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收走贾家房秦淮茹抵债 第322章 许大茂和易中海走的挺近哈

();

“下乡还是要去的。”

“不过别担心,跟着我走,去三山村那边,距离也就四百多里。”

“那边条件虽然艰苦,但是也还行,有我在,别担心。”

顾英华这种时候,自然也不会谦虚。

阎埠贵等人一下松了口气。

“那可得多亏了顾处长这几天的到处求人,要不是顾处长这到处欠下天大的人情,我们几家的孩子,怕是都得去边疆受罪了。”

阎埠贵很懂一些其中的门道。

他知道,要不是顾英华里里外外的想办法,这几个孩子绝对不可能跟着顾英华走。

刘海中连忙感激的看着顾英华,却又不知道怎么张嘴。

倒是于长水连连感谢。

至于何雨柱……听说跟着顾英华去,根本就不在意了。

有顾英华在,就吃不了亏。

只要你别搞幺蛾子,和易中海和贾家一样,顾英华还是很好相处的。

大家一下放松下来,顿时变的有说有笑,问了一下三山村的情况。

尤其是于长水,一下心放到了肚子里。

毕竟他本来是最没指望的。

可没想到,顾英华把事情一起给办了。

于长水千恩万谢。

顾英华站在西跨院和中院门口,送了他们出去。

刚要回去,看到易中海回来了。

他下意识的扫了一眼易中海。

易中海似乎恢复到了以前的样子,并没有什么变化。

除了花白的头发没变回来,倒是和以前一样,热情的和院子里的人打招呼。

何雨柱看到易中海,也随口招呼了一声,但是明显很是生分,还不如普通邻居那么热情。

院子里的人也都是如此,易中海似乎也习惯了,也不多说什么。

正好许大茂回来了,自行车上挂着一些蔬菜,后车座上带着半袋粮食。

和大家打过招呼,许大茂看到顾英华,连忙要过来,顾英华随口打个招呼走了。

许大茂有点失落,却连忙跟上了易中海。

“易师傅,我这下乡带了不少菜,您拿点。”

看他们的样子,顾英华有点惊讶了,易中海居然和许大茂走的这么近了?

等了会,已经是天黑了。

顾英华等到天黑透了,才出门,去了娄家。

娄家的大院子里现在多了个人,许富贵。

没错……就是他。

娄家一直没给许富贵新的工作,但是上个月,娄爸突然让许富贵来了院子里,给打理一下平常的院子卫生什么的。

许妈倒也满足了,两口人都在这里干活,也不用回家吃饭,挣点钱都能剩下,反而更舒服了。

娄家虽然东西都交出去了,可娄家依然不缺钱。

在钱财方面,娄半城还是很大方的。

顾英华也不在意他们俩,直接去找了娄振华,聊了一阵。

不过这一次没聊多少,因为基本的事情都安排的差不多了。

“英华,你来,我这有好东西。”

娄晓娥高兴的拽着顾英华的手臂就走。

娄半城微微一笑,满脸都是欣慰。

娄妈却眼神里透着忧愁。

不过这总是好事。

来到娄晓娥的房间,顾英华反手关了门。

“你等下,我给你看个好东西……唔……”

坐在床边,顾英华好半天才从娄晓娥身上起来,娄晓娥面红耳赤,衣衫凌乱,连忙整理一下衣服。

这让顾英华抓耳挠腮的,一到关键时刻,娄晓娥就惊慌失措的拒绝。

顾英华也不是喜欢用强的,只能等等。

回家收拾刘岚和秦淮茹去!

“要给我看什么好东西啊?”

顾英华搂着娄晓娥的腰,一只手还在乱动。

娄晓娥面红耳赤,身体都软了。

“求你别揉了,都揉坏了……我给你拿东西。”

顾英华笑着又折腾了一阵,可折腾半天,除了把自己浴火撩起来了,干着急……

他无奈放开娄晓娥,娄晓娥娇嗔的白了顾英华一眼,连忙起身,把凌乱的衣服整理一下,去柜子里翻找出一个包裹的很严实的小盒子。

娄晓娥轻快的跑到顾英华身边,打开盒子。

里面是一个精致的鸳鸯锁。

她轻轻一捏一扣,鸳鸯锁变成两半。

顾英华看着这做工精致古朴的鸳鸯锁,很是好奇。

娄晓娥把其中一半挂到顾英华脖子上,另一半自己挂到了脖子上。

“我妈说,这对鸳鸯锁,是高僧开光过的。”

“只要挂上了,就永远不会分离。”

说着,娄晓娥靠在了顾英华怀里。

顾英华轻轻点头。

眼看着快十二点了,娄妈过来轻轻敲门,娄晓娥才不舍的从顾英华怀里离开。

顾英华很无语,秦淮茹现在不能动,嗯,回家收拾刘岚!

还没到家,刚到胡同口,顾英华突然看到不远处,许大茂和易中海居然一起往回走。

“许大茂,易师傅,这是去哪了?这么晚?”

顾英华突然开口。

正贴着墙根走的两人顿时吓的一个激灵。

倒是许大茂一下反应过来,一回头看到顾英华,顿时笑着走了过来。

“顾处长,您这是刚忙完啊。”

“我爸妈那边院子房子坏了,我这不请易师傅去看了看。”

易中海笑着打个招呼。

顾英华看看他们俩,随意打个哈哈哈。

房子坏了,找易中海?

你蠢还是我蠢?

房子坏了,你找杨传福不比找易中海合适?

而且,这么大晚上的……我得信啊。

不过他没多说,只是看了易中海一眼。

易中海只是看着顾英华干笑了下,点了点头,也没说什么。

……

转眼就是周一,顾英华站在举行下乡仪式的条幅下,讲了几句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牛书记,真羡慕你啊。”

“有英华这么个属下,这日子过的可是太舒服了。”

刘树言作为代表也过来了。

牛书记很是得意:“是啊,我这是走大运啊。”

“英华将来接了我的班,一定能带着轧钢厂发展的更好,成为全国最好的。”

旁边的李怀德听的一哆嗦:顾英华接你的班?

他掐掐手指头,你还有最多十年退休了,那之后是顾英华接班?

那我呢?

可看看那边的顾英华,李怀德沉默了。

干不过……顾英华既然是牛书记选定的接班人,那自己做个副手总行吧?

他无奈叹了口气。

顾英华上升的太快了,自己根本拦不住啊。

本以为他去了农村,得耽误点。

哪知道,人家去了农村,农村就出了大成绩……厂里的事情还一点没耽误。

李怀德都要抑郁了。

几个人聊着,等到仪式举行完毕,亲自给下乡的青年们戴上大红花,顺便鼓励几句。

场面锣鼓红旗口号条幅,很是热闹。

顾英华吐出一口气,这个时代啊……充满朝气和热情,却也充满大风大浪。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不太好的时代。

自己能做的就这么多了。

这次轧钢厂安排了五辆车,不但有下乡的三十多个知青,还有工厂赠送当地县里的支农农具。

这些农具如今可是轧钢厂的招牌,尤其是和农村打交道,用起来无往不利。

顾英华也趁着这几天,给三山村打造了一些种蘑菇的小工具。

顾英华还没到涞源县,崔可林就带着一个队伍迎接出来,在县城门口接了他们。

“欢迎知识青年来我们涞源县。”

崔可林大声笑着欢迎。

他还组织了一批人过来,锣鼓震天,很是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