此幕,眸有异彩。

遂见南天门外,玉帝立于首位,其身后是道祖,观音,王母,曹空落三人半个身位,其余众仙更落一两丈有余的身位。

至于四御之属,权柄奇高,蟠桃盛会参不参与,完全随心,故此番未有到来。

观世音菩萨道:“二郎神不愧为玉帝外甥,果有无边神通,如今已将妖猴围困,不过还未擒得,待我助其一功。”

太上老君道:“菩萨有何兵器,能降妖猴?”

观世音菩萨道:“我有净瓶杨柳,抛下去,纵然不能打死那猴头,也能使其一跌,让二郎神去降他。”

太上老君笑道:

“你那瓶是个磁器,倘若打着他便好,如打不着他的头,或撞着他的铁棒,恐要碎一地,不如让我来助他。”

“老君有什么兵器?”

“我有金刚琢,琨钢炼成,被我以还丹点化,养就一身灵气,善变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诸物。”

观世音菩萨不再言,示意老君动手。

谁料老君笑眯眯的唤来曹空,于耳边低声道:“豹儿,可愿丢下去玩一玩。”

曹空微微摇头,知太上老君也是想让他分一份功,待他甚是宽厚。

只是自己如今得的已然不少,且孙悟空到底对他礼遇有佳,不便动手。

太上老君笑道:“罢了,那就老道自己丢下去吧。”

说吧,老君自天门上往下一掼,此琢顿落下九霄,向孙悟空飞去,偏偏孙悟空不知,苦战杨戬七兄弟。

一旁的曹空心有好奇,小声道:“师伯,这金刚琢不是能套万物吗,为何不收了他的兵器,反而砸他的头。”

太上老君一瞪眼,当即用手敲了曹空脑袋一下,笑骂道:“多嘴。”

其身后众仙看得一愣一愣的,甚至有不少想进步的仙人,目露艳羡之色。

恰此时,天上坠下金刚琢,已将孙悟空锁定,落至其天灵盖之上,发出金石碰撞之声。

孙悟空措不及防,被砸的跌倒,而后爬起来就要跑。

恰此时,一只白色细犬赶来,一口下去,再有金石之声发出,孙悟空又是一跌。

值此间隙,杨戬等人赶来,以绳捆之,又穿了琵琶骨,孙悟空再不能变化而逃。

杨戬又望那满山猴精,道:

“不急擒杀,以天罗地网围之便可,待我与李天王等回上界,禀明玉帝后再论。”

梅山兄弟齐齐称是。

不多时,天上,杨戬得功而返,禀明玉帝。

曹空则趁机问道:“陛下,花果山众猴精该当如何。”

玉帝道:“观花果山众猴,多有清气,未曾害人,如今不过孙悟空一人惹下大祸,故无需牵连无辜。”

阎君此时亦在:“陛下,孙悟空勾销了生死簿中众猴精的姓名,这一众猴皆成了无生无死之流,该如何。”

玉帝笑道:“此事甚易,且以天罗地网将众猴精捉来,送至北斗七宫中,重新录制死数,再放其归去即可。”

曹空不感意外,大天尊执掌三界,统御十方,四生,六道等种种。

故若有事奏于其前,玉帝定会秉公而处,好如天道,至公无私。

曹空遂安下心来,当年之情分,如今已还矣。

遂后天庭有仙神盘问孙悟空,蟠桃仙丹何在,孙悟空向来桀骜,自是言被他一人吃了。

有老仙人大怒,一个个奏请玉帝诛杀妖猴。

玉帝自是应许,于是笑对观世音菩萨道:“稍时将妖猴斩首,请菩萨一同观看。”

观世音菩萨眸子不变,微笑道:“贫僧告辞了。”

玉帝面有遗憾,却也派人送观音菩萨出天门,而后众神将开始处置妖猴。

奈何孙悟空通法性,得根源,注神体,万法难伤。

无论是斩仙台,还是降妖柱,以及火部众神,雷部众神,皆不能伤其分毫。

此事上奏玉帝,众仙皆犯愁,太上老君此时道:“这猴头吃了蟠桃,饮了御酒,盗了仙丹,故得了金钢之躯,

不若让我领去,放在八卦中以火去炼,炼出我的丹来,把他化为灰烬。”

有三灾九难十劫将近的老仙人大喜:“丹能炼出来?”

太上老君笑道:“正是。”

于是众神将孙悟空押去兜率宫,将其推入八卦炉之中,老君遂命金角银角用火扇去扇。

而孙悟空入了八卦炉,觉火势甚大,当即钻到巽宫之中,巽位有风,有风无火,故可避火。

只是巽位之风,不免招来浓烟,直熏孙悟空的眼睛,哪怕孙悟空以双手遮掩,可还是被熏的眼泪直落。

便于此刻,其身上有一毫毛,悄然发光,竟化一风,和巽位之风而来,那浓烟顿时不再。

原是曹空当年于海上遇猴儿所赠的救命毫毛,一直不曾被猴儿所用,如今倒是被激发了神效,化作清明风。

清明者,清爽明净,可使万物皆洁齐而清明,有气清景明之效。

故此风一起,浓烟不再。

此时已无浓烟,而在火光的照耀下,却是见到孙悟空悄然流泪,其心中浮现一道人身影,心中百感交集。

当然,此中之事,曹空自是不知,他已返还隐雾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