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想放手,阴鸷前夫已等她三年! 第110章 字迹一模一样

();

孟鹤辞似是没看到盛棠绾的反常,继续道:“据我所知现玄真教驻扎在京城的头领,被那些教徒称为佛子。”

“此人神秘莫测,无人知晓其真容,就连是男是女都不曾得知。”

之前朝廷曾抓住过玄真教的教徒,逼问佛子的下落以及长相。

结果那教徒也不曾见过那人,他们从来都是以信鸽书信往来,藏得极深。

玄真教亦是景元帝心中的一根刺。

孟鹤辞见她若有所思便嘱咐道:“此事的水太深,牵连甚广,绝非是你我能随意插手的。”

“你切记若是碰到身上有那刺青之人一定要远离,万万不可招惹。”

见孟鹤辞神情如此严肃凝重,孟州跟孟宇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纷纷嘱咐盛棠绾千万不要插手。

“砰!”忽地外头传来阵声响,似是有什么被碰到的动静。

盛棠绾转头去看,只见花窗下闪过一道白色的身影。

孟宇紧着出去查看,并未发现外头有什么人,只有墙角被打翻的花盆。

盛棠绾眯了眯眼,看了安信侯府中也有人对此事感兴趣。

几人又陪着盛棠绾说了几句话便打算走了,孟明澈拉着盛棠绾的手依依不舍地告别:“表姐等过几日我再来看你。”

“好,等我身子好了,便去文国公府找你玩。”

“好了好了,这又不是见不到了,瞧你们两个这生离死别的样子。”蒋氏拉着女儿,笑着打趣。

……

几人离去后,还没等走出府门,便听身后传来盛棠绾的声音:“等等,等等!”

“哎呦,我的小祖宗哎,这外头风大可别着凉了。”

只见盛棠绾衣着单薄,连件斗篷都没穿便急匆匆跑了出来。

兰氏见状忙迎了上去,将自己的大氅脱下给盛棠绾披在了身上。

盛棠绾同兰氏道谢后,将手中的信封递给孟鹤辞:“还请表兄将这封信交给外祖父。”

孟鹤辞看了看手中的信封收了起来,到底是没有过问里面写了什么。

剩下几人只当是盛棠绾写给文国公的家书。

盛棠绾目送着文国公府的马车离去,直到消失不见,这才没忍住打了个喷嚏。

她给孟鹤辞的那封信中写了关于南阳水灾的事。

此事一日不解决,文国公府便永无安宁之日。

……

文国公府。

孟鹤辞回到文国公府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去了文国公的书房。

“回来了。”文国公正在欣赏一幅新得的丹青:“待会将这幅丹青给澈儿送去吧,那孩子就是喜欢这些东西。”

他并未说穿孟鹤辞等人去了哪儿,但不代表他心中就不清楚。

孟鹤辞将盛棠绾给他的书信拿出递给文国公:“祖父,这是绾儿托我给你的。”

文国公刚想接过,一听是盛棠绾给的,当即便收回了手。

孟鹤辞将书信放在桌上:“祖父,表妹已经没有大碍,只是安安还没有寻到。”

“为此表妹很是着急,表妹还问及了您与祖母是否安好。”

文国公手指不着痕迹颤了颤,轻哼声道:“伤成那个样子,还是先顾着她自己吧。”

孟鹤辞挑眉,祖父都不曾去看过表妹,怎么就知道表妹受伤了,想必私下里关注着呢。

不过孟鹤辞没有戳穿文国公,手指轻点了点桌上的书信便起身离开了。

孟鹤辞走后,文国公继续欣赏着手中的丹青,可眼神却总是有意无意地往桌上的书信上瞟去。

也就半盏茶的功夫,见四下无人,文国公伸出的手缩回来,来回几次。

最终还是将桌上的书信拿了起来。

刚展开他便觉得书信上的字迹无比熟悉。

半晌后,文国公瞪大了双眼,他想起来了。

上次有关南阳水灾,赵明维恐会携款潜逃一事的书信,与此份书信上的字迹一模一样。

也就是说当时那封书信是盛棠绾给的……

文国公不敢继续耽搁,一字不落的将书信上所写看完。

这不看不要紧,是越看越心惊……依照书信上所说,他们文国公府现在正处于棋局的正中央。

随时都会万劫不复!

文国公颓然跌坐在椅子上,不光是担忧孟家的以后,更想不通盛棠绾一个闺阁女子是如何知晓朝中这些事的。

莫不是这其中还有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