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供销社:我带全家吃肉 第206章 206.到底是谁要算计后勤科?

在这份喧闹中,张姐站了起来,毅然决然走出办公室。

张姐找到吕科长时,吕科长正在和仓储科的同志核对数据,见到张姐的脸色苍白,还问了一嘴:“小张,你的脸色怎么这么难看,是不是生病了?”

张姐的眼圈一下就红了,“科长,我……我犯错误了。”

她瞥了一眼仓储科干事,犹豫不决,仓储科干事十分有眼色的找了个借口离开了。

吕科长沉声道:“回去再说。”

一路上,张姐一改以往咋咋呼呼的劲头,老实巴交跟在吕科长后头一言不发。

后勤科办公室里空无一人,吕科长关上门,转身就到张姐畏畏缩缩的样子。

他深吸一口气:“行了,说吧,到底犯什么错误了?”

张姐心一横,把厂牌被取消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科长,这件事是我监管不到位,没有及时跟进,才让人钻了空子,我愿意接受处分。”

吕科长越听脸色越沉,听到厂牌已经推迟了一个星期时更是眼前一黑,最后“啪”地一拍桌子,吓得张姐一哆嗦。

“你以为接受处分就行了吗?”吕科长的声音严厉:“你知道这事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吗?”

“新饲料的效果除了红旗养猪场的王场长,谁也没见过,为了让老百姓能多吃一口肉,吴主任顶着多大的压力、费了多大的力气吗?”

“为了申请这个饲料试点,吴主任甚至还立下了军令状才从省里申请了下来。”

“王场长几乎是天天往单位里打电话,吴主任也等着养猪场的猪长膘,你倒好,让人把厂牌给搞黄了!”

“耽误一天都不得了,你竟然在一个星期之后才发现这件事!”

听了吕科长的话,张姐更是发自内心的后悔:“科长,我承认错误,您怎么处分我都行,我也愿意承担重做厂牌的费用,只要能让标牌社赶紧重新做厂牌,别耽误了饲料供应。”

吕科长看张姐懊悔的样子,心里的火气也消了些。

张姐在后勤科干了这么多年,一直勤勤恳恳,这次确实是被人算计了。

只是后勤科一向与人为善,张姐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性子也从没听说得罪过谁,到底是谁要算计后勤科呢?

吕科长深思片刻,脑中闪过几个人选,又都一一排除。

“唉,你真是……”吕科长重重的叹了口气:“处分肯定是要有的,但现在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

“现在去跟我见吴主任,把事情说清楚,重新申请批文。”

“之后马上跟标牌社联系,让他们加派人手,用最快的速度把厂牌做出来。”

吴主任的办公室里,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听完吕科长的汇报,吴主任把手里的搪瓷缸重重地放在桌上,里面的茶水溅出来不少。

“岂有此理!”吴主任气得脸色铁青,“光天化日之下,竟然有人敢在市总供内部搞这种小动作!这是在跟国家作对,跟工人同志们作对!”

“主任,是我没管好手下的人,让您失望了。”吕科长低着头说。

“当然有你的问题,这么重要的事竟然一问不问的交给干事,”吴主任毫不客气道:“吕科长,这件事你也是要负责任的。”

吕科长的头垂的更低了,张姐更是哭得眼里鼻涕一起流。

-

整个上午,宋书意都没再见到赵副科长,就连黄科长也不在。

中午宋书意照常跟着王姐去吃食堂。

兴许是老大夫开的大山楂丸起了效果,宋书意最近吃饭没那么费劲了,就连王姐都啧啧称奇。

回办公室的路上,宋书意在走廊撞见了赵副科长。

赵副科长一脸严肃:“小宋你回来的正好,跟我过来一下。”

这个语气代表着有人要挨骂了,王姐递过来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迅速溜走了。

赵副科长将人带到楼梯无人的角落,沉声道:“小宋,你老实告诉我,独立饲料车间的厂牌到底是怎么丢的?”

“啊?”宋书意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只能装傻:“科长我没听明白,独立车间的厂牌怎么了?”

“怎么会丢呢?”

赵副科长的表情严肃,犀利的眼神扫过宋书意,见她确实一脸茫然,不像是知道什么的样子才松了口气。

她叹了一口气,说道:“上午后勤科的张干事找到吕科长自我检讨,由于她的疏忽,导致独立车间的厂牌被取消制作,直到现在也没有邮寄到上河村。”

上河村,宋书意的老家。

知道是张姐主动检讨,宋书意反而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被别人举报,那就还有挽回的余地。

“我最近忙得晕头转向,确实忘了给家里打电话问厂牌的事,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宋书意着急道:“科长,找到取消厂牌制作的人了吗?”

“还没有,”赵副科长摇头:“张干事说她上午去过一趟邮局,只知道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其他的信息就没有了。”

“行了,不说了,吴主任那边还等着咱们呢。”

推开吴主任办公室的门,黄科长、吕科长、张姐都在,再加上赵副科长和宋书意,知道建立饲料独立车间试点的人都到了。

见到宋书意,吴主任的脸色稍霁,“小宋啊,赵副科长把具体情况都告诉你了吧?”

“事发突然,暗中的敌人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你是怎么想的?”

宋书意点头,“主任,副科长都跟我说过了,我认为当务之急是尽快赶制车牌。”

“同时将这件事报警,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对付小偷小摸,公安同志肯定比我们专业。”

这个年代既没有视频监控,也没有电话录音,甚至对怀疑对象的描述,也只有邮局工作人员的一句“二十多岁的小伙子”。

人的记忆力有限,想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出这个在一星期前去邮局取消邮包投递的小伙子,谈何容易?

更何况,饲料试点的事是机密,怎么能随便暴露呢?

没人觉得这是个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