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无用?我言出法随你跪什么? 第237章 文脉武道修行之法

胡三金见儿子这副模样,忍不住怒骂道:

“没出息的东西,这书有什么好读的?还不快去给罗师傅敬茶?到时候学了武道,一样可以建功立业。”

殊不知,此时他口中的罗师傅早已是汗流浃背。

陆承安走后,罗师傅终于能动了。

方才与陆承安眼神对视的那一刻,他真的有种天塌地陷的感觉。

实际上陆承安并没有施法控制住他,而是他内心本能的畏惧让他自己不敢有丝毫动弹。

直到陆承安离开后才回过神来。

听到胡三金提起自己,罗师傅连续粗喘了几口气,抹了把额头的汗水。

随后起身一言不发的往外走。

胡三金不由得诧异,连忙道:

“罗师傅,您别走啊,我儿拜师的事...”

罗师傅哪里还敢收胡甲富为徒?他脚下飞快的往外走,只留下一句话。

“另请高明吧...”

胡三金一头雾水,刚才吃饭的时候明明说好了,怎么突然就变卦了?

回头看了眼还跪在地上的儿子,胡三金还以为是胡甲富对陆承安的态度惹怒了罗师傅,更是气恼。

一把拉起胡甲富,恨铁不成钢道:

“你这逆子,没出息的东西。”

胡甲富心如死灰,看着父亲哽咽道:

“爹,都怪你...”

胡三金大怒,一巴掌甩在他脸上,骂道:

“你还敢怪老子?明天一早,跟我去县城,求罗师傅收下你,不然我没你这个儿子...”

————

胡甲富的事陆承安虽然觉得有些可惜,但他并没有太过放在心上。

他早说过,世上人千千万,各有各的缘法。

他已经争取过,也给过他机会。

现在这样的局面也是他们自己选择的后果,怨不得别人。

不过毕竟有过一段时间的师徒之情,陆承安还是不忍看胡甲富受到牵连。

他知道扬州刺史一直都有派人暗中护着书院,胡家的事若是被这些最会趋炎附势的官场之人知道,胡家必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所以陆承安主动找到扬州刺史派来常驻在龙泉镇的人,让他们不要对胡家有任何的举措。

这件事也就到此为止了。

与胡甲富一起退学的另一个学生陆承安也去了一趟。

相比于胡甲富,这位学生的家人倒也算是明事理,见到陆承安后便央求着他再给一次机会。

这孩子也认识到错误了,主动找到赵云缨和陈钦笃道歉,随后重新回到了书院继续读书。

这个小小的插曲就算是过去了。

之后的日子便回到了之前平静又忙碌的模样,陆承安在教学之余抽出了大量的时间来研究文脉剑道和武道。

相比于之前,现在的他底蕴更足了,有万法通天阁内那十余万册书籍作为参考,钻研的进度极快。

时光不语,转眼便从秋分走过了寒露、霜降和立冬,来到了小雪时节。

十月中旬,若在天都城此时或许已经是素尘遍野。

但对于龙泉镇来说,不过是入冬后姗姗来迟的些许寒意。

与往年不同,今年入冬后赵云缨没有再穿上厚重的棉衣,依然是一身灰白色素裙,只是赵姨娘担心她冻着,好说歹说一定让她披上了一件斗篷。

自从发现她武道天赋之后,陆承安便没让赵云缨继续练剑,而是改练拳法。

练得也不是能够调动气血淬炼体魄的拳法,而是经过他改版之后加入呼吸引导的太极拳。

上一世他练过一些太极拳,虽然上一世的太极拳并无超凡之力,但其拳法立意却并不输于这世上任何一门超凡武道功法。

经过陆承安改版往其中加入一些呼吸之法后,这门拳法对于温养气血来说已经算是开这九州天下武道先河了。

毕竟这天下的武道功法在炼体阶段都不讲究温养气血,而在于消耗气血淬炼体魄。

但陆承安改版的太极拳却反其道而行。

虽然无法借此入品,却能让修行者的气血日益强大,从而改变了武夫不入上三品便活不过七十岁的窘迫局面。

对于这门拳法陆承安现在唯一的难题就是如何在保留去温养气血的功效前提下,加入引导气血淬炼体魄的作用。

一旦这个难关突破,那这门拳法便算是初步成型了。

至少在炼体境的三品之中是够用了。

而想要突破这个难关,陆承安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借助文道修为的浩然正气。

浩然正气无法提升气血,无法淬炼体魄,但却能让修行者的身体生机日渐壮大。

所谓生机可以理解为土壤,气血便是土壤中的养分,而体魄则是栽种在土地里的参天大树。

这三者若能合二为一,陆承安想要创造出一门独属于文道修行者的武道功法的想法便达成了。

只是这一步却困住了陆承安,令他无论如何去尝试也始终找不到突破点。

武道功法如此,剑道功法更是如此。

剑道修行比起武道来说更加不讲理。

剑修入门,首要第一点便在那柄本命飞剑上。

功法反倒是其次,本命飞剑才是根本。

如今陆承安只算是创造出了蕴含有浩然真意的浩然剑法而已,这门剑法虽然同样威力不俗,可却并不能算是真正的剑修。

因为借助这门剑法根本达不到剑修独有的人剑合一,令佩剑融于经脉气海,六品境界便能御剑飞行。

不得不说,开创前所未有的修行功法这种事确实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

哪怕他是文脉之祖,得天道眷顾,也不是说办就能办得到的。

转眼间,又过了一个多月,进入腊月寒冬之后,就算是龙泉这座北齐南方小镇也已经寒风刺骨。

今日休息,学生们都没有来,书院里格外清净。

已经阴沉了一整天的天空渐渐刮起了阵阵寒风,吹得书院四周那些翠竹上的枯败竹叶接连落下。

一片片落在了陆承安手中的书页上。

陆承安轻轻扫去竹叶,放下书本,抬头看了眼天空悠然而笑,呢喃道: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陆承安站起身,伸了个懒腰自问自答道:

“能,不读书了,喝酒去...”

说走就走,转身出了书院,刚刚带上院门,朵朵寒酥便已落在肩头。

陆承安紧了紧衣领,淡然笑道:

“好天气...”

穿过竹林,走过石桥,等陆承安来到赵姨**酒坊时,双肩已是一片雪白。

正要关门的赵姨娘连忙迎了出来。

“陆先生,这大雪天的,您怎么来了?”

一边说着一边赶紧帮陆承安掸去身上积雪。

陆承安笑了笑道:

“没办法,嘴馋了,今日赵姐关门这么早,看来陆某来的不是时候...”

赵姨娘笑道:

“先生哪里话?先生能来,什么时候都是好时候,快里面请,火盆里还有碳火,暖暖身子,我这就去给您温酒。”

陆承安点了点头,笑道:

“麻烦了。”

赵姨娘笑了笑,转身进了里屋。

“丫头,陆先生来了,赶紧温两壶酒,做两个菜。”

陆承安闻言笑了笑,伸手拿起一旁的铁钳,拨了拨火盆里的碳火。

此时,虚掩的店门被推开,一阵寒风裹挟着飞雪不近人情的闯入屋内。

跟着一同闯进来的还有一抹火红。

“店家,劳烦温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