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收走贾家房秦淮茹抵债 第302章 县里人也不安好心

();

在轧钢厂也当了一段时间领导了,顾英华本来也是极其聪慧的人,自然就看出了县里的意思。

他淡然一笑:“既然情况了解了,那就这样。”

“今天晚上我们休息一晚,明天一早就出发去三山村。”

县委书记连大中看一眼顾英华,呵呵一笑,立刻热情的站起来,带着去安排住宿。

别看他是正处级,可面对顾英华,一点底气都没有。

人家可是上面专门派下来的。

至于看他年轻?

这个年代,年轻的干部太多了。

谁敢看不起?

但是连大中这也很显然是不想让县里其他人说话了,尤其是崔可林。

他年轻,去碰个钉子不正好吗?

等他碰了钉子,再到县里来求援,那个时候咱们好好说道说道。

来到招待所住下,于莉来到顾英华的房间,低声道:“处长,他们没安好心。”

“那个县委书记明摆着不给咱们帮忙,要看咱们笑话。”

她很是担心,皱着眉头看着顾英华,有点犹豫。

顾英华笑笑:“有什么话就说。”

于莉咬咬嘴唇,低声道:“处长,他们县里可是直接管着村里的,他们都没办法,我们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还是要当地配合帮忙的。”

“要不我们去和他们说几句好话?”

顾英华惊讶的看着于莉,可以啊!

于莉才十九岁,刚参加工作才几天?

这就看出来这些,已经不简单了。

而且,不管她的办法好坏,她能想出个方向,这就已经超过很多人了。

顾英华笑笑:“不用管,我说过了,我选的地方,不用担心。”

“你只管去休息,万事有我。”

于莉只好点点头离开。

秦淮茹走进来,笑着看着顾英华:“农村的人有点好处就好办。”

“我们带了这么多工具,还有轧钢厂在背后支持,不怕。”

“我可以试试。”

她是出身农村的,很清楚农村的人什么脾性。

虽然这里不是秦家村那一片,可老百姓的想法都是差不多的。

无非是要拿到好处。

只要有好处了,事情才好办。

顾英华很满意,于莉的想法很单纯,秦淮茹的想法就更深入一些。

有想法就是好事。

就怕连想都不想。

“不用,这地方我特地挑的,我又不蠢,给自己找麻烦。”

“快去休息,时间也不早了,明天一早我们就过去。”

“放心,过去了就知道了。”

休息一夜,县委显然的对顾英华冷漠了许多,县委书记连大中没露面,只是安排了副县长崔可林带路陪同,带着顾英华他们一路去往三山村。

崔可林跟着坐在车上,闷头抽烟。

显然,他不是太看好顾英华去三山村。

顾英华没有开车,让陈卫红开车,他和崔可林一起坐了县上的吉普。

“崔县长这是有心事?”

顾英华随口说道。

崔可林看看他,轻轻叹了口气:年轻啊!

县委这一点忙都不帮,甚至安排自己来带路,连大中还阴阳了两句,让自己少管闲事。

可崔可林是老党员了,他看看顾英华,认真说道:“顾处长。”

“三山村的工作很不好做。”

“村民十分抗拒,而且,都是吴姓一家,极其团结抱团。”

“主要是……”

崔可林慢慢的说道。

顾英华也不打断他,淡然听着。

他一边听着这里的情况,一边看着崔可林。

崔可林很明显在县里并不太受待见。

而且,崔可林的态度语气和眼神里的担忧,让顾英华能看出来,他是真正期盼工作做好的人。

而不是那些人,盼着顾英华出丑。

顾英华笑笑,等到崔可林讲完,他轻轻说道:“放心吧,我既然敢来,就是有心数的。”

“不过,这村里的事情,回去之后,崔县长就不要多说了。”

崔可林楞了一下,不解的看着顾英华。

顾英华也没多说,只是笑笑。

此刻三山村的河岔子旁边,一个草棚里,三个老头皱着眉头围在一起抽烟。

“到底咋个办?听说上面安排了大干部过来。”

吴老生看看老七,敲了敲眼袋,微微眯着眼睛看着外面,慢悠悠的说道:

“说出个大天来,当初分地是八路就许诺的,后来解放军也许诺了,他们坐了天下了还能说话不算话?”

“我倒是也不反对,可咱们三个村靠着山,这地都在山岔子里,东一块西一块的,合作社又能咋样?”

“是啊,那么小的地块,搞了合作社,几百口人去耕三分地?那还不够一天跑路的呢。”

“他们真要是逼着我们活不下去,我就去省城告状,去四九城找,老八路的老领导们去问问,到底说话还算不算了?”

吴老生并不怕!

因为吴老生的底气可不一般。

当初这里是抗日堡垒村,许多八路的大干部都在这里住过,吴家和那些老八路可都熟悉的很。

听说有几个八路的干部,这个时候都当了大官了。

吴老生不信还能一点香火情都没了。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几个大孩子跑了进来。

“大爷爷,七爷爷,九爷爷,来人了。”

几个人都互相看看,让不让进来?

还顶着?

那也不是个办法啊,那终究是官府啊。

吴老生抽了口烟,磕磕烟袋,站了起来。

“走,出去看看去。”

“也不能老拦着不让进村,总得有个说道。”

几个人迎了出来。

两座仿佛是大门一样的大山中间,隔着一条小小的狭窄峡谷,峡谷中,一条小河玉带一样蜿蜒流淌而出。

顾英华在车上看到这熟悉的对门一般的大山,眼前浮现起一个个熟悉的面孔。

这里曾经是自己战斗过的地方啊。

车子在前面不远停了下来。

崔可林尴尬的说道:“不能再往前了,再往前,村民不让进了。”

顾英华呵呵一笑:“继续往前开。”

“前面河边,应该有个小棚子,那是三山村出山入山歇脚的地方。”

“那是村子的大门,就算是外人来了,不越过那个棚子,村子里人不会动手的。”

崔可林楞了一下,他倒是知道那里有个小棚子。

可这……顾英华怎么知道他们村这么详细的事情?

司机看看崔可林,崔可林硬着头皮说道:“开进去。”

从这里山脚下往里,就是沿着河边的一条小路进去,很不好走。

吉普和卡车磕磕绊绊,拐过一个山脚,果然看到前面河边有个小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