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 第295章 304大礼,龙象丹

();

“此处就是楼观道?”

“倒真不愧是大秦国教,仙家气象,不怪能孕育出维持道统千年不衰的人杰。”

华阴县外的某处山峰,一处凉亭,身穿一袭淡黄圆领袍的青年男子负手而立,远眺数里外的四象峰群山。

说来也奇怪,明明隔着这么远的距离,听他话语中的意思,却像是将楼观道中的情形看得十分清楚似的。

“世子未免太高看他们了。严道通固然是当世英雄,但是双拳难敌四手。”

“如今天下大势,大秦日薄西山,积重难返。朝廷、青龙寺、楼观道,看似互相照应,实则各怀心思。”

“他们若是想在群狼环伺中找到一条生路,非得有晋王和世子殿下出手,否则朱全忠那老贼,必然不会善罢甘休。”

“存审”,一身淡黄袍的青年打断了身边侍从模样的人,语气带着几分告诫。

“我这次来,是要将楼观道拉到父王这边,不要一时失礼,误了大事。”

“我只是不忿楼观道的姿态”,名为李存审的男人语气不满。

“殿下是大宗师之子,便是几位门主亲迎,尚嫌不足,何况如今竟然让我们在山门外等候,一个李存孝而已,值得如此么?”

“一个李存孝当然差了些,但你不要忘了,他的师父太乙真人,是当世宗师。一个丹道圣手对于大军征伐的作用,你不会不知道。”

“只此一条,就已经足够。”

“再者说,楼观道中,也是派系林立,长孙炽那帮人,哪一个不是大秦国公之后?咱们要是从正门进去,你以为还能全身而退?”

“指望楼观道上下都倒向我们,是不现实的,但只要有太乙真人,此行便完全值得。”

李存旭说到此处,目光闪了闪,心中还有半句话并未说出口。

那就是,李存孝并非只是太乙真人的弟子,还是佛门宗师布袋和尚的弟子。

这个消息,也是他出发之前,晋王才临时告知。

短暂地震惊过后,他立刻就打定主意,无论如何,这次就算不能和楼观道达成合作,也至少要和太乙师徒建立联系。

拉拢一个李存孝,便等于拉拢两大宗师,这样一桩高回报的生意,付出多少耐心也是值得的。

当然,契此和尚的‘光辉事迹’,他也是有所耳闻的。

好好的宗师不做,四处行侠仗义,比起孤僻高傲的太乙真人,在李存旭眼中,前者反而显得更古怪一些。

而后者,不过是一个高手的傲气而已,且太乙真人据说对这个弟子极为宠爱,甚至有传言说李存孝是他的私生子。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不怕所求太多,就怕别无所求。

‘李思远,你自以为先我一步突破宗师,掌控了横冲军,便能高枕无忧?’

‘我的位置,谁也抢不走’

李存旭不知想到了什么,眼中闪过厉色,连一旁的说话声都充耳不闻。

李存审见一通话语只是自讨没趣,也闭上嘴。

百无聊赖中,频频将视线投向上山的小路。

如此一刻钟之后,方才见到两人乘**身影奔驰而来,一瞥见真传的淡紫色衣袍,脸上顿时露出不悦之色。

“竟然只来了两个弟子?牛鼻子道士太过目中无人!”

李存旭心中也是有些失望。

他看到马上道士年轻的面容,就知道太乙真人必然是没有来。

这实际上已经隐隐说明了太乙真人,乃至于是楼观道掌教严道通的态度。

在强者为尊的世界,几个小辈的承诺,完全不能决定任何事。只有掌控力量的人,所说的话才有分量。

而一旁的李存审不知看到了什么,露出几分惊讶渴望之色。

“咦,好一匹青骢马。大秦马场尽在陇西之地,楼观道中也有如此良驹?”

李存旭闻言看去,往此处赶来的两骑人马,当先的那个,胯下马匹青蓝,皮毛熠熠生辉。

然而细看之下,他却发现了不对劲,双眼中不知不觉有光晕流转。

下一刻,那奔腾的骏马,便在眼中扭曲了形象——

一头巨大的九头青狮子!

李存审发现自家世子嘴角忽然绽开了几分笑意,可顺着目光看去,也只见那两人到山脚下马,快步赶来,并无稀奇之处,心中越发疑惑。

“那就是晋王的亲子,三太保李存旭?”

李存孝和李思齐设阶而上,逐渐接近山顶凉亭,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个白袍侍从。

以他的目力,能看到对方衣领中闪烁的金属光泽。

内穿甲外罩袍,典型的武将打扮,不知是十三太保中的哪一位。

而在白袍侍从身前,是一个看上去三十许岁的青年男人,淡黄袍上,隐见蛟蟒团纹。

晋王还没称帝呢,儿子就穿上黄袍了?

这位第三太保也太心急了些。

“是。李存旭虽然是晋王亲子,但自小在军中磨练,身经百战,领帐前银枪军,和大太保李思远平分秋色”

“他旁边那个,是夜叉八大将之一,九太保李存审,也是一员悍将。”

听着李思齐的解释,联想到之前了解到的情报,李存孝心中恍然。

说白了,这次来的是**,而非是李思远为首的那一派。

都说李翼圣对自己的儿子没有偏袒,但是这次李存旭若是成功拉拢了自己,就等于同时拉拢了两位宗师高手,地位必然会暴涨。

就是不知道,这位晋王世子,准备好付出相应的价码没有。

李存孝的站队,可是很贵的。

“世子殿下,李将军,久等了”

李思齐毕竟是陇西李氏对外的联络人,对晋王麾下更加熟悉,此时率先开口,笑着连连赔罪。

李存审面色不快,但因为李存旭的嘱托,到底没有开口,只是冷哼一声。

李存旭见状笑着上前,语气温和:

“边地武人,粗鲁无状,还请海涵。”

说着,不等李思齐介绍,已经快步赶到李存孝身前,热切地托住对方行礼的臂膀:

“这位一定就是太乙真人的高徒,李存孝李三郎了?我可是对阁下神往已久,今日一见,果然气宇轩昂,英姿勃发,叫我见之心折!”

嘶~

李存孝差点弄得一个寒颤,心想难道枭雄和诸侯说话,都是这样肉麻吗?

“世子过誉了,在下.”

实际上不止李存孝,就连一旁的李存审,见状也是吃了一惊,同时心中升起几分嫉恨。

旁观者清,他如何看不出,对于陇西李氏的代表李思齐,自家殿下都只是礼貌问候。

而对于那从未谋面的李存孝,却是热情得让人不适应。虽然对方在军营里对牙兵们也关怀备至,但却绝不像眼下这般把臂言欢,恨不得抵足而眠。

他李存审作为第九太保、李存旭名义上的义兄弟,都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

‘这位世子对存孝还真是看重啊,如此一来,我们陇西李氏只要始终和李师弟一条心,将来即使在晋王麾下,也能占据一席之地。’

李思齐心中百转千回,见李存孝被李存旭的热情弄得有些招架不住,这才上前解围:

“世子殿下,您领军在外,事务繁忙,此来必然是有要事。”

李存孝好不容易摆脱对方的热情攻势,也是松了一口气,连忙附和:

“不错,殿下身居要职,拨冗来此,不知有何见教?”

“此事其实简单”,李存旭套了半天近乎,发现作用不大,终于收敛几分。

“太乙真人丹道圣手之名,天下皆知,我此来,自然是求丹?”

“求丹?那有些不巧,家师最近正在闭关。”

李存孝这话出口,旁边的李存审顿时露出不满,但还没开口,便被李存旭拦住,后者语气也冷淡了几分。

“是吗,那还真是遗憾。”

李存孝知道这两人是想差了,觉得自己在托词敷衍,但事实上,太乙真人的确在闭关。

自从第一次进入龙宫参悟《洞玄经》,老道士的状态越发神神叨叨,嘴里时常念叨一些别人听不懂的话。

等到第二、第三次参悟之后,似乎是触及到了某个临界点,在李存旭等人到达的前一天,太乙真人正式闭关,将青龙峰上大小事宜尽数托付给李存孝和李思齐打理。

他心中清楚,此次闭关一旦成功,楼观道就将会再多一位大宗师。

到时候,如果朱全忠等群雄整不出新的花活,那当下的危急形势就会极大缓解。

如此重要的事情,李存孝当然不会告诉两个外人。

而后者看似不悦,但却没有过多纠结。

或者说,这样的发展,似乎更符合李存旭的心意。

后者似乎有些烦恼,“太乙真人若是闭关,那就难办了。”

他随后又像是想通了什么,目光再度落在李存孝的身上:

“我这里有玉华寺秘传七阶灵丹,龙象丹的丹方,和两份原料。”

“七阶的灵丹,李三郎可敢一试吗?”

来了。

李存孝心道果然,云遮雾绕了半天,终于图穷匕见。

丹药,是攀登武道高峰时不可或缺的助力。

一个势力,只有武学传承是不行的,必须要有人解决修炼和战斗所需的一切资源。

丹药和魔宝,毫无疑问是其中最重要的两样。

而对方所说的龙象丹,李存孝也有所耳闻。

这是七阶玄关武者才有资格服用的丹药,乃是密宗祖庭玉华寺的秘药。

号称一丹之中,有一龙一象之力,是这世上最顶尖的几种大药灵丹。

而在这之上超脱了人类极限,抵达神魔之境界的宗师和大宗师,丹药对他们来说基本已经失去了意义。

所以,七阶灵丹已经是一个势力最核心的资源,武者晋升的阶梯。

掌握了丹药,某种意义上也就掌握了一个势力当中高层战力的命脉。

而对于从师太乙真人、早就掌握了前六境丹方的李存孝而言,这意味着他将获得武道前七境,包括功法和丹药在内,一条完整的晋升路径。

他完全有资格开宗立派,另起炉灶!

李存旭一出手就是这样的大手笔,其胆魄不得不让人吃惊。

“世子殿下这是在考验我啊。”

被人喂了这样一口大饼,李存孝说不心动是假的,但却没有贸然答应下来。

“两份材料,想来若是成功,其中一颗龙象丹,还有丹方,便归于在下。”

“若是失败呢?”

“若是失败”,李存旭一直温和的脸上陡然流露出几分跋扈匪气。

“那就要请李三郎,和我回去河东做客,否则,以尊师的脾气,只怕很难请动大驾”

“什么?!”

李思齐大惊失色,然而不等他有所言语,一股沉厚的气势似大山压来,使其脸色瞬间涨红,几乎站立不足。

李存孝的表现要好些,可浑身上下,也是沉重异常,像是戴上了万斤镣铐。

凝神望去,只见一袭黄袍身后,法相的虚影隐隐封锁了方圆十丈之地。

嗔怒明王头戴白马冠,发如怒狮,三面六臂,气息之强盛,俨然是宗师层级!

“殿下已经突破宗师了?!”

李思齐骇然,看着一旁被逼的现出原形、想要护主却不得寸进的青狮子,面色发苦。

晋王麾下,李思远一派,李存旭一派,后者之前一直处于劣势,就是因为大太保李思远是宗师,而李存旭不是。

如今一朝突破,大太保一系的人还没见着,他们师兄弟俩却尝了鲜了。

‘好家伙,好言好语不成,就要把我赚上山,果然是藩镇的跋扈做派’

李存孝虽惊不乱,倒不如说,对方这样做,才符合世人对于藩镇武人的印象。

仗着武力,随心所欲。对实力低于自己的为所欲为,然后面对实力更强者,又变成被剥削的对象,完全赤裸的动物世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但那又如何?

李存旭注视着眼前的青年,正好奇对方会作何选择,却没想到对方微微一笑,径直伸出了手:

“那就请把丹方借我一观。”

“有趣。存审——”

李存审闻言,从腰间蹀躞带上摘下一个皮囊扔过来。

李存孝接过打开,发现是一个储物魔宝,里面除了两份炼丹的原料,还有一张贝叶制成的丹方,与之前契此和尚给他的贝叶经是同样的材质。

‘玉华寺连丹方的真本都给了晋王?真是不遗余力。’

丹方的内容并不多,李存孝一目十行,一边看,脑海神宫中便一边模拟出炼制的过程。

而在李存旭两人的眼中,对方只是拿起丹方,随意扫了几眼,接着便取出了原料,其中六根洁白的象牙尤其瞩目。

接着,青龙灵相显化盘结,化作一口青翠欲滴的丹炉,龙头正好是炉鼎的盖子。

随着李存孝掐诀手印,龙首大嘴张开,在另外三人震惊地眼神中,一口将原料尽数吞入,赤色的火焰在丹炉中炽烈升腾——

《九转神丹经》圆满之后,正愁没有用武之地,今日,正好开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