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593章 国本动摇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长安,

一场秋雨一场寒,陡然降温让李渊感染风寒,咳嗽不止。

终究是年纪大了。

宇文昭仪给皇帝端来秋梨膏,“陛下病体未愈,还是多休息几日,把龙体养好要紧。”

李渊接过秋梨膏三两下喝完,苦笑道:“时局艰难啊。”

“刚刚陇右急报,吐谷浑攻陷了洮州。”

宇文昭仪体贴的为皇帝表兄按摩头部。

“河间王在江南与叛军对峙许久,一直僵持着,钱粮耗费巨大不说,叛军气焰越发嚣张了。”

南方的叛乱不仅没能马上平定,现在反而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李孝恭他们被阻拦不得进,长江以南,已经大部份被辅公祏占有。

北方突厥长驱直入,西北吐谷浑又为虎作伥,现在江南的叛乱又平不定,

内忧外患,李渊头痛万分。

他已经在跟裴寂秘密商议,是否要迁都了。

“陛下已经派了秦王和武安王前往河东,定能击退突厥的。”宇文昭仪道。

“但愿吧。”李渊叹气,闭上了眼睛,真的很累。

按着按着,

李渊睡着了。

殿中监卢宽脚步匆匆入殿,“陛下,大捷,河东大捷。”

李渊陡然惊醒,

宇文昭仪无奈,本来还想让皇帝睡一会。

“僧奴兄,快过来说。”李渊腾的站起来。

“好消息,陛下,秦王从蒲州派人快马奏捷,武安王李逸破突厥于汾东,先战于野狐滩再战沙河,击破突厥乙利达干和宋邪那俟斤两部,俘斩八千啊!”

“什么?俘斩突厥八千?”李渊兴奋的瞪大眼睛,“我就知道无逸那小子能打,没想到这快就建功了。”

“具体情况,快细细道来。”

李渊眉开眼笑,兴奋的在殿中迈着小碎步绕圈。

连宇文昭仪听了都不禁高兴起来。

卢宽呈上露布。

这道露布是李逸记室所写,把整个大捷前后经过以及战果都详细的写明,那位记室乃是博陵崔氏第二房的五姓子,还是今年春的新科进士一甲的崔仁师。

他的文笔很不错,全篇露布采用骈文体裁,分战前李逸部署、程咬金突袭驱赶、李道玄尉迟恭骑兵合围,以及乘胜追击沙河,还有战后处置等几部份展开,

他详述了李逸马不停蹄赶到汾州后,是如何立即出击,一天两夜大破了两部突厥八千人,

俘斩八千,斩名王两人,缴获战马六千余匹。

弯弧而凶党土崩等对仗句式强化了战场描写,并引用如北极列象等典故来彰显王师正统。

这篇露布既融合了军事奏报的纪实性,又有骈文的修辞技巧。

既记载斩首三千余,俘虏五千人的辉煌战果,也阐释以德服人以武镇边的思想。

李渊一口气看完,非常满意。

“无逸这仗打的真漂亮,这个记室的露布写的也好,让朕仿佛亲临其境。”

“都该赏赐。”

念头通达,浑身舒畅。

连风寒都好像减轻了许多,一时间都不咳嗽了。

李渊激动的浑身冒汗,

“无逸有本事啊,一出手就斩首三千,俘虏五千,缴获战马六千余匹,哈哈哈,如此一来,雀鼠谷马上就能截断。

南下吕晋的一万余突厥贼子,这回成了瓮中之鳖了。”

豆卢宽笑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颉利贼子,刚覆没八千人,马上这万余人马,又要被秦王歼灭了。

一下子损失两万,颉利也要伤筋动骨了。”

李渊高兴了一阵,出了一身汗。

“可以安排人准备北上去见颉利议和了,仍让郑元璹去吧,他多次出使突厥,对突厥和颉利都比较了解。”

皇帝此时仍还比较理智,

虽刚歼敌八千,但他没因此就忘记现在的艰难局面。

以打促和。

李渊还是希望能让颉利退兵,这样朝廷可以腾出手来先平定南方叛乱,再收拾吐谷浑。

“你们说,朕该怎么赏赐李逸呢?”

豆卢宽笑着道:“李逸已经官至三公爵封郡王,倒是不好再加官晋爵,但可以荫封其子,或是赏赐其钱帛田地奴婢等。”

李逸已有八子,长子封荣国公,次子封浅水县子,三男封灵丘县男,四男封雁门县男,都是李逸功高,便荫封其子。

“那便赐封李逸第五子汾阳县男爵,第六子介休县男爵,再赐李逸十万钱!”

“再派使者前往蒲州,告诉二郎,抓住机会,围歼雀鼠谷南的这万余突厥抄掠人马。”

有了汾水之捷,只要二郎再歼灭这一部,那李渊就有把握迫颉利回到谈判桌上来,

到时再稍给颉利些甜头,加些赏赐,颉利也就有了退兵台阶。

果然还是得二郎出马啊,

心中的喜悦很快又被另一重担忧所取代,为了让二郎出征,他可是已经私下许诺击退突厥后,立二郎为太子。

到时二郎凯旋,

他又该如何面对,难道真的要兑换承诺?

李渊又不由的头痛起来。

太子乃是国本,

若只是不擅统兵打仗,就要易储,这不免儿戏,要动摇社稷根本啊。

可若食言?

泰州,龙门。

李世民升帐聚将,

他身披金甲,满脸的喜色不加抑制。

“诸位,副帅无逸只带着千骑北上,一到汾州可就打了个大漂亮仗。”

秦琼、段志玄、张士贵等一干大将,全都摩拳擦掌。

牛进达对秦琼道:“老程这次倒是露了个大脸。”

“哈哈,是啊,这仗打的漂亮,一天两夜,转战百里,斩三千俘五千,自己伤亡才三百余,这仗没得说。”

老牛以前经常跟程咬金配合,长期在他手下搭档,这次没能跟着先头北上,拍腿错失了大好立功机会。

李世民拍了拍桌案,

“诸位静一静,你们也别光顾着羡慕程咬金他们,诸位也都是万人敌的猛将,

接下来就轮到咱们了。”

他让人挂起地图,“现在无逸已经进驻汾介,堵住雀鼠谷,如今深入晋州的这万余突厥兵马,跟并州颉利的主力,已经被隔开切断。

他们已经被我们包围了,诸位,这正是吃掉他们的大好机会。”

武将们兴奋的叫喊,巴不得现在就出发。

李逸在北边歼敌八千,那他们就在南边歼敌万余。

万把突厥人,别说李世民没放在眼里,秦琼张士贵段志玄丘行俭等一干大将,哪个会放在眼里。

他们围在一起,很快就制订了好几个歼敌计划。

口袋已经扎好,

现在是狩猎的时候。

···

李逸进驻了灵石城,

对这座小城,故地重游。

几乎是当初对付宋金刚的那套老战术,分兵驻守各城堡,依托烽火和轻骑传递讯息,汾介吕三州,几百里内各军联动,守望相助。

让突厥人再难以自由通行。

李逸把雀鼠谷一堵,

南边的那万余深入的突厥军,退路就被堵了。

李逸也没有率军南下,参加合围狩猎,那是李世民的猎物,他守好北边,扎牢口子,不让南边的猎物逃跑,也不让北边颉利的兵南下救援就行了。

郑元璹奉旨北上,秘密前往会见颉利。

他昼夜兼行赶到汾州,特意又南下来到灵石。

前来宣读皇帝的嘉奖诏令。

李逸率诸将接诏,听到自己两个儿子各承荫封县男之爵,还得了十万钱的赏赐,李逸倒没太大动容。

唐初这虚封的爵位,其实没太大含金量。

皇帝这次很大方,不仅是李逸两个儿子赐封男爵,程咬金尉迟恭李道玄任骘诸将都有奖赏,

几千将士也个个获得加勋、赏绢、赐钱的赏赐。

“郑公这是要去和颉利议和?”

接完诏令,李逸奉茶招待,直接问道。

郑元璹无奈的苦笑了几声,“如今内忧外困,朝廷也是焦头烂额,不仅是军事上,经济上也是如此,府库空虚,粮草器械不足,

这仗,不能再打下去了。

如今幸得武安王连胜两场,又围住了万余突厥在南边,正好跟颉利谈和。

若能再次达成和议,化干戈为玉帛,对我大唐来说是最好的结果。”

李逸知晓朝廷现在大多数是主和派,

既担忧打不过,也是府库空虚,南方叛乱未定。

又有吐谷浑为虎作伥攻击陇右,还连连得手,甚至连河西走廓的沙州,持续三年的叛乱才刚平定,又有人叛乱了,这种情况下,朝廷宰相们想猥琐发育的想法,能理解,

但,李逸不支持。

“莘国公,如今前线形势正好,朝廷为何就这么急着议和呢?

战场上都拿不到的东西,你们谈判桌上就能拿的到吗?

颉利一次次的入寇,就算谈成了和议又有什么用?只有打怕了打痛了,突厥人才不敢乱来。”

郑元璹先后五次出使突厥,还被突厥人栽赃嫁祸他毒杀了处罗可汗,把他扣在突厥放了很久的羊,可他对突厥的实力也很了解,确实很强,“武安王,武力是最后一张筹码,万一用兵不利,到时可就连一点谈判的筹码都没了。”

“打仗可以冒险,可治理国家,怎么能处处冒险赌博呢。”

李逸给他倒上茶,

“郑公,这不是赌博,此次出兵,有秦王挂帅,将士们都有信心能打赢这一仗,可以强硬的把突厥人赶出去,

又何必再卑躬屈膝的去向突厥求和呢?

最起码,你先等等,等秦王他们歼灭了南边那万余人,你再去见颉利,你手里也多些筹码,底气也更足。”

“一路奔波辛苦,郑公就先在灵石好好休整几日再说。”

郑元璹捧着茶杯,许久后才点了点头,“好,我就在这里休息几日,但愿能等到捷报。”

“放心吧,秦王出马,区区万把突厥,插翅难逃。”

正事谈好,李逸正准备离开,

郑元璹叫住了他,“柔娘还好吧?”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