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婚前,我被夫君的弟弟上身了 第86章 狼窝里的狐狸

与此同时,都城,安王府。

书房内,依旧是灯火通明,檀香袅袅。

安王李宗霖,正独自一人,静静地发着呆。

一名身着黑衣的护卫,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他的身后,单膝跪地。

“王爷。”

“如何?”安王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问道。

“鱼儿,已经入网了。”那护卫的声音,沙哑而冰冷,“普渡寺那边传来消息,顾九已经潜入了浮屠塔,并且,也已身中‘佛印’。”

“哦?”安王捻起一枚白子,轻轻地落在棋盘上,“他倒是比本王想象中,还要能干几分。”

“只是……”那护卫的语气里,带上了几分迟疑,“老方丈失手了,并未能将他当场擒获。如今,他已逃入西山,寺中的僧兵,正在全力搜捕。”

“无妨,他跑不了的。”安王摆了摆手,“中了‘佛印’的人,便是跑到天涯海角,也终究是佛祖掌心的一只蝼蚁罢了。”

“本王要的,从来都不是他的命。”

“本王要的,是他这条命,能钓上多大的鱼。”

他说着,便将目光,投向了窗外那片,早已被风雪覆盖的夜色。

“传我的令,”他缓缓开口,“让‘那边’的人,都动起来吧。”

“告诉他们,那只丢了‘凤凰胆’的凤凰,已经急了。”

“是时候,该收网了。”

……

雪,越下越大了。

顾九只觉得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冷,越来越沉。麻痹感,已经从他的后颈,蔓延到了他的整个左肩,让他的左臂,都开始变得不听使唤。

他知道,自己快要撑不住了。

就在他眼前发黑,几乎要一头栽倒在雪地里的时候。

前方,忽然传来了一阵人声和马匹的嘶鸣声。

他心中一喜,连忙循声望去。

只见在不远处的一条官道上,一辆极其华丽的马车,竟不知为何,陷在了厚厚的积雪里。十几名身着锦衣的护卫,正手忙脚乱地,试图将那辆马车,从雪地里给推出来。

而在马车的旁边,一个身着月白色锦袍,外罩一件黑色大氅的青年,正一脸平静地看着手中的书卷,对周围的混乱置若罔闻。

顾九的脑子,嗡的一声。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会在这里,遇到这个,他最不想遇到的人!

——二皇子,李昭!

“他**……真是出门没看黄历。”顾九在心里,忍不住骂了一句,“刚出虎穴,又进狼窝。小爷我今天,怕是真的要交代在这里了。”

他本想,悄无声息地绕过去。

可他刚一动,身后那片寂静的雪林里,便传来了数道,极其轻微的破风声!

是那些僧兵!

他们追上来了!

前有狼,后有虎!

顾九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

他心一横,牙一咬,竟是猛地从雪林里,连滚带爬地冲了出来!

他一边跑,一边将早已凌乱不堪的道袍,撕得更破了些,脸上也抹了几把泥雪,将自己弄得要多狼狈有多狼狈。

“救命啊!救命啊!”他朝着二皇子的方向,声嘶力竭地喊道,“抢劫啊!一群秃驴,要抢我的酒喝啊!”

他这番操作,不仅让正在推车的护卫们看傻了眼,更是让二皇子李昭,终于从书卷中抬起了头。

他看着这个,从雪林里冲出来的人,又看了看他身后,那几个手持棍棒,杀气腾腾的和尚,终于提起了兴致。

“有意思。”他合上手中的书卷,走到顾九的面前,饶有兴致地上下打量了他一番。

“这位道长,”他笑着问道,“你这是被佛门中人,给打劫了?”

“可不是嘛!”顾九一**坐在地上,指着身后那几个僧兵,痛心疾首地控诉道,“这位爷,您是不知道啊!这群秃驴,简直是岂有此理!他们不仅想抢我这壶,珍藏了三十年的‘女儿红’,还想让我,破了这童子之身啊!”

他说着,竟还装模作样地,拉了拉自己早已敞开的衣襟,摆出了一副“誓死不从”的贞洁烈男模样。

“噗——!”

饶是二皇子李昭城府再深,在听完他这番话后,也忍不住,当场笑出了声。

那几名手持棍棒,杀气腾腾的僧兵,在看清皇家仪仗和李昭的四爪蛟龙锦袍时,前进的脚步也猛地顿住了。

他们虽然凶悍,却不是蠢货,公然与皇子发生冲突,无异于自寻死路。

为首的僧人对着李昭远远地合十一礼,随即看了一眼瘫坐在雪地里的顾九,眼中闪过了一抹不甘,最终还是对着身后打了个手势,悄无声息地退回了雪林中。

“哎,别走啊!”顾九见状,竟是“挣扎”着从地上爬了起来,指着他们消失的方向,痛心疾首地喊道,“我这童子之身还没破呢!你们怎么就走了?!回来啊!”

他这番操作,不仅让李昭的护卫们看得目瞪口呆,就连李昭本人,嘴角的笑意也更深了几分。

“行了,道长。”他走上前,饶有兴致地看着眼前这个,脸上又是泥又是雪的“疯道士”,“人都走了,不必再演了。”

“演?”顾九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他一**重新坐回雪地里,将怀里的酒葫芦抱得更紧了些,一脸警惕地看着李昭,“这位爷,您可不能血口喷人!小道我刚才那是在生死之间,为了保住清白而发出的正义呐喊!怎么能叫演呢?”

“是吗?”李昭笑了笑,不置可否。

他蹲下身,与顾九平视。

“那依道长之见,”他看似随意地问道,“普渡寺乃是皇家寺庙,寺中僧人皆是得道高僧,又为何会为了您这壶‘女儿红’,而大动干戈呢?”

顾九的心,猛地一紧!

眼前这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二皇子,远比他那个只知道喊打喊杀的大哥,要难对付得多。

“这个嘛……”顾九眼珠一转,脸上露出了一个悲愤的表情,“此事说来话长,都怪小道我一时糊涂,信了那老秃驴的鬼话!”

他一拍大腿,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他将自己获悉普渡寺后山有一株能延年益寿的“千年何首乌”,历经千辛万苦才将其挖到手,结果却被那“见利忘义”的老方丈发现,不仅要抢他的“神药”,还要夺他的“**”,添油加醋地说了出来。

他这番话说得,声情并茂,将一个寻宝不成反被追杀的倒霉蛋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千年何首乌?道长倒是好运气。”李昭听完,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只是,孤倒是有些好奇,道长既然能寻得此等神物,想必医术也定然不凡吧?”

“那是自然!”顾九拍着胸脯,一脸骄傲,“不瞒这位爷说,小道我祖上三代,皆是御医!一手‘金针渡厄’之术,活死人,肉白骨,不敢说天下无双,至少也是……”

他话说到一半,忽然像是意识到了什么,连忙用手死死地捂住了自己的嘴。

“你……你套我话?!”

“呵呵,道长多心了。”李昭缓缓地站起身,掸了掸锦袍上并不存在的灰尘,“孤只是,对道长的‘女儿红’,有几分好奇罢了。”

他说着,便对着身后的护卫,淡淡地吩咐道:“马车既然推不出来,那便不要了。派人回府,另备一辆过来。”

“至于这位道长嘛……”他的目光,重新落在了顾九的身上,“我看道长你也受了惊吓,不如,便随孤回府,喝杯热茶压压惊吧。”

这哪里是邀请?

这分明就是不容抗拒的命令!

顾九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选择了。他从雪地里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雪。

“既然爷您如此好客,那小道我,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

两个时辰后,二皇子府,书房。安静得能听见窗外落雪的声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好闻的墨香。

李昭亲自为顾九,沏上了一壶上好的大红袍。

“道长,请。”

“多谢二殿下。”顾九也不客气,端起茶杯便一饮而尽。

“好茶,就是比不上我那壶‘女儿红’。”

李昭笑了笑,没有与他争辩。他只是缓缓地走到书案后坐下,将一本看起来有些年头的医经,轻轻地放在了桌上。

“道长,”他缓缓开口,“你可知,这是什么?”

顾九的瞳孔,骤然收缩!

那本书的封面上,赫然写着四个古朴的篆字——

《南华医经》!

“你……你……”他看着李昭,眼中充满了不敢置信。

“看来,道长是识货之人。”李昭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实不相瞒,此书乃是孤一位远房的表妹,前些时日,刚刚赠予孤的。”

“她说,她是在整理亡母遗物时,无意中发现的。”

“道长,”李昭看着他,问道,“你觉得,孤这位表妹,她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呢?”

这个问题,如同一柄最锋利的刀子,剖开了顾九所有的伪装!

原来,自己从一开始,就掉进了这个男人布下的陷阱!

他根本就不是什么“偶遇”!

他是在这里,专门等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