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多洗几次脚,不过分吧 第329章 电话手表做出来了

时间很快来到了七月十五号。

这天上午十点二十分,第一批电话手表做出来了。

这一批是样品,总共十只。

车间里,几个人围着工作台上刚生产出来的电话手表,细细地打量着。

叶心涛开口说道:“还别说,这东西看起来真挺可爱的。”

杨帆将其拿起来,先是捏了捏最外面的塑胶外壳,然后试着戴在手上,挥舞了两下。

他点了点头,说道:“不硌手,也不重,正适合小孩子用。”

刘少林问道:“这玩意儿能打电话?”

叶心涛回道:“能……背面有SIM卡槽,插卡开机就能打电话。”

说完,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电话卡,亲自示范了一遍。

刘少林见识完以后,问道:“这东西没电了怎么搞?是跟手表一样换电子,还是跟手机一样充电?”

“当然是充电了。”

叶心涛将电话手表侧面的孔对着他,接着说道:“我们在充电口采取了磁吸顶针式的设计,既便捷高效,又防水耐用。”

几人分别把电话手表拿在手里,把玩了一会儿,最后又放回了工作台。

杨帆清了清喉咙,说道:“老叶,抓紧时间对这些东西做测试。做完以后,申请外观专利,并且**入网许可证。”

电话手表这个东西可不是说生产出来,随便试一试,功能没问题就可以出厂卖的。

它必须要通过物理耐用性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材料安全测试、电气安全测试、功能测试、信号射频测试……具体的测试项目加起来,得有一二十种。

这里面但凡有一项偷了懒,导致后期上市以后出现质量问题,尤其是安全类的质量问题,那这个品牌就基本死掉了。

家长在给子女买东西时,贵一点不在乎。

但是质量差了,那是真地会骂人的。

如果还对子女造成了伤害,那就等着人家组团来跟你算账吧。

刘正昌插话道:“这东西长得跟普通手表几乎一样,能申请到外观专利?”

杨帆回道:“手表是手表,我们这个电话手表,其本质是移动电话。目前市面上还没有这样的移动电话,我们是第一个,当然可以申请外观专利了。”

刘正昌摸了摸下巴:“三哥,你要这么说,我可是有了一个创意。既然你的电话手表能申请外观专利,那我搞一个手表电话,是不是也能申请外观专利?”

刘少林插话道:“手表电话是什么东西?”

刘正昌回道:“将手表做成电话的样子,本质上还是手表。”

“那这东西有什么用?你又卖给谁呢?”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搞一个专利……在我们学校,有专利能加学分呢。”

“不对吧,一点卵用都没有的专利也能加学分?要是那样的话,岂不是一条狗都能从你们学校毕业?”

“胡说八道,我们洪城大学可是正儿八经的211大学……”

……

两人扯淡的时候,杨帆和叶心涛已经拿着样品下楼去了。

他们还有正事要忙。

申请外观专利的事,相对来说还比较好操作一点。

东西已经做出来了,只需要填一点材料,交一点钱,再找一家专门干这个的公司,就能搞定。

千万别觉得申请专利是个什么很高端的事情。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专利都是水货,没有任何实际价值。

比如可移动爬行的闹钟,比如设计成小便器样子的枕头,比如同时剪五个指甲的指甲剪……除了逗人一笑外,那就是**。

至于入网许可证,这可是实打实的、相当重要的证书。

没这玩意,电话手表就不能上市销售。

想将这份证书拿到手,可不是件那么容易的事。

入网许可证是由工信部审核、颁发的。

想要**的话,不仅需要准备各种繁琐的材料,还要到指定的检测机构去做测试,以及需要通过技术评审。

后两项的主观性可是非常大的。

换句话说,人家觉得你能过,你才能过。

人家觉得你不行,你质量再好也没用。

有社会阅历的人都知道,这种事情往往具有比较大的操作空间。

你不花钱,基本上就可以回家洗洗睡了。

而且花钱也不能乱花,就工信部那种牛逼到爆炸的衙门,普通人想塞钱都没路子。

不过这难不倒叶心涛。

作为一个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十几年、认识了一大帮三教九流人物的老油子,叶老板的路子还是非常野的。

他七拐八拐地找到了,鹏城市通信管理局的一名正处级领导。

顺带提一句,通信管理局就是工信部在各地设的下辖机构。

领导说了,只要东西没问题,15万,一个半月,搞定。

两人上车以后,叶心涛一边驾驶一边说道:“老弟,你觉得这款电话手表能卖多少?”

杨帆回道:“这我可说不准……不过我相信,只要咱们能把产品做好,并且把牌子给立起来,那肯定是大有所为!”

他记得前世的时候,小天才电话手表一年的销量过百万只,公司市值几十亿。

现在他提前把这东西搞了出来,在有先发优势的情况下,不求能做到和前世一样。只需要占领几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的市场,也足够他们财富自由。

不过这里面也有一些问题。

前世小天才电话手表上市的时间是2015年,那个时候已经进入了智能机时代。

市面上各种硬件都很齐全,相对应的软件也很完备。

与那个时候相比,现在这款电话手表,确实很简陋。

所以杨帆也无法保证能大卖。

叶心涛抹了把脸,说道:“我要求也不高,靠这款产品,一年挣个百来万就满足了。”

杨帆笑着说道:“这个应该问题不大。”

他们给这款电话手表的定价是899一只。

在生产3000只的情况下,每只的利润在500块钱左右。

生产的越多,随着模具和设计成本的摊薄,他们的单品利润就会越高。

如果能卖出几万只,那每一只的利润都能赚六七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