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秦始皇,扶苏求我做大秦国师 第55章 让大秦长治久安的方法

“老师何出此言?难道学生的这个想法不对吗?”

“在**方面,精盐可以成为一个统治的工具。”

“将细盐卖给更多人,这样市场当中就会多出一个新的产品,能更加维持市场的稳定性和经济的稳定性。”

“同时那些吃到细盐的人,也会对大秦更加尊重一些,也能维护治安管理,得到民心所向!”

扶苏刚发问。

蒙毅就一边抱着一大堆硝石跑了过来,一边用手肘碰了碰扶苏:

“你让开,别当在这儿问东问西,耽误先生做冷饮!”

闻言,扶苏一脸幽怨。

他很想问蒙毅一句,他明明是父皇安排来给他做护卫和副将的。

怎么现在反倒是事事都以姜承奕为先了?

不过想归想。

扶苏还是乖乖地让开了一条道。

毕竟他也对姜承奕所要制作的“冷饮”极为好奇。

而姜承奕则是一边从蒙毅手中接过硝石,捣鼓了起来,一边问道:

“你还记得我之前给你讲过的《国运论》当中的内容吗?”

问出这个问题的姜承奕其实是有些无奈的。

诚然,白黎的进步的确很大。

和他们二人初次见面时的那个腐儒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判若两人。

但是由于他浸**儒家思想太深的缘故,这次问出的问题也的确有着一些儒家的底色。

所以他想要给白黎解释这个问题,就得先回到最开始所说的“国运论”当中的内容。

而姜承奕话中问题一出,就让原本热得有些蔫了的扶苏眼中登时闪出光来。

他当然记得!

实际上《国运论》一直是他极其想要学习的一个内容。

只不过后来大秦突发事件实在太多,他一直在被时势推着前进,便也来不及问。

这也导致。

他一时间甚至都有些遗忘了这本书的存在。

现在姜承奕忽然提起来,似是有给他接着讲下去的意味。

所以他便重重点了点头。

姜承奕眼都没抬,却仿佛看到了扶苏的动作,继续问道:

“那你总结一下,《国运论》当中讲的国运兴衰的定律有哪些?”

扶苏想了想。

之前姜承奕分别在以炼丹寓治国讲述制度问题时、讲述民生问题时和官吏管理问题时提到过国运论。

而这些他都已经在夜深人静时自己偷偷总结理解过了。

所以姜承奕问出这个问题时,他胸有成竹。

他便说道:

“学生觉得,应该是有道器合一律、经济平衡律和人心向背律三条定律!”

“只有这三条定律全部达成,一个王朝才能跳出国运周期律,成为永世不朽不灭的王朝!”

说话间。

姜承奕手中的活儿也并没停下。

他先是将炼丹士喜欢用于快速降温的硝石放在一个大的陶罐当中,然后又将一个小的陶罐放在平铺的硝石上面。

将甜瓜汁倒进小陶罐后,他又在大陶罐当中灌满水。

随后盖上大陶罐的盖子,就将其放置在一旁,不在看了。

他抬头看向扶苏,有些讶异地点了点头。

而一旁的蒙毅也有些惊讶。

因为他隐约发现,扶苏的总结,似乎跟他刚刚所说的那几点,完全对应了起来!

扶苏的总结很是精妙。

他将问题分为了**、经济、民生三个方面。

而这恰恰是一个国家机器所能运行的三项基本方面。

“不错,那你售卖精盐,会对哪一方面有好处,又会对哪一方面有坏处呢?”

姜承奕看扶苏对他所讲过的《国运论》中的内容了解如此深刻,便又生出了考一考他的想法,问道。

扶苏早就想过这个问题,此时也是直接回答道:

“当然是经济平衡率!”

“天灾之下,国库空虚,但又不能在这种情况下征收税收,那么将大秦的产品售卖出去,为国库增收,学生认为没有问题啊!”

扶苏语调中尽是自信。

他觉得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他在这件事上做的也是对的。

这几日大秦日日精进,已经将粗盐的提纯变成了一项能够流水线运作的工艺,产出的速率和生产率都高了许多。

完全是可以将其中一些交给下面的商贩去售卖。

可姜承奕却是摇了摇头:

“你总结的很好,但你好像并没有理解了你自己总结的内容。”

“我给你讲的经济平衡率,重点在于平衡,而并非是在于经济!”

扶苏听得有些迷惑,问道:

“老师,平衡不就在于能让经济不全面崩盘,而是照常循环流动吗?”

姜承奕有些恨铁不成钢:

“提炼精盐的法子要是只能在大秦手中,那自然是没问题的。”

“但只要售卖,这项技术就不可能不流传出去!”

“而且你能保证大秦的盐能一直源源不断吗?”

“一旦哪天断供,你所谓的经济平衡多出如此之大的一个缺口,你用什么去补充?铁矿?铜矿?”

“先不说始皇帝费尽心思收兵铁、铸十二金人,你敢不敢卖?就算是敢,谁又真的敢买?”

“届时这个缺口补不上,你所谓的平衡不是便瞬间就会崩塌吗?”

姜承奕说得口干舌燥,这才想起自己还冻了一罐冷饮。

他去将陶罐拿起,揭开盖子。

扶苏和蒙毅等人都猛然看见,罐子里居然有慢慢一层还未凝结完毕的冰块!

而被冰块包裹着的,装着甜瓜汁的小罐子,此刻正散发出一股沁人心脾的冷甜的香气。

“老师,这是......”

扶苏惊讶发问。

却被姜承奕打断:“你先想我的问题,想不明白就一口也别想喝!”

他给自己三人各自倒了一杯,剩下的又放回到罐子里继续冰着。

咕噜咕噜一杯下肚,让姜承奕爽得长舒一口气。

嬴阴嫚和蒙毅二人也是两眼发亮,小口小口啜饮着难得的冷饮。

“姜郎,有冰的情况下,这甜瓜汁更显清甜,而且解渴消暑,是难得的佳饮啊!不过你是怎么在大夏天制造出冰的?”

扶苏看得满口生津,只能逼迫自己的死脑子赶紧想姜承奕的问题的答案。

姜承奕则是佯装不知,不紧不慢解释道:

“很简单,我们炼丹所用的硝石。”

“只要放在水中就会发生反应而快速吸热,温度降低,水自然就会凝结成冰了。”

“但硝石也是一种天然资源,所以大秦的存量应该不多,所以没办法天天喝到冷饮。”

姜承奕随后解释了一下原因。

但最后一句却是看着扶苏说的。

算是给他提了个醒。

扶苏先是呆了呆,然后瞬间了然:

“老师,我明白了!盐也是要从坑洞中提取的,和硝石一般存量不多,所以价值和价格都和铁矿铜矿可以相提并论。”

“大秦没法保证盐的稳定供应,就不能将制盐的工艺做成产业链......”

“而且盐量存量少的情况下,也不能将精盐炼制的法子让下面的人知道,否则让他们有了制造法子,就会低进高出,扰乱市场价格!”

扶苏一口气说了许多,眼睛却一直紧紧盯着陶罐,还咽着口水。

姜承奕也就将罐子顺势递给了他。

扶苏赶忙倒了一杯大口喝了起来,脸上满是享受的神情。

在这么热的天气里,他只是喝下一口冷饮,就觉得自己的浑身都瞬间清凉舒爽了起来。

他又有些不甘心:

“那难道我们有了粗盐提纯的法子,就只能用于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不能让其给大秦带来经济效益吗?”

姜承奕摇了摇头:

“不,精盐是要卖的,但不能是由民间去卖,而是由中央官府直接售卖!”

“《国运论》中的基础,大秦现在几乎都已经做到了,所以你需要将这几条内容更深入去了解一下。”

“就比如,在你所总结的‘经济平衡率’上,就有一本叫做《盐铁论》的书讲得极为通透,在书中,有这么一个观念......”

“最好的平衡,叫做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