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国正钓鱼呢,听到余敏等人这么激动,忍不住来到余敏的身后。
余敏的身上,散发清香。
那是处子体香外加魔都雪花膏的味道。
随着海风,扑在杨建国的脸上。
杨建国忍不住多吸了几口,心中却在嘀咕着。
“余姐真香,回头问问什么牌子雪花膏,给我媳妇也买一瓶。”
杨建国心中只有媳妇。
“余姐,你们怎么这么激动?”
余敏回头看到杨建国,突然一伸手,直接给杨建国一个大拥抱。
娇躯入怀。
两世为人,杨建国就跟媳妇这样过。
陌生女人的身体,让杨建国脸颊通红起来。
“建国,你立大功了。”
“白丸号,是鬼子的货船,是专门运送华夏宝贝的。”
“当年,鬼子制定金百合计划。”
“嗯嗯?”
杨建国看着余敏很激动,他连忙保持一定距离,听着余敏说出那段憋屈的历史。
金百合计划是鬼子在侵华战争期间实施的一项高度机密的系统性掠夺计划。
通过有组织的手段搜刮中国及东南亚占领区的黄金、文物、货币、贵金属等财富,为鬼子的战争机器提供资金支持。
该计划由鬼子皇室、军方和特务机关共同主导,其规模庞大、手段残忍,但战后因西方刻意掩盖和资料销毁,长期未被充分揭露。
1977年,从海上打捞上来的阿波丸号,这艘船是专门执行金百合计划的。
1972年总统尼克松访华,特意拿出金百合计划中的阿波丸号情报,跟华夏进行交换。这份情报记载,阿波丸号应该载有40吨黄金、20吨白银、40箱文物珠宝等等。
华夏得到这份情报,极其重视。
派出专业打捞队,搜寻阿波丸号。
等把阿波丸号打捞上来,只发现伪满洲国内阁总理大臣郑孝胥的安葬纪念圆砚及其子郑禹的家藏玉印。
这说明,这艘船上,的确有华夏宝贝。
可惜,请报上的东西,并没有在阿波丸号上。
国家有关部门再次进行调查,发现当时除了阿波丸号,还有白丸号等7艘货轮,也在执行金百合计划。
白丸号也号称阿波丸号的影子。
当初阿波丸号的货物,或许根本不在其中,那就是幌子,吸引各个势力的注意力。
真正的货物,应该在白丸号内。
万幸,白丸号也被击沉了。
可白丸号的情报,太少了。
从1977年开始,国家特殊部门的人,就在寻找白丸号。寻找这么多年,毫无踪迹。
现在,这艘白丸号,却出现在这。
艾毅嘴唇边上,都是白沫子。
激动,兴奋,甚至艾毅也想大吼。
“终于找到了。”
“天可怜见!”
“鬼子掠夺我们的宝贝,终于可以出现了。”
“哇!”
艾毅说到这里,突然掩面哭泣,他想到当初的日子,心中那份屈辱,让艾毅已经泣不成声。
“所长!”
余敏眼圈也红了,但凡知道鬼子对华夏所做的事情,没有人能够承受。
“曹**的小鬼子。”
大刘和小刘,直接就骂了出来。
“早晚有一天,马踏樱花!”
小刘也嗷嗷叫着,上一代人,把他们的仗都给打了。他们这一代,一定好好守卫华夏,鬼子还敢来,一定弄死这些鬼子。
杨建国看着艾毅痛哭,看着余敏流泪,心中一酸。
“的确!”
“那段历史,太憋屈了。”
余敏悲愤的声音,再次传来。
“你们知道吗?”
“从918到1945年,鬼子在我们神州掠夺多少吗?”
“黄金21000蹲,粮食8亿吨、煤炭10亿吨、铜矿150万吨、铁矿约1.8亿吨。”
“青铜4.9亿吨,稀土2亿吨、珍贵文物超过400多万件。”
“这些,都是我们国家的东西。”
“如果给我们,我们的国家多么美好。”
余敏指着沉船的位置,泪水犹如雨滴滚落。
“我不会原谅这个国家。”
“我念书的时候,我一直都在想。”
“我绝对不会原谅,要是有人让我原谅,你让他对黄泉之下,死亡的同胞来原谅。”
余敏的话,传遍渔船。
“说得对!”
大刘直接喊好,鬼子就不值得原谅。
艾毅却回头看了一眼余敏,擦拭一下眼泪。
“行了,别乱说。”
“现在我们跟鬼子重新建交了,这样的话,就别说了。”
余敏把嘴闭上,而就在此时,余敏身后,却传来杨建国叹息的声音。
“勿忘国耻!”
声音很轻,每一个人却能听到。
余敏回头,眼眸中有星河,那是对杨建国的赞许,也是对杨建国的认同,更是余敏觉得杨建国的世界观,是跟自己一样的。
“没错,勿忘国耻。”
余敏笑了,杨建国这个渔民真不同,很优秀。
大刘和小刘也惊讶看着杨建国,杨建国能说出这样的话。
杨建国不光能说出来,他的眼睛,更是充满无限的悲痛和无力。
“我们不会忘记。”
“但有的人,已经忘记了。”
“现在是83年,等过几十年,这片土地上,会存在鬼子学校,华人不得进入。”
“这片土地上,还会存在鬼子疗养院,曾经侵华的鬼子,会来到这里养老。”
“甚至,龙江省那边,还有的人,为鬼子开荒团立碑。”
“还他玛德是官方立碑。”
“庙宇内,更是有鬼子的长生牌。”
“鬼子的企业,犹如雨后春笋,在华夏开支发芽。”
“国耻?”
“不能忘,可还是忘了。”
杨建国慢慢低头,这样的未来,他没办法说出来,也没办法改变,他只能乞求,这一世更多的人,别忘记那段历史。
“白丸号,因为我被发现了。”
“我希望,更多的人,记住。”
“呼!”
杨建国转身,暗中擦拭眼角的泪水。
“我只是小人物,我也只能改变这些了。”
(这个章节,是在7月7日所写,本来想写欢快点,写着写着,却变了。勿忘国耻,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