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收走贾家房秦淮茹抵债 第340章 越搞越大的小学

();

“冉老师,教学的事情我不太懂,但是思想教育不能落下。”

“面对这么一群孩子,思想教育该怎么落实?”

“我看不只是要教他们一些知识,可以从爱国歌曲,思想教育课入手。”

顾英华随口说道。

这都是后世耳熟能详的手段。

而且,本来政工工作,也是组织的优良传统,思想教育不能落下。

冉秋叶当即认真起来:“处长,那您看我们怎么开展?”

顾英华想到后世的那些教育,考虑一下。

每天升旗这是培养对国家认同感的好方式,这个必须有。

爱国歌曲,正好可以作为音乐课来教。

思想教育**课,顾英华有点挠头,自己倒是知道不少,可都是凌乱的。

总不能自己写一本**课本吧?

自己也不具备这个时**课本的能力,关键也不想受累。

而且,这玩意太容易触霉头。

他仔细考虑一下,只能无奈摇头,不能轻动。

只能暂时先偶尔进行一些思想教育,讲一下革命故事。

“红旗可以去买一些布我们自己做。”

“歌曲我会的不多,我也不会乐器。”

“体育课,我也教不了啊,我带着女孩子玩还行。”

冉秋叶有些为难。

顾英华要求的不少,可这对现在的时代来说,有点超前了。

顾英华笑笑,对旁边不远的张全招招手。

今天恰好是张全过来汇报知青日常的日子,不然他得一直留在槐树崖。

张全连忙走了过来。

“会不会太极拳什么的?有没有合适小孩子学的?”

张全笑笑:“会一点空架子。”

“合适小孩子学的……功夫的基础简单教一点都行。”

现在学这些可不是后世,不能轻易教。

因为教了就真教。

顾英华笑笑:“该教的就教,不过也不能教那些不能教的。”

“强身健体是首要,其次学点真东西。”

张全当即点头,现在顾英华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只要顾英华开口了,什么规矩都放一边。

顾英华也不能让他教黑龙十八手啊……

顾英华考虑一下,似乎后世改良后的军体拳也可以教。

这个是自己大学军训的时候,跟着教官学的。

虽然生疏了,但是和这个身躯融合之后,尤其是学了黑龙十八手之后,理解更深了一些。

这个可以教。

中国人的孩子,不学点武术,对不起老祖宗的传承。

更何况,今后几十年,有点本事还是很有用的。

村里孩子上学也不可能将来都是大学生,尤其是男孩,当兵是个很重要的出路。

提前学一点,到了部队上,也能有个好前途。

可最让顾英华考虑的……顾英华突然想到一个事情,广播体操!

没错,这广播体操对于早期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功不可没。

而且,广播体操是早就有的,1951年就有了,大城市里普及率还好,这山村里都没听过。

顾英华看向张全:“张全,等我们忙完最近手头这些活,我安排你回四九城去学广播体操。”

“到时候,回来你就带着孩子们做,也要教会村民们。”

“以后你来做体育老师。”

张全连忙点头,咧开嘴笑,他没想到,他这样的人,居然还有能当老师的一天。

至于刘光齐和阎解成几个,当个普通老师还行。

不过这可一下就是豪华阵容了!

后世很多偏远山村小学,也就只有那么几个老师,都没这么齐全呢。

县里的材料隔三差五的就打电话来,顾英华也就每隔几天去一趟县里,每次拉一些砖头和挤出来的水泥份额。

木料什么的,也凑了一批,加上村里人的捐献,尤其是听说三山村建小学,周围几个准备送孩子过来读书的村子,也纷纷响应,捐赠了不少木料,这让小学的建材基本就齐全了。

尤其是看到大批的钢筋送过来的时候,吴老生差点带着村民给顾英华跪了。

这钢筋混凝土,他们见过,那是小鬼子修炮楼的时候。

不过那个时候都不多。

可如今,居然能够在自己村子用这个给孩子建学校了。

这可是稀罕,县里小学都没这个条件,能有个砖混房就不错了。

更不要说村子里了。

耽误了几天,却也正好,正好给村子时间把春耕忙完了,人手开始凑过来。

杨传福也带着人和剩下的几车钢筋,急匆匆的赶到了。

看到杨传福过来,顾英华大喜。

这可是自己手底下算是手艺中最强的大神级别的人物了。

尤其是这专业对口啊。

杨传福也很是高兴,毕竟他不常住,来这里短期出差盖房子,还有出差补贴拿,这可是好事。

他和顾英华不用多说,只是两个人照面,一个微笑就够了。

他憨厚的和顾英华打了个招呼,放下行李立刻带着徒弟们去看地方去了。

没多久,杨传福就回来了,和顾英华坐在大柳树下商量盖房子的规划。

“处长,我算了下,按照将要招收的学生数量,这房子我看就三层的楼房。”

“十五间的地面,咱们起三层,三间一个班,两层就能有十个班。”

“一层就是老师的办公室和普通的仓库,就都齐全了,也足够用。”

“能容纳几百个孩子上学。”

两侧,杨传福打算东侧盖成二层小楼,是学校的厨房和餐厅。

二楼是日常储存米粮的地方,一楼是做饭的厨房和餐厅。

顺带着,这边会挖开大型的地下室,这是用作日后冬天蔬菜储存用的。

东侧,一样是二层小楼,按照两间一个单位,能容纳十几家人住。

这是为了老师和支农的人居住,当然,知青也能安置,更安全好管理。

但是如果在这里成家的知青,那就得搬到村里住,只给单身的住。

杨传福是老手艺人,可自从跟了顾英华,顾英华的徒弟们都在疯狂学习,他也没落下。

除了自己的传统手艺,他还去学了盖钢筋混凝土房子的手艺。

这还是顾英华找人托关系才让他去学的。

如今正好是施展的时候。

顾英华点点头,至于要用更多的水泥和钢筋,顾英华一点没在意,让牛书记再送钢筋就是了。

水泥再去县上要。

现在这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小学,而是一个政绩工程。

甚至弄不好,将会成为周围的标杆。

这种时候,顾英华不会在乎一点人情,一定要做好。

杨传福的到来,也让顾英华对这个事情,一下就轻松了。

有杨传福负责的地方,他从来都是最省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