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无用?我言出法随你跪什么? 第314章 九贤齐聚(2)

陆宁儿嫣然一笑,欣喜道:

“多谢诸位师兄师弟,宁儿在京都书院,恭候诸位。”

这一场只属于文道初代弟子们的盛会,便就此定下。

因为大家各自天南地北,相隔甚远,所以陆宁儿并未规定具体时间。

大家什么时候到齐,这场聚会便什么时候开始。

这一下陆宁儿便再无半点担心了。

之前还觉得靠她自己和陈亢两个人去修订北齐天下学子将来十年百年甚至千年的宗学太难了。

不说以他们两人的能力够不够,光是两个人的眼光和思维,总归是有一定的缺陷的。

到时候修不好也就算了,若是哪里出了差错,令天下学子误入歧途,那可就是千古罪人。

现在好了,有了众多师兄师弟们的帮助,陆宁儿便彻底放心。

随后便又恢复了过去该吃吃该睡睡,时常逗逗鸟,给小桃树读书的日子。

时间一晃,十来天时间过去了。

转眼已是年底,再过两天就是大年三十了。

这些天陆宁儿每天都会往城南跑。

诸位师兄师弟们上京,肯定是要从南门入城的。

陆宁儿想要第一时间见到他们。

一大早,匆匆喝完一碗粥,拿起一个大包子陆宁儿便往外跑。

“爹,娘,我去城门口了,晚饭前回来...”

大嫂连忙追了出去,想要拦住陆宁儿,这天寒地冻的积雪都能没过小腿,陆宁儿天天这么顶着寒风等在城门口,她这个做**自然是心痛万分。

只是她刚起身却被身边的丈夫一把拉住了手腕。

“坐下...”

陆泽安沉声道。

大嫂回过头瞪了他一眼,示意他松开。

谁知陆泽安却依旧拉着她,把她按在了椅子上。

“让她去吧,宁儿早已不是你怀里那个只会撒娇的孩子了。”

大嫂一怔,愣在原地。

大哥看着陆宁儿远去的背影,叹了口气。

“唉...她长大了,已经能够让扶龙学宫那些百里挑一考出来的进士们称一声大先生。”

大嫂闻言,肩头一颤。

眼眶渐渐泛红,语气略带颤抖的说道:

“怎么...这么快?我都还...还没抱够...”

陆泽安轻轻搂住妻子的肩膀,让她靠在自己怀里,略带歉意道:

“是我这个当爹的没用,承安外出游历后,宁儿没有了坚实的依靠,所以才被迫着这么快成长。”

大嫂闻言,连忙抬起头,看着自己丈夫。

“夫君,千万别说这样的话,在妾身心里,夫君就是天,是我和宁儿最大的依靠。”

陆泽安温柔地看着妻子,笑了笑,没有说话。

其实这些年来,自从宁儿渐渐长大后,妻子一直还想再给他生个儿子。

可是陆泽安修行武道,如今正处于五品炼精化气的阶段。

一身精气全都炼化成了武道真气。

想要诞下子嗣,概率太低了。

除非他能跻身上三品。

只是陆泽安知道自己的底细,能入五品对于他来说已经是奢望,上三品...太难了。

就算哪天他真的侥幸入了上三品,到那时候恐怕妻子也不再适合生产。

看着陆承安和陆宁儿越走越远,一步步爬到了这天下的顶峰。

作为陆家曾经的顶梁柱,陆泽安心里高兴之余自然会有些失落。

会感觉自己越来越没有了用处。

哪怕是如今的他在官场的分量越来越重,官职越来越高,这种失落依然无法弥补。

但他知道,这就是人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机遇,他的使命是守护陆宁儿和陆承安早期的成长。

现在看来,这份使命他完成的很好。

陆泽安心中那份属于武夫的热血意气也渐渐消磨了不少。

以至于武道境界早已寸步不前。

夫妻俩相互依偎,既欣慰孩子的成长,又不忍感慨岁月的无情。

陆宁儿没有察觉到父母的异样,现在她一门心思只想好好做好这件事关天下文脉的大事。

以至于忽略了身边最重要的人。

这天下子女不都是如此吗?

一旦渐渐有了自主能力,有了自己的事业,眼光总是会向前看。

从而忘了他们来时路,是谁在为他们保驾护航。

这也是生命传承的必然,一代一代,如此往复。

等他们终于想起来回头看看时,却发现曾经那个守护他如同山岳般的身躯竟早已苍老的不成样。

一个人,注定无法在青春的岁月享受青春。

也很难在经历美好的时候意识到这就是美好。

这与品行、道德和修为无关。

是生而为人的本性,和定律。

————

陆宁儿一边啃着包子一边走在去南城城门的路上。

地上的积雪很深,但她的脚印却很浅。

朝阳下,身披青色貂裘的女孩就像是从画卷里走出来的玉女。

落在白雪上的阳光反射到她的眉眼之间,让人看一眼便会不由自主的感慨,这人间真美。

当然了,如果玉女能稍微顾及一点形象,别那么大口大口的啃着包子说不定还能更显得高贵一些。

但陆宁儿就是这样的人,她从不做作掩饰,内心是什么样,外表就是什么样。

因为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听二叔说过一个道理,那叫至诚之道,知行合一。

她不仅听进去了,也自然而然的与这句话毫无违和感的融入在一起。

陆宁儿知道自家二叔有多厉害,知道天子对二叔那尊重里带着的些许忌惮。

但她从未因为这些原因就觉得自己与天子是两个阵营的人。

天子代表的是北齐天下。

陆宁儿很小的时候母亲带着她从北境一路来到京都,那一路上,她见过的人间疾苦并不少。

小的时候看不懂,修成文道之后,过去所有的记忆就像是水牛吃草需要反刍一般再次咀嚼。

然后她就懂了,书中很多的道理也跟着懂了。

这也是她为何会忽然心性蜕变的原因。

所以在陆宁儿的心里,她无比希望天子能够圣明。

因为只有天子圣明,天下才能安宁。

小时候见过的那些人间悲苦,才能从这个世上一点点消除。

如果因为她的帮助能够让这位天子继续圣明下去,那陆宁儿就会义无反顾的去做。

所以她才会如此期待师兄弟们尽快赶来京都。

每日站在城门口,翘首以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