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王牌飞行员 第548章 茅山抗日根据地,航空兵毕业,火箭

();

39年3月。

第二批抗日航空兵训练班顺利结业。

拿到毕业证的学员们,正在与老师们一同准备毕业典礼。

这次毕业典礼,不光有方文过来,还有从八路军和新四军派来的军事代表。

为了能让他们顺利赶到,方文使用了泰山航空的国内秘密航线。

八路军可以乘坐飞行团的炮舰机去黄河边水上机场,然后坐运半导体收音机的飞机经西.安,秦岭汉中进入川地,再从西南航线出国到仰光。

新四军那边就有点麻烦。

泰山航空在那边的水域航线,因为战事早就停运,想要他们及时抵达,方文准备亲自飞一趟。

随即,他向自己的联系人白云飞发报,将情况说明。

这件事,通过白云飞上报,最终以电报形式传到了新四军那边,并给出回复。

泰山航空总经理办公室。

方文看着刚收到的电报。

【如有可能,请出航茅山根据地,为那里的根据地运输一批军用物资,并接我军代表返航。】

茅山根据地!

方文知道那个地方,就在南京东南方向,句容下面。

那里是日军在长江以南最早占领的区域,按理说应该有很多日军驻扎。

可就这样的地方,在去年,新四军的一个支队打了过去,硬是在茅山地区建立了一个敌后根据地。

这个根据地就像一颗钉子,深深扎入了鬼子的喉咙,却一直坚持到现在,还壮大了。

但也正是深入敌后,他们危机四伏,各种军用资源匮乏。

方文愿意给他们提供支援。

随即。他通知缅北基地调运物资。

共计7.92毫米子弹10万发,泰山单兵火箭筒100套,榴弹枪及弹药100套。

还有泰山炸弹厂仿制英国的破片手雷1000枚。

军用压缩干粮1万份。

这些物资,共计5.7吨,一般飞机根本运不了,只有那架泰山一号(f.220)可以。

随即,方文让缅北那边将物资运往泰山一号仓库,自己也飞回缅北。

缅北基地,工人们将物资放在推车上,通过泰山一号后舱门推入飞机,然后根据不同类别,码放在飞机里面。

偌大的机舱空间里,堆放了满满6堆物资。

都是这次需要送到茅山根据地的。

方文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便与龚修能和邵思慎登机。

带邵思慎去,是为了让其提前与新四军接触,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同时,也是邵思慎恢复后,第一次参与战略轰炸机的驾驶。

他坐在副驾驶位,仔细观看方文的操作。

方文给他演示着,随后启动飞机,从机库开出,在跑道上完成加速升空。

完整观察起飞操作过程后,邵思慎感慨:“这么粗糙的飞机,却能做到如此大的容载,而且还是几年前,在我看,法国的飞机制造工业并不差。”

方文点头:“确实如此,它的空重10吨,载重8吨,就算在现在也很惊艳。但速度和动力已经落伍了,我准备对它进行大改。”

“怎么改?”邵思慎问道。

“发动机用我们自产的西罗改进型,机身也要改造成流线型,还有很多地方,基本上是在这个框架上进行大改了。如果改造成功,我们就能有经验生产自己的大型飞机。”方文回道。

“那为什么不自己造一台大飞机呢?”龚修能插嘴问道。

邵思慎代替方文解释:“单独造的话太耗费资源,要是出问题了,损失太大,以泰山一号来练手更好,毕竟它也快退役了。”

谈话就此结束,机舱内进入静默状态。

方文也专心驾驶飞机。

夜航,即便是他,也需要经常用异能来确定航行,避免中途偏离航线。

从缅北基地飞往茅山,航程2400公里,经丽江,宜宾,荆州,武汉,巢湖,马鞍山,最终抵达目的地。

这一路,从武汉开始,就已经是敌占区了,只有在夜间飞行,才能避免**军发现。

时速只有300公里多点的泰山一号,在5000米高空平稳飞行着,因为方文异能导航,一直没有偏离航线。

而到了武汉的时候,方文特意提醒,邵思慎和龚修能两人连忙趴在投弹口,通过观察窗向下观看。

武汉的夜晚,比以往暗淡许多,除了汉口区,其他的地方,很多原本是夜间灯光灿烂的,如今却一片漆黑。

两人没有说话,气氛有些沉闷。

飞机继续飞行,一个小时后,抵达巢湖。

这里再往前,就是日军重点驻扎区域了。

方文的脸色凝重,去年在这一带参加的战斗,还历历在目。

可就是有那么一支新四军队伍在去年就打了回来。

当时方文认为,这支部队可能会在攻克县城后便撤退。

却没想,一年不到,对方竟然在这里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最后半小时航程,飞机飞过了长江,时隔将近一年,方文再度来到了南京附近地区。

他压抑心中激动,用机械感知观察下方。

下方是一大片山区,但这里的山,并不高,除了个别山峰外,也不陡峭。

相对于太行山区,这里地形更容易通行。

但同样的,只要是山区,就能阻止日军机械化行军,给新四军作战带来优势。

所以,新四军才能在此坚持下去,并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挥去思绪,方文继续寻找接应信号。

按照电报里说的,接应者会在一个地形平坦的区域,用火把构造出一个图案,在空中是可以看到的。

他很快便找到了。

双排长方形火把构成的图案。

随着机械感知视角的放大,方文还看见了火把边上站着的新四军士兵。

那里是茅山地区中一个叫做雷平山的山下小村,地形相对于其他地方平坦许多。

并且为了能让飞机降落,地面已经经过平整。

方文出声道:“龚修能放信号弹。”

“是团长。”

早就准备好的龚修能,打开投弹口,将手中信号枪发射出去。

片刻后,天空亮起持续光亮。

收到信号的新四军士兵们,从跑道两边退后,让开安全降落距离。

同时这些士兵们也在好奇地注视着天空。

一道黑影划过皎洁的月亮,轰鸣声随后传出。

飞机在降低高度,盘旋寻找降落机位。

随后没多久,巨大的泰山一号带着呼啸和轰鸣声落下。

因为太过沉重,两个着陆轮压在石板跑道上,还将石板压断,甚至有些石块蹦起。

但还好,轮子并没有陷入崩开的小坑中,而是急速冲过。

在持续滑行减速下,飞机总算是停下来了。

随后,舱门开启,方文三人从飞机中走出。

飞机外站着几名军官,与方文他们握手,并自我介绍。

他们是新四军茅山根据地的负责人。

其中还有一位姓刘的军官,就是军部指定派往仰光的新四军军事代表。

简单相互介绍完身份后,方文说明情况。

“飞机里有5.7吨物资,这是物资清单,现在请卸货,我们要连夜返回。”

接过方文递来的物资清单,军官们立即安排战士们卸货。

方文、龚修能、邵思慎三人则为负责清点登记物资的军官说明各种物资的类别。

搬运持续着。

一箱箱物资从飞机后舱门搬出,码放在跑道旁的地面上。

战士们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从去年开始,他们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下坚持抗战,与鬼子和伪军汉奸周旋,还要打消本地人的疑虑,物资一直是很匮乏的,就算是现在建立根据地也是如此。

这么多物资,对他们来说,简直太丰富了。

2个小时搬运,物资全部搬出,方文与根据地军官握手告别,军官回以军礼。

随即,他们回到机舱内,准备起飞返航。

战士们举起火把为飞机照明。

泰山一号发动机轰鸣,机身开始转向。

笨重的机身,一次性还掉不过头来,需要方文控制飞机多次挪移。

但还好,没有出现什么问题,飞机最终你还是完成了转向。

接下来,飞机加速,沿着降落的石板跑道滑行,虽然偶尔有些颠簸,但在方文控制下,飞机有惊无险的达到了起飞临界速度,飞上天空。

到这时,大家悬起的心,才放下。

邵思慎与刘姓军事代表交谈起来,为不久后的新工作打好基础。

一夜飞行,物资送到了茅山根据地,也带回来了新四军的军事代表。

而八路军那边派来的代表,也在白天抵达了仰光。

经过一天的休息后,第二天上午,在航空学校举行毕业典礼。

校长邵思慎上台主持:“学员们,今天是毕业的日子,我们邀请了新四军和八路军的代表参加毕业典礼,以见证大家的成果。现在有请我们学校的方校董致辞。”

方文上台,面对台下的学员,微笑道:“我的致辞不会太长,随后,我将和校长一起为大家发放毕业证书。”

顿了下,他收起演讲稿,继续道:“大家在这段时间里的刻苦学习,是有目共睹的。怀着国仇家恨,大家化悲痛愤怒为力量,掌握了炮舰机的驾驶,部分学员还学会了使用泰山地面预警雷达。这种成绩,非常好。我希望大家在毕业后的日子里,多多杀敌,这将是对我和学校老师们最好的回报。”

今天的日子里,学员们特别放松,顿时传来一阵哄笑。

方文继续:“另外,我也希望,大家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光是局限在炮舰机驾驶上,以后还可以来学校继续进修高速战机驾驶。我们要共同努力,建立属于人民的空军,为更好的明天奋斗。”

致辞结束,学员们纷纷鼓掌。

随后,方文和邵思慎一起为学员们颁发毕业证书。

证书发放完毕后,他们又参加了学员们自己编排的毕业会,在战士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本届航空兵训练。

航空学校毕业典礼结束,学员们暂时留在学校待命。

方文则带着两名军事代表离开学校。

他们将要去缅北基地,去亲眼看看方文在电报里说的秘密武器。

2个小时后,飞机抵达缅北基地上空。

方文却没有降落飞机,而是拿起话筒切换频率呼叫。

“我是方文,现在开始准备火箭弹发射。”

指令下达完毕后,方文对身后机舱内的两名军事代表道:“龚修能、邵思慎你们带军事代表去观察窗,欣赏火箭弹发射效果。”

两人带着军事代表,来到用来投弹的投弹口,通过投弹观察镜,观看下方情况。

而在他们进入观察状态的同时,方文也介绍如何观察。

“你们现在看到的视野中,东面是车载集群火箭弹发射平台,它的目标是西面的一座靶山,靶山上有白色布做成的圆形图案,你们看得到吗?”

两名军事代表回应,表示他们确定了视野中的目标。

随即,方文拿起话筒命令下方。

“发射”

在两名军事代表视野里,东面突然暴起连串火光。

一枚枚火箭弹射出,向着同样的方向射去。

片刻后,火箭弹群集中了目标靶山区域。

连片的火光炸起,将整个靶山笼罩。

这光景,简直太炸裂了。

两名军事代表视线待在镜头中良久,才起身道。

“那是什么武器?覆盖面如此大!”

“我也想知道。”

方文微笑回道:“先别急,我们降落后慢慢谈。”

随即,他控制飞机降落在降落在缅北基地水上机场。

一下飞机,两名军事代表就期待的看着方文。

对于军人来说,火力不足恐惧症都会陪伴一生。

而类似喀秋莎火箭弹这种威力场面,可以极大弥补火力不足恐惧症。

方文微笑解释道:“它是来自苏联空气动力研究所的132毫米火箭弹,我将它进行了一些改造,让其更有泰山特色。”

“什么是泰山特色?”八路军代表问道。

“就是加了点料,让其在命中后产生更大的爆燃效果,这样的火箭弹,比单纯爆炸的效果要更好点。”

方文轻描淡写的描述着目前泰山132毫米火箭弹的情况。

一共2款。

一种是原型弹,命中后会爆炸,并形成大量破片攻击目标范围区域。

另一种是燃烧型火箭弹。

爆炸后会形成大片持续燃烧区域。

这样可以让火箭弹的着弹影响面更大,更持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