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国拿过来手抛网,对着下方,直接撒了下去。
手抛网扔了下去,杨建国把网固定在船舷,然后凭借绞盘,开始转动。
船也重新开动起来。
“怎么开船了?”
艾毅喊了起来,生怕杨建国把船给开跑。
“领导,你放心,马上就好。”
“这下方有鱼群。”
“建国同志,鱼群重要,还是沉船重要?”
“都重要。”
杨建国嬉皮笑脸,沉船就在那,也跑不了,可黄条鰤鱼群会跑的。
“所长,让他打鱼吧。”
余敏就是向着杨建国,她就是觉得杨建国好。
“你们啊!”
“等一会儿,我们上军舰。”
“渔民就是渔民!”
艾毅摇着头,要不是杨建国找到白丸号,艾毅真瞧不上渔民。
杨建国也没听到,他盯着海面,眼看着渔网慢慢升腾而起。
“有鱼!”
小刘先激动喊了起来,杨建国也看到了,这渔网中,密密麻麻都是黄条鰤。
“还真是!”
“这一网下去,就200多斤。”
杨建国满脸都是笑容,看来老天爷也在奖励自己,谁让他把白丸号给找到了。
藏了一箱黄金,还能得到监测员的工作。
外加黄条鰤鱼群。
“美得很!”
“咱们老百姓,今儿真高兴,高兴,高兴!”
杨建国一边唱着,喊着大刘和小刘帮忙。这两名战士,也要成渔民了,帮着杨建国捞上一网黄条鰤。
把这些鱼撞进水桶,再次用冰块封上。
“继续捞!”
杨建国继续扔出渔网,趁机多弄点。
连续4网下去,上千斤的黄条鰤,都被杨建国给弄上来了。
最后一网,也就几十斤,显然黄条鰤鱼群已经离开了。
杨建国想要追,可看着艾毅和余敏,他也没办法。
“帮我们送到军舰上。”
“建国,你就回去吧。”
余敏喊住杨建国,看着杨建国额头都是汗水,还从兜里掏出手绢。
“来,擦擦汗。”
“余姐,我不用。”
杨建国用衣袖擦,却被余敏瞪了一眼。
“你都喊我姐了,我照顾你是应该的。”
“以后在海上,还发现东西,第一时间报告。”
“你的工作没什么问题,但我担心,有人还惦记着。”
“要是有人问,你就说方所那边的监测员。”
杨建国还是接过来手绢,余敏的手绢好香,香得让杨建国不敢去擦拭臭汗。
杨建国只能点头,开着渔船,把众人送到军舰。
看着众人上船,杨建国也心潮澎湃。
“余姐,你们这相机,从哪里买的?”
临走的时候,杨建国看着余敏等人手中的相机,他是真羡慕。
“相机?”
“国营商店就有卖的?”
“怎么,你想买?”
余敏疑惑看着杨建国,杨建国要相机干什么。
“记录生活!”
“哈哈!”
艾毅等人也笑了起来,哪有渔民记录生活的,这相机很贵,几百块钱,还有交卷,甚至拍完照还得洗相片。
普通老百姓,哪有买相机的。
“有机会,我给你看看,有没有二手的。”
余敏没有嘲笑杨建国,她就是觉得,记录生活也没错。同事们觉得杨建国是渔民,可他这个渔民精神层面上,要比他们都高。
还有挣钱,杨建国挣钱速度好快。
上千斤的黄条鰤,那就是3000多块。
谁家渔民,有这样的收入?
余敏再次安慰杨建国,跟杨建国告别。
“余姐,你的手绢?”
杨建国这才发现,自己还留着余敏的手绢。
可惜余敏已经离开甲板,进入船舱,无法听到杨建国的话。
木船在军舰之下,显得很渺小。
杨建国一个人站在船上,看着手中的手绢。
“不知道,多久能见面。”
“算了。”
杨建国把手绢给叠好,直接揣进兜里。
“从这里,正好路过县城码头。”
“还是去县城吧。”
“这么多鱼再次弄回村里,村里估计又要炸锅。”
“昨天一万块,今天好几千块。”
“我都觉得太高调了。”
杨建国也没想到,自己的海运和财运都这么惊人。
“小黑,我们去县城。”
杨建国喊着小黑回来,小黑熟练爬在船舷网上,嘴里还叼着水母。
“就知道吃水母。”
“鱼籽吃吗?”
杨建国对小黑是很好的,宁可杀几条黄条鰤,鱼籽喂养小黑。
小黑懒洋洋点头。
夕阳西下,一人一玳瑁,好像都在笑。
金色阳光下,希望号也变成黄金号。
……
县城,码头。
赵海东坐在马扎上,满脸愁云。
能不愁嘛,这几天收鱼,一点都不挣钱。
加上县里水产市场,越来越红火,每天需要大量的鱼虾。
赵海东答应给水产市场提供鱼,可鱼有点收不上来。
对虾的事情,已经结束。
现在赵海东的上面,需要一些高档鱼。
赵海东收不上来,这些老板还怎么相信赵海东的能力。
赵海东正发愁,却听到旁边有人嘿嘿一笑。
“老赵,你这也不行啊?”
“怎么软茄子了?”
鱼贩子董晓峰拿着炸酱面,正得意看着赵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