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丫鬟 第352章 能吃是福

梨月心里还记得,去年冬天时,宋婶子领着荆钗布裙的福姐进门。

到如今不到一年时辰,活生生的人就这样没了,连一捧灰都没剩下。

最终只成了宁国府里的丫鬟婆子们,茶余饭后的一点闲话。

因着这事,宁三太太倒是真有点吓病了。

他们夫妻两个这些年,磋磨死了好几个姬妾。

大多是宁三爷宠爱了几天,就丢在脑袋后头不管。

最后在三太太手下熬不过去,缺医少药病弱而死。

但像福姐这样儿,寻死给他们找不痛快的,倒还是头次见着。

院子里有姬妾上吊自尽,把宁三爷晦气得要不得。

回头就与病中的宁三太太吵了一架,骂她嫉妒小气容不得人。

宁三太太当然不承认,立刻推在新抬举的小姨娘鱼儿身上。

口口声声说是妾室们争风吃醋,这才闹出来的祸事。

宁三爷不管家宅闲事,一连几天在外应酬,把妻妾都冷落下来。

鱼儿自是被吓得不轻,成日的提心吊胆,缩头再不敢再惹事。

三房院里这些日子的热闹,顿时灰飞烟灭,安静的一片死寂。

七月中元,立秋已经几天,淅淅沥沥下过几场秋雨。

早晚得天气渐渐凉爽,闷热的暑气也消散不少。

香饮小铺已停了冰饮,将那些祛暑清凉的饮子,改换了润燥生津的。

蜜饯雪泡梅汤,香薷饮,还有紫苏饮与桂花绿豆汤,都不再卖。

改换成了秋日时新的秋梨膏,冰糖银耳羹,红枣桂圆汤,菊花枸杞茶。

至于早晚卖的点心小食,自然也做了适当的替换。

夏天专属的白糖绿豆沙,甜咸两样的绿豆冰粉,已经不合时宜。

初秋天气莲藕与百合上市,百合藕粉吃起来香甜,正好替换了去。

至于莲子调和的红豆沙,便改换成桂花香蜜红豆沙,更适合秋天。

此外还添了杏仁酪、蜜汁熟藕、芝麻糊三样,梨月在铺里重新擦写水牌。

在香饮铺子里,有这些已经算是丰富的了。

这家香饮小铺不算大,梨月心底的主意,是种类贵精不贵多。

她会做的汤水点心虽然多,奈何不能一天到晚守在这里。

小铺只有蒋娘子与蒋六儿打点,若是贪图种类多,必定是顾此失彼。

至于其他蜜饯、咸酸、炒瓜子等小食,梨月也是本着这个原则。

蜜饯只有蜜煎樱桃、糖霜桃条、风干荔枝三种。

咸酸则是姜丝梅、九制梅子两种,炒瓜子也是甜咸两样。

虽然样式不多,但都力求色香俱全,摆出梅花碟来,也是养眼好看。

这些日子在店铺里的脚不沾地,可蒋六儿反倒长得圆和白净了些,

梨月踏进铺子才发觉,觉得有点可爱,伸手去捏她的脸。

“六儿长胖了哎!”

尖下颌变作圆下颌,腮边两团红扑扑的肉,像小松鼠似得。

“一顿能吃六个肉包,能不胖么?这样嘴馋能吃,让街坊邻居知道了,往后说媒的时候让人笑话,哪个婆家敢要你呦!”

今天是中元鬼节,下午铺子里人不多,蒋娘子也在柜台里收拾东西。

她虽然笑着说话,却还说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

隔壁炊饼铺的老掌柜,每月拿着三百钱饭钱,送来的饭食可不差。

顿顿都是荤素包子,夹肉的炊饼,还有枣泥豆沙的卷子。

当然了,那边伙计们往小铺讨甜水吃,蒋娘子与六儿不肯收钱。

梨月怕她像早先那样,从牙缝里省钱,想反驳她两句。

毕竟蒋六儿比她还小两岁,正是长身体抽条子的时候。

还不等开口,蒋六儿先就急了,叉腰就怼起亲娘来。

“我的天,到底是不是我亲娘啊?我每日干这么多活,吃六个包子怎就多了?旁边铺子里的小学徒,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厮,一顿吃八个饼,人家老掌柜说能吃是福,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娘你自家吃不下去,骂我吃得多干嘛?”

蒋娘子怕女儿这泼辣样子,让梨月看着不高兴,忙拍了蒋六儿一下。

“瞧瞧你这死丫头,能与人家小哥儿比?人家是男娃娃,能吃那是自然的。你一个小姑娘家,成日价吃饭狼吞虎咽,成个什么样子!让你小月姐姐都笑话。你且问问小月姐,那些国公府里的姐姐们,可不都是慢条斯理文文静静的,哪有你这风风火火样子的!”

梨月连忙起身摆手,止住了蒋娘子的话。

“蒋娘子,你若是说这个话,我可要驳您几句。六儿虽然是女孩子,长得却不比男孩子矮,脑子也不比男孩子笨,做的活儿更不比男孩子少,怎得她就该吃的不如男孩子?小孩儿家正在长身体,多吃些东西是正事,咱们店里又不是管不起饭。我过来这几个月,看铺子里忙里忙外都靠着六儿,吃食上可不能亏待她,虽吃不起山珍海味,可一天三顿饭,必定是要让她吃好的。也不只是六儿妹妹,就连您也得想开些。咱们做生意多赚钱,万万不能从自家牙缝里省简。”

听得梨月也替自己说话,蒋六儿自是欢喜,得意的不得了。

“就是的!娘我告诉你,你看我吃的饭多,可我赚的钱也多啊!咱们小铺这个月的收入,除去各种本钱,足足有三十多两银子!依着姑奶奶和小月姐说的,我这月就能拿三两银子的例钱!你去旁边铺子里问问,谁家十一二岁的学徒哥儿,一个月能赚三两?娘啊,你就偷着欢喜去吧!”

蒋娘子见女儿这样,也跟着笑起来,嘴里还是纠结。

“小月姑娘,不瞒你说,我们六儿这脾气,也真是不能怪她。自从她爹死了我们来京师,我是事事处处靠着她。可话说回来,任凭她多么能干会赚钱做买卖,终究长大了还是得寻人家嫁人。我只怕养得她嘴刁贪吃,脾气又这么不好,将来在婆家受气,丈夫也不喜欢,那可如何……”

不等她说完,梨月忙不迭的摇头。

“蒋娘子,您不必忧心这个。六儿妹妹能干性格硬,这是她的好处长处。她这样的姑娘,走到哪里都不受欺负,好过那些性子软弱的女孩子。咱们六儿妹妹生长在市井里,会做买卖能赚钱养家,就是长大了攀亲,自然也要寻个衣食不愁,懂得欣赏爱护她的人家。那些磋磨媳妇的苛刻婆家,六儿也不可能跟他。”

蒋六儿到底年纪小,亲娘这些话也听惯了,大笑着与梨月抱怨。

“说的对!小月姐你看看,我娘能有多糊涂!我好容易在家吃饱了,她还非要把我嫁到那吃不上饭还欺负媳妇的人家去,你说多可笑!难不成我在家里饭吃的好好地,嫁了人偏要去讨饭?哈哈哈哈!”

被两个十来岁的小孩子说了一通,蒋娘子有些羞愧,讪讪的低头笑了。

“罢了,说不过你们小孩子家。这事怎么说起的,让六儿抢白我一顿。”

“还不是我娘嫌我吃了六个包子!”蒋六儿笑得腰都弯了下去。

大伙儿笑了几声,门外走进两个客人。

青布衣衫带着头巾,是经纪人打扮,蒋六儿蹦跳着过去招呼。

“客官,小铺新上秋日香饮,两位吃点什么?”

那个老经济突然抬头,看见柜台后头的梨月,指着就笑起来。

“哎,这位小大姐?看着好生眼熟啊!”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