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也躺在杨建国身边,他们夫妻,喜欢躺在一起聊正事。
“反正干鲍鱼要卖出去了,我在家也没事,可以领着人,做烤鱼片。”
“但店铺那边,就算有赵海东和黄树浪,也需要一个人坐镇,帮着卖烤鱼片。”
“难道,让我去卖?或者老妈?”
王月看向东屋那边,公婆都是本分人,也没有卖过货。
“我妈哪行,她都不认识字。”
“也不会记账。”
杨建国摇头,嘴角却上扬,露出坏笑来。
“我会记账,我也不能去县里。”
“咱家,还有人会记账。”
杨建国提醒王月,王月更加疑惑了,家里人就这几人,包括五个姑姐,
杨建国几个姐姐?
“对了,四姐?”
杨建国五个姐姐,大姐杨秀宁,二姐杨秀谷,三姐杨秀美、四姐杨秀丽、五姐杨秀琪。
其中四姐杨秀丽嫁给东沟县外的黄土村,丈夫是做蒸馒头的。
杨建国愣住了,他怎么忘记四姐了。
“我姐孩子还需要喂奶呢,你怎么想到她了?”
“不是你四姐,难道是五姐?她有消息了?”
王月想到杨秀琪,神色就一变,也坐了起来。
杨建国听到五姐,神色灰暗下去,摇了摇头。
“没有消息。”
杨建国做了对不起五姐的事情,惹得五姐离家出走,去了安东市,过年都没回来。
王月也觉得,自己说错话了,连忙安抚丈夫。
“那你说谁?”
“咱们家,还有谁会记账。”
“媳妇,你家有。”
杨建国再次恢复贼兮兮的样子,指了指王月。
“我家?”
王月愣住,脑海中,逐渐浮现。
“你不会说我爸吧?”
“杨建国,你想啥呢?”
“你连我爸都坑。”
王月当场河东狮吼了,坐在杨建国身上,就开始掐杨建国。
“媳妇,你怎么能这样?”
“我怎么能坑咱爸呢?”
“我这是给咱爸二次就业。”
“你想想,自从咱爸不当村会计了,他都老成啥样了?”
“当咱爸和咱妈给咱家开店,你嫂子,还有住的地方。”
杨建国一边阻挡王月的手,一边搂着媳妇的腰,在王月耳边吹风。
王月终于停了下来,眼波流转。
王月的家,住在山村,王月父亲王铁,母亲朱秀,这两个人都是村里本地人。
王铁小学六年级毕业,算数学得好,长大了,就在公社当会计。
那个年代,只讲究工分,也不讲究什么退休金。
等王铁老了,公社也没了,现在成立村部。
从乡里还派了年轻的会计,就把王铁给顶了。
当了一辈子会计,最后却下岗了。
这可把王铁给闪了一下。
自从不当会计了,王铁一下老了十多岁,身体也佝偻了,也不出屋,身体病恹恹的。
王月还有一个大哥,大哥王东方,嫂子陈雪,生了一对龙凤胎。
孩子都16岁了,马上要初中毕业。
王家房子很小,大哥一家四口,跟公婆挤在一起,太难了。
王家一直想盖房,可惜王东方还大病一场,把钱给花光了。
幸亏王月嫁了出去,不然就七口人,挤在一个房子里。
“你这么说?”
王月想到自己的家里的情况,王家就这房子,的确是个事情。
“媳妇,咱爸会算账,还认识字。”
“让他看店,也看着赵海东和黄树浪,绝对没问题。”
“再说了,那个市场,有王黑豹和刀哥等人守着。”
“咱爹的安全,不成问题。”
王月皱着眉,被杨建国吹着枕边风,耳朵痒痒的。
“安全?”
“那个地方,不安全?”
杨建国再次解释道:“我就是那意思,怎么不安全?”
“咱爸给咱们开店,咱们开工资。”
“以后咱爸留在县里,把村里的房子,给大哥一家四口住。”
“等咱爸挣了钱,还能盖新房子。”
“到时候,咱们家还可以赞助一些。”
杨建国每一句话,都让王月眼睛亮了起来。
“怎么样,同意了吧?”
“我不是坑老丈人,我这是爱护老丈人。”
杨建国这么说,王月心中一暖,忍不住伸出手来,摸了摸杨建国的肚子。
“我多谢你,你这个街溜子女婿,想着老丈人。”
“谁街溜子了?”
杨建国不干了,王月手突然一伸。
“说你,不行吗?”
“哎呀!”
杨建国瞬间傻眼,自己的媳妇,越来越熟练了。
“不是,有话好好说。”
杨建国心虚体也虚。
“怎么,不行了?”
王月傲娇笑了起来,自从被丈夫开锁一些新的姿势和理论,王月现在胆子有点大了。
“谁不行了?”
男人绝对不能说自己不行,杨建国也是如此。
王月脸红了,因为她感受到变化。
“切!”
王月把手,还是伸了出来,这让杨建国心中一松。
“你等晚上的,我亲自来。”
王月再次来了一句,让杨建国瞬间傻眼了。
亲自来,又坐莲?
“不是吧?”
杨建国郁闷了,却看着王月道:“那我们多时候通知我爸?”
“等我弄好吧,再说了,端午节,跟你回去一趟。”
“你说什么,端午节我们回家?”
王月欣喜起来,她早就想父母了,却一直没机会回去。
“必须滴。”
“建国,我,我晚上一定好好犒劳你。”
杨建国,要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