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收走贾家房秦淮茹抵债 第337章 不自信

();

等到晚上吃饭的时候,吴老生把全村人都喊到了大柳树下面,一个汽灯挂在老柳树上,嗤嗤的响,冒出的光芒照亮了周围大片区域。

当着全村人的面,吴老生把这个事情说了。

听到这个事情,村里人顿时嘀嘀咕咕的说起话来。

许多人都早就盘算着给自己盖房子了。

开田置地,盖祖屋传给后辈子孙,这是这个时代的执念。

吴老生猛然一瞪眼:“都闭嘴!”

“都竖起耳朵给我听好了。”

“我做主了,各家各户,盖房子的都暂时不盖了,明年再说。”

“这个钱,咱们先拿出来凑一凑,先盖学校。”

“盖楼,要用有玻璃的窗户。”

没有商量,吴老生就做主了。

他只是通知村民们一声。

下面有个村民大着胆子喊了一句:“大爷爷,这得多少钱啊?”

“咱们村这才好日子过几天?哪有那个家底啊。”

“大爷爷,不是我说浑话啊。”

“是咱们现在确实是干不了啊。”

吴老生点点头,指指他:“你上来说。”

那村民顿时怂了,一下缩到人群里不敢吭声了。

顾英华笑道:“你上来,咱们今天也是正好把事情和大家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

“毕竟这是村子的大事。”

那村民只好走了上来,村民们都在发愁。

大爷爷说的可是盖楼!

这个时代农民建房那都得倾尽家产,还只是山里的石头房子。

哪怕现在眼看着挣钱了,各家都攒了点钱,可那只是小钱,还没攒几天呢。

“大爷爷,说实在的,要说盖小学,那咱们村肯定都支持。”

“可盖楼,咱们盖不起。”

“我是村里的泥瓦匠,我给您算算这成本。”

吴老生呵呵一笑:“你先别急,听我说完你再算。”

那泥瓦匠当即点头,蹲在了旁边。

吴老生磕磕烟袋,站起身来,背着手走了两圈。

“我们老吴家,上数一百年,村里出过读书人没有?”

他一句话,让整个村子都沉默了。

那泥瓦匠摸摸头,小心的看一眼吴老生。

“大爷爷,读书人,那都是秀才,天上的文曲星。”

“咱们这和小山沟沟里,哪能有那样的人?”

“我们就是土里刨食的老百姓,哪敢想那个啊。”

他们对自己都不自信。

村里人也都是低声议论。

吴老生呵呵一笑:“那是以前。”

“以前,咱们没那个条件。”

“咱们村的孩子比其他人少个眼睛,还是少个鼻子耳朵?”

“村里孩子就没个聪慧的?”

“以前咱们想学,咱们也没老师,没那个条件。”

“可现在,咱们有老师了,有那个条件了,为什么不去争一争?”

“就好像当初,咱们村和八路一起,不争,这天下还是光头的。”

“当初打仗那可是要人命的,咱们都不怕,就盖个学校,咱们就怕了?”

村里人都不说话了。

还有什么比拼命更难?

吴老生笑着站起来:“盖楼,也没那么难。”

“如今国家政策好,小顾连长也说了,盖楼的钢筋水泥砖头,他帮忙弄。”

“这都有了,还能花多少钱?”

“咱们紧吧紧吧,出点力,不就盖起来了?”

说着,他看向了顾英华。

顾英华笑着夹着烟站了起来。

“大家别担心,我是来支农的干部,我本身如今在轧钢厂工作。”

“我们轧钢厂,老本行可就是弄钢材。”

“这村里盖小学的钢材,我们轧钢厂想办法支援,不收钱。”

“水泥、红砖,我去县上想办法。”

“就算要钱,我们几个支农干部给捐助一点,再想想办法。”

吴老山突然站了起来:“要用到木材,我家里有两根老木头,我都拿出来。”

那个泥瓦匠突然站了起来:“爹,那是你的寿材!”

“现在山里都没有大料,这要是用了,您百年之后,都找不到大料啊。”

吴老生呵呵一笑:“别叫爹了,叫也没用,我的寿材我也拿出来。”

吴老亭笑着说道:“我们几个老不死的都拿出来。”

吴老山眯着眼睛笑着说道:“找大料做什么?”

“只要这个学校能建起来,那是咱们村祖上积德百年的好事。”

“能干成,我就是光着埋下去,见了列祖列宗,我都脸上光彩。”

泥瓦匠当即不吭气了。

顾英华看着几个老头很感动。

要不是他们做主,这学校盖起来,怕是难了。

吴老生用烟袋杆指指周围的人:“都听好了,这个事情,我做主。哪怕你们背后吐我唾沫,我也得干了。”

“这几个月,小顾连长带着咱们发家致富种蘑菇,我算是看明白了。”

“没有文化,当个睁眼瞎,一辈子受穷。”

“以前那些个大地主,人家凭什么有钱,不就是人家会读书?”

“会读书,人家种地都比咱们多些收成。”

“咱们三山村今天能靠着卖蘑菇发家,你们当是白来的?”

“要不是老师们和小顾连长有知识,教咱们,咱们能会?”

“孩子以后都得好好上学,得有知识。”

“谁要因为这个事情多嘴,你看我抽不抽你。”

于莉在旁边轻轻拉拉顾英华的衣角。

顾英华笑笑:“怎么了?”

于莉低声道:“村长不是说商量吗?”

“这……这是一言堂。”

顾英华看看于莉:“这话以后别说。”

“村里和外面不一样。”

“村里要是没有这样的人,你干什么都干不成。”

村民没多少见识,都只看着眼前利益。

这种功在长远的事情,没有个主心骨带着硬干,是成不了的。

于莉轻轻点头,不说话了。

果然,吴老生一锤定音,村民们一下停了议论,就不再去想其他的,等着安排。

吴老生接着说道:“这事就这么定了,现在种蘑菇都手熟了,劳力都抓紧安排好,等到春耕结束,都回来盖房子。”

“我就一句话,要是两个月盖不好房子,今年夏天办不成小学,我都没脸跟小顾连长说话。”

“我都对不起人家四九城来的老师。”

这样的村子动起来,速度很快。

顾英华笑笑,这种村子,有利有弊。

一旦他们齐心协力,做事太容易。

若是招惹了他们,他们搞事情也容易。

“小顾连长说的对,人啊,得往前看,不能只看眼前。”

“咱们眼前日子好了,也得更考虑将来孩子们的出路,将来咱们国家建设咱们也要出份力气。”

“咱们几个村,我刚才跟崔书记打听了,就咱们村分了个老师过来。”

“可咱们一起种蘑菇的五个村,不能让他们眼看着。”

“咱们盖的大点,让五个村的孩子都来上学。”

他停了一下,看着顾英华。

顾英华面色也严肃起来。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