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穿越开局被分家,我人麻了 第496章

以前那是没办法,现在这房子都成了她们的,改造一下,让自己住的舒服点,沈穗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

她把自己的想法跟婆婆说了说:“咱们把这些屋子都拆了,就在左右各隔出一个房间来就成。”

杨桂兰没有意见,不过:“就留两个房间,是不是少了点?”总得给老幺和穗穗的孩子留一个吧。

沈穗的意思是:“两个就够用了,省的别人看着咱们家有空房间,再打什么主意。”

今天吕莹的到来,就是个开端。

说一千道一万,他们家如今在住人口,加上死老头子也才四个,却有五间房,一人一间还有剩,这在房子不够住的人家眼里可是个香饽饽。

她们能拒绝一次,拒绝一家,但是天长日久的,难保不会有人怀恨在心。

既然如此,不如从根本上杜绝这一切。

她们虽然住六十平的房子,可也只有两个房间,根本没法往外借。

杨桂兰这才恍然大悟,满眼钦佩的看着沈穗:“穗穗,还是你聪明。”

她就没想到这一茬。

不过穗穗的顾虑是对的,人心易变啊:“那咱就拆。”

杨桂兰的行动力也是很强的:“要只隔成两间房的话,这些拆下来的旧砖头就能用,也不能买新的,再买点水泥就成。”

“至于人工,不用找别人,找你大舅家的几个哥哥就成,自家人办事也放心。”

材料人工都有了,就剩下时间了。

“正好老幺也没回来,我明天就去乡下跟你大舅说一声,咱后天就开始干。”

她行动力这么强,搞的沈穗都呆了一下,不过也是:“妈,外公不是一直想让咱们回去玩几天嘛,干脆咱就趁这个时间去外公那住几天。”

顺便她也能想办法祸害一下死老头子。

乡下地广人稀出个意外比在城里容易多了。

“成啊。”杨桂兰巴不得呢,她现在无事一身轻,回娘家陪陪老爹也不错,不过她很快又想到了什么:“不行,这会正是招工的关键时候,你不能离开,万一错过了报名就可惜了。”

“没那么快。”这四个字沈穗说的笃定。

主要是温南州跟他通过气了,据不知名秘书石透露,他们厂的这七十个名额之所以能被批下来,是有附加条件的。

这七十个名额其中的三十个名额,要安置接收转业退伍的军人,剩下四十个名额才是他们厂的。

而且:“厂里也得给在乡下的厂子弟回来的时间。”要不该有人去厂领导那拍桌子了。

杨桂兰还是不担心,但也不忍心让穗穗失望:“这样,咱明天过去,玩两天就回来。”

甭管怎么样,能接触死老头子就好,沈穗就点了头:“也行。”

至于房子装修期间,她们婆媳两个住哪,这个是最不需要操心的,沈穗可以住娘家,杨桂兰也有的是地方住。

婆媳两个都不是磨叽的人,商量好了就开始做准备。

杨桂兰出去找人问水泥去哪买,沈穗则留在家里画装修图纸。

到了晚上,吃完饭后。

看着剩下的菜底子,杨桂兰叹了口气:“要是老幺在家就好了。”

老幺在家就不用剩菜了。

这会天热,菜放到明天就不能吃了,可惜了。

沈穗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算算时间,温南州出差已经十三天了,半个月都快过去了,还真有点想他了。

但是据温南州估计,他们那边完事最少还得需要一个星期。

她正想着一会回屋就跟温南州传纸条去,就听到婆婆“哎哟~”一声:“穗穗,咱们光想着改房子了,忘了问问老幺愿不愿意。”

话音落下,她又一想:“算了,他的意见不重要。”穗穗喜欢就行。

反正以老幺的德行,穗穗喜欢的老幺一定喜欢。

沈穗也是这么想的:“妈咱们俩喜欢就行,他没意见的。”

“是这么个理。”

婆媳两个就这么有志一同的把温南州的意见忽略了。

收拾洗漱过后,沈穗拿着画好的装修图纸给婆婆看:“咱们还是左右各建一间屋子,中间是客厅。”

沈穗画的示意图一目了然,杨桂兰看的很明白:“这个好,这个看着心里就敞亮。”

能住的宽敞舒服,谁愿意住这鸽子笼呀。

只不过现在局势所迫,卖房子的人少,且名下房子多了,也容易招灾,她们只能可着现有的条件折腾了。

“那咱就这么弄?”

“就这么弄。”杨桂兰一锤定音。

两人又聊了一些细节,就各回各屋休息去了。

沈穗躺到床上的时候,还不到九点,前世她刚下班的点,她就已经入睡了。

该说不说,来到这个年代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生活变规律了。

躺下之前她还想着,不能睡,要等着跟温南州传小纸条。

但她属实是高估自己了,躺到床上没五分钟,她就睡熟了过去,连温南州拨弄大转盘她都没有察觉。

睡眠质量不是一般的好。

一直到第二天早上七点左右,她才看到温南州传给她的小纸条:

穗穗,啊啊啊啊!我感觉自己像是个**,今天又是被大佬秀了一脸的一天!

穗穗,你都不敢信,我在这里见到了历史课本上的人物。

穗穗,晚安。

沈穗笑了一下,顺手回了一个:

早安。

就把纸条放回储物格里,想着今天要去外公家,八点半的大巴车,时间不富裕,她也没有墨迹。

洗脸刷牙吃早饭。

又收拾了几件衣服,婆媳两个收拾妥当了,带上一水壶的水,正准备出门赶车呢,刚拉开门,就跟一个正准备敲门的人撞了个面对面。

“哟~亲家母这是准备出门啊。”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沈二柱同志,后面还跟着孙秀秀同志。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