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郎 第一百六十九章 连射七虎王!

喝完了第二杯素酒,苏录刚要告退,那李老大人却又叫住他道:

“弘之小友别急着走嘛,你把我家的虎王**。另外六家的还都好好的,那我们家多没面子呀?”

“哈哈哈!”各家的当家人便一起笑起来。白老爷笑道:“是是,老大人说的是。不如就让苏神童,把我们的虎王也射掉吧。”

“这样就扯平了。”王老爷也欣然笑道:“要是这位小友能以一己之力,破泸州上元七虎王,也是一段佳话!”

“没错,多少年后必被人津津乐道!”其余老爷同样兴致勃勃。

“只是弘之,你有那个能耐吗?”贾知州身为老公祖,得稍微往回收一收,别让县里力捧的神童,脸没露成,把**露了。

“晚生尽力而为吧。”苏录点头道。人生哪得几回浪,这种时候哪能缩啊?

“好好好!”阁中众人轰然叫好,六位老爷便吩咐下人,将自家的虎王取来。

~~

钟楼下,众人看到六家的下人,用长竹竿挑下了各家的虎王。

“怎么了?不敢让人猜了?”有人笑问道。

“老爷们要让苏神童试一试,能不能一个人射中七家虎王。”下人们答道。

“哦?他应下了?”众人问道。

“那当然。”下人们举一举手里的虎王,便赶紧送上相邻的鼓楼。

“哈哈,有热闹瞧了!”众人也兴高采烈,跟着往鼓楼上涌去了。

只可惜,守在楼梯口的官兵,只会放宴饮宾客的家人上去,其他闲杂人等,统统被拦了下来。

饶是如此,鼓楼上依然站满了人。要是官兵都上去,非得下饺子似的往下掉不可……

黄峨作为黄兵宪的女儿,自然可以带着小姐妹在堂内就坐,还有茶水点心享用呢。

别家女眷好歹也能进来落个座,各家子弟就只能老老实实站在外头了……

“哼,不知道见好就收!”李宗胜没好气道:“我不信他能次次都走**运!”

“你射中了那叫**运,骐骥射中了那叫正常发挥!”朱子明的嘲讽功力不逊乃兄,看来是有家学的。

“你!”李宗胜气得刚要反唇相讥,知州大人却开口了,他只好怏怏闭嘴。

“哈哈,一下引来了这么多人,弘之你可要给本州争气哦。”贾知州笑道:“开始吧!”

便有侍女在主桌上摆下了六盏白玉杯,斟上了六杯葡萄酒。红色的酒液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堂中的苏录身上。

这时韩家人提上了自家的虎王灯,高高举起来展示给苏录和众人。

只见那谜面是——五湖一舸伴鸱夷,解铃格射四子一句。

韩家已经连当了好几代泸州卫指挥使,是正经的高级将门,家中子弟也多有读书,出的这虎王一点不弱。

众人都屏息凝神,看苏录‘打虎’!

苏录脸色平静,心念电转,先快速拆解谜面——‘五湖一舸伴鸱夷’关键词有三,也是谜底必定对应的靶心!

其中人物有二,鸱夷指范蠡,他功成后自号‘鸱夷子皮’。

而伴鸱夷之人自然是与他一同归隐的西施了。

最后‘五湖一舸’意为乘船在五湖之上,指两人归隐的去向。

紧接着第二步,以‘西施’‘范蠡’‘归隐’这三个关键词,快速在脑海的记忆宫殿中搜寻可以关联的四书句子。

其关键钥匙是,解铃格必有一字圈读转音——三个关键词里各有一多音字,施、蠡、隐。

首先可以排除蠡,因为四书里只在《孟子》中出现了一次这个字,而且还是讹写。

然后可以排除隐,因为四书中的隐的发音,都与归隐相同。所以题眼必然就是‘施’了。

苏录迅速检索了脑海中的记忆宫殿,约摸共有三十余处施,他迅速找到了最合适的一处——施从良人之所之。出自《孟子》。此句中‘施’发‘夷’的音,通‘迤’。

意思是,悄悄跟在丈夫的后面,到他去的地方去。

施转音之后,就成了西施跟着丈夫,到他去的地方去。正与谜面相扣!

这一切说来话长,实际上不过几息之间,苏录便提起笔来,在洒金红纸上写下了——

‘施从良人之所之!’

“好好好!”登时赢得了满堂喝彩!好谜语就是这样浑然天成,不知道谜底前百思不得其解,谜底一出明眼人便知道正确无误!

“好!完全正确!”韩指挥见之也拊掌叫好,端起酒杯大笑道:“苏神童果然名不虚传,来,满饮此杯!”

“多谢韩指挥。”苏录双手接过酒来一饮而尽。

“来来,看看我们家的。”王家老爷招招手,亲自拿过了自家的灯谜。

众人便见谜面是——雏凤清于老凤声。卷帘格,射四子一句。

苏录也已经彻底进入状态,思维高速运转,马上审题——

谜面出自李商隐的‘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意思是年轻的声音比老的强。

因为是用了卷帘格,所以谜底应该是倒读的,大意为老的声音不如年轻的。

声者言也。苏录便快速检索了记忆,定位到了《论语》中的那句‘子如不言’!

倒过来正是‘言不如子’,与谜面完美相扣!

确定无误,苏录提起笔来,在王家的红纸上写下了‘子如不言’四个大字!

哪怕这种时候,他的字依然端正规矩,不见丝毫飞扬……

“好一个‘子如不言’!”众人再度满堂喝彩!又是个无需公布答案,便知道正确无误的好谜语。

这种完美的灯谜,射中前憋死人。射中之后,简直让人爽翻天!

哪怕不是自己射的,依然会跟着爽歪歪!

“好好,完全正确。苏神童果然厉害!”王老爷也高兴地端起酒杯,笑道:“回头来我府上一叙,介绍儿孙们与你相识。”

“固所愿尔,不敢请耳。”苏录双手接过酒盅,再次一饮而尽。

“好了,该我们家了!”白家老爷也学着王老爷的样子,亲自擎着灯谜,展示给苏录和众人——

‘梦中多少风流事。解铃格,射四子一句!’

苏录略一思索,便有了答案,但出于礼貌,还是又假装多想了一会儿,这才提笔写道——‘莫我知也夫’!

“哈哈哈,好好好!”众人再次恍然大悟,同时爆发出哄堂大笑。

这谜底出自《论语宪问》,原义是‘没有谁了解我啊!’

其中夫字是句末感叹词,轻声。转音后变成了平声,成年男子的‘夫’。

句子的意思也就变成了——无人知晓我这个男人啊!

正扣了谜面‘梦中多少风流事’!

“这一定还是白三少的手笔,也只有他能想出这么骚情的灯虎!”好多人笑得直抹泪道:“难为苏神童,居然能理解他!”

“哈哈哈,这岂不是说苏神童也是骚情之人?”

“看着不像,看他面似平湖多稳重。”

“那就是内骚……”

苏录听得无奈至极,我只是个莫得感情的做题家罢了。

喝了白家的酒,接着是邓家的灯谜——

‘借问酒家何处有。系铃格,射四子一句。’

所有虎王都是四子谜。倒不是说没有射五经的灯谜,但是读书人专治一经,对其他四经不甚了了。各家出灯谜不是为了让人骂的,所以都选择了四子谜做虎王。

说话功夫苏录便有了答案,等到差不多的时间,便提笔在洒金红纸上写道——‘求善贾而沽诸’!

“这个……”这个谜底,却让好多人不敢确定了。“对吗?”

“对的。”邓家老爷有点没面子,包袱没立马抖响,说明他家的谜语不完美。

“苏神童,你为大家解释解释吧。”他便对苏录笑道。

“是。”苏录应一声,沉声道:“这个字的转音在‘贾’上,原读商贾的gǔ。在系铃格中转音读为jià,通价钱的价。”

“读音改变后,谜底别解为‘寻求好价格来卖它’,以此扣合谜面‘借问酒家何处有’。”

“原来如此!”众人恍然道:“原来发问者从买酒的人变成了卖酒的人。”

“这何尝不是另一种系铃?”苏录笑道。

“哈哈哈,正是如此,苏神童说得太对了!”见苏录帮着圆回来了,邓老爷就很开心,不仅给苏录端了杯酒,还亲自陪了他一杯。

接着是雷家,谜面是——

‘冂。射四子一句,增损格。’

谜面就一个字‘冂’,好多人还不认识。

专门读书的男孩子们不敢吭声,倒是女孩子们无所谓,纷纷小声问道:“这是个什么字,门吗?”

“这个字念jiōng,意为远界也。”苏录便解释道。背过了《洪武正韵》的人就是硬气。

“那谜底是什么呢?”各家小姐们看向苏录的眼睛里都冒小星星了。这个读书人最受欢迎的年代,唯独书生穷不是减分项。只要有才长得帅,还年轻,这三样占齐了,就足够让大家小姐们着迷了。

“如日月之食焉!”苏录便笑着在红纸上写下六个字,说罢问雷家老爷道:“晚生中乎?”

“中矣!”雷家老爷点头敬酒道:“就知道难不住苏神童!”

ps.累死了累死了,求月票求订阅安慰一下~~~~~

另外,有读者希望恢复七点半更新,我想看看大家意思。在此留言,维持现状还是七点半,谁多听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