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录下来鼓楼时,身后还跟着苏泰和他俩的书童。夏哥儿的书童姓夏,外号小虾米,正好跟小鱼儿凑了一堆。
四人怀里都抱了大堆的礼盒,走道儿都有点困难了。
“发财了发财了!”朱子敬等人等在鼓楼下,见状便兴奋地鼓噪起来。
几人的书童赶紧上前,帮着两位公子倒出手来。
“来来,一人一件,见者有份。”苏录正愁着无以回报朱家,便大气地宣布道。
“弘之,你可别失了算计。”朱子庚笑道:“各家虎王的彩头都大得很,值个几十上百两都有可能。”
“那是,少了丢不起那人!”朱子敬促狭笑道:“弘之,现在后悔说早了吧!”
“所以我才现在分,你们拿走回去拆,别让我看见就不心疼了!”苏录却大笑道。
“哈哈,好,这是你说的!”哥几个便扑上来作势要抢,见苏录笑容依旧,却又纷纷站定道:“看把他们压得这样,就知道多半又是书。”
其实哪还用猜,为了吸引好事者,彩头自然是公之于众的!只是苏录本来没打算射灯虎,所以没注意罢了。
“我们可不感兴趣,书院的书都念不完,不能再增加负担了!”朱家兄弟显然只是做做样子,根本没有要拿他礼物的想法。
“你自己留着慢慢看吧。”
“我整天吃你们家的喝你们家的,总得给我个机会表达一下吧?”苏录无奈道。
“那你请我们下馆子呀!”朱子敬笑道:“一顿不够就两顿,不比送我们书强啊?”
“就是,哥你可别害我们。”就连朱子明都坚决不要。
“心意收到了,东西你自己留着吧。”朱子庚笑道:“知道你的意思就足够了。”
“你们这是什么意思?”苏录苦笑道。
“没什么意思。”朱子庚拍了拍苏录的肩膀,笑道:“书肯定也都是市面罕见的珍本善本,你可不要随便送人,好好留着传家,回头我们要看的话找你借。”
“你别不借就行。”朱子贤笑道。
“朱大哥说得没错。”这时黄峨才开口道:“各家的赏格我都看了,其中一共有五套书——韩家是无锡华氏雪堂铜活字版的《艺文类聚》,大字本,单鱼尾,白口,左右双边。全书一百卷、四十册!”
“哇!”朱家兄弟惊呼起来,只要是读书人都知道这些专业术语代表着什么——
华氏雪堂代表江南私人印书的最高水平;铜活字版代表精美准确;大字本代表不惜工本,字大易读,再加上单鱼尾、白口、左右双边这三个特点,可以明确判定为完美覆刻自宋代顶级善本!
别看只是覆刻本,但因为量少而精,成本奇高,只在顶级士大夫间流传,号称一册书一两银!而且售出即升值!
在蜀中,没有五十两银子绝对拿不下这套书来。如果华家不再版的话,过个十几二十年,升值到百两都不在话下。
“白家的头彩,也是一套华氏雪堂覆刻宋刻本的《王文公文集》,全帙一百卷!”
“王家是一套浙江巡抚采进本的《五代史阙文》。”
“还有你们朱家拿出来的《华阳国志》,这套书可是方志之祖,而且还是专门记述咱们西南地区历史的方志!”黄峨赞许道:“我们蜀人不可不看啊!”
“雷家是一套厚斋先生晚年所著的《困学纪闻》,这套书虽然不如开头两套价值高,可是稀有远胜。它把十七史进行了全面的考释、校勘和辨析,通过对比其他史料,还原了历史的真相。”黄峨又赞叹道:“没想到泸州居然还有这套书。”
其实她对最后这两套书心痒不已,是准备今晚厚着脸皮出手,至少拿下其中一套的。但顾及形象,她没有马上出手,打算等别人都射不中再说。
谁知被苏录一锅端了……
这时便听苏录道:“这次斩获颇丰,全靠黄姑娘教诲,这两套书就送给黄姑娘,权当束脩了。”
黄峨很是意动,却摇头笑道:“他们不收,我当然也不能收,不然我成什么人了?君子不夺人所有,小女子也当如是,弘之兄借给我看看就行了。”
最后她只拿走了一套《华阳国志》,说等日后看完了再找他借另一套《困学纪闻》。
女孩子们不能出来太晚,第二天书院也要开学,众人又回街边摊吃了点宵夜便散了。
而此时,灯市璀璨依旧,天空的烟花也在不停绽开。大部分游人还没有丝毫回家的打算……
~~
苏录哥俩回到珠子巷,小鱼儿赶紧叫门,让他哥帮着出来搬东西。
没想到田总管也在门房里,出来帮着一起搭把手,将朱家的仆人替下来,还给了赏钱。
田总管一边抱着沉甸甸的书匣往里走,一边对苏录笑道:“公子今晚,可是抢尽了整个泸州城的风头啊!”
“田叔这么快就知道了?”苏录惊讶道:“我这人才刚进家呢。”
“也不看小人是干啥的。”田总管笑道:“不瞒二位公子说,我也才刚进门,这一晚上都在大观台转悠呢。”
“是吗?没看见你。”苏泰闷声道。
“那是。鱼有鱼道,虾有虾道。小人是在台面下忙活的人,要是搞得人尽皆知,岂不失职?”田总管笑呵呵道:“不过没耽误小人一睹小苏公子的盖世风采!”
“猜个灯谜而已,还盖世风采。”苏录失笑道:“赶明儿对个对联,是不是要冠绝古今了?”
“可不只是猜个灯谜那么简单!”田总管提高声调道:“我就说三条,一个是朱家的二老爷三老爷,在这种场合公开与你的关系,这就是宣称你是他们保的人!泸州城谁敢动你,就是与朱家为敌!”
说着他沉声道:“公子可别小瞧了人心险恶,就你今天赢的那块玉佩。要是没有朱家护着,明天肯定要被人打一顿,抢回去的!”
“这你都知道?”苏录吃惊道,真是不能小瞧了这位驻州办主任。
“当然。”田总管点头笑道:“大老爷回去前,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照顾好公子,小人岂能失职?”
“不是我们俩,我们可一直跟着公子,没有通风报信!”小鱼儿和小虾米赶紧撇清道。
“没事,你们通风报信也是为了我们好,我俩又不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苏录却不以为意道。
“那也真没有!”两人却唯恐公子在诈他们,绝不改口。
“二呢?”苏泰催促田总管道:“田叔,话别说一半啊。”
“二呢,就是令弟今晚名扬泸州,各位老爷都给小苏公子敬过酒!从现在起令弟在泸州城,就不是无足轻重的小角色了,而是有了‘泸州杨慎’的名头!”田总管便激动道。
“泸州杨慎……”苏录无力吐槽道:“我能换个名头吗?”
“小杨慎?杨慎第二?”田总管便寻思道:“要么就是川南杨慎?这个更大气。”
“合着就得跟杨慎耗上是吧?”苏录无奈道。
“那当然了!”田总管很懂行道:“你得先对标一个成名已久的大人物,让大家对你有记忆点。然后再冠以乡贯,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说你狂妄,二来也能加强父老对你的认同。”
“田总管以前是干什么的?”苏录好奇问道。
“……”田总管不好意思道:“卖赝品的……”
“……”苏录登时不想跟他说话了。
“公子别太介意嘛。杨神童名满天下,在咱们蜀中更是家喻户晓,咱们蹭蹭他的名头不丢人。”田总管还在试图说服苏录道:“将来说不定还会有人蹭公子的名头的……”
“我就是我……”苏录白他一眼没说话。卖假货的永远不会明白,借了别人的名头就会活在别人的阴影里,一辈子都走不出去的。
苏泰还在好奇问道:“那第三呢?”
“第三就是,知州大人最后的‘异日必是有名卿相’之许!”田总管语气愈发激动道:
“这可是当众夸的海口,知州大人肯定要尽力帮扶公子的,至少公子州试这一关不用愁了!”
“嗯,这还挺实际的。”苏录点点头。州试县试都不糊名,自己靠刷脸,差不多就能刷过去。
说话间众人进了小院。屋里已经掌起了灯,洗脸洗脚的热水都备好了……驻州办的服务,就是这么周到。
“公子这么有出息,大老爷知道了,肯定很欣慰。府里的少爷没有一个像公子这样争气的!”待到其他人退下,田总管又意义不明地感叹一番,请示道:
“今晚的喜讯是公子亲自写信说,还是小人代为禀报?”
“我会写信问安的,但不会提今晚的事。”苏录一边洗脸一边闷声道:“你想说就自己禀报吧。”
“是。”田总管点点头轻声道:“但如果公子能亲自说的话,大老爷肯定会更高兴的。”
“有什么区别吗?”苏录擦干净脸,准备洗脚。
“区别大了。”田总管理所当然道。
“算了,我哪能自吹自擂?”苏录依然摇头道:“太不要脸了。”
“唉,好吧。”田总管暗叹一声,看来公子心里还是怪大老爷的。他便告退道:
“两位公子早点休息吧,明天还得早起上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