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也是跟当时,农村的条件有关系,张建国也想着把家里搞好,让一家人都舒坦一些,妹妹的日子也能好过。
晚上何玉芳躺在床上,又跟男人张元顺感叹,说还是儿子建国好,他一回来这个家都有了活力。
而且是干活做事麻利不偷懒,什么事儿都揽着自己做了,自己是前世修来的福分呢。
“知道就好,老是一张嘴管不住,絮絮叨叨的瞎说,你少说两句比啥都强……”
张元顺没头没脑的,发了几句牢骚,然后吹灭了煤油灯。
张建国回来后,就和母亲商量,问他的身体怎么样,说是小姨去了江城,这边没有人收货。
“收货简单的很,我来办吧,还有刘萍在窑上我也不放心,我觉得还是把孩子接过来好……”
原本刘萍一直在张建国家,只是前两天何玉芳身体不好,她闹着要去窑上,就让她回去了。
那边吃饭就跟舅舅们一起,刘金娥和刘桂花他们都在,也能帮着照顾一二。
“可以的,回头下次我去江城,就把刘萍带过去,那边租的房子也宽敞……”
张建国老早是打算这样安排的。
一旦江城那边站住了脚,张建国肯定要把刘萍送过去,孩子自然是要跟小姨在一起。
这样都放心,小姨也有盼头。
至于让母亲帮着收货,其实张建国也是有自己的想法,因为母亲最近心事很重。
张建国觉得她肯定有事瞒着自己,这种情况下,最好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就是,让她有事做忙碌起来。
人一旦忙起来,就不会东想西想,也不会郁结于心。
看前阵子小姨不就这样,原本还说身体不好,有问题,可是干这事儿,越干越有劲儿。
到最后似乎什么毛病都没了。
母子两人聊着天,就把接下来要做的事儿定下来,而此时外面刮起了大风。
却有人咚咚咚的,来敲张建国的门。
“张建国,村里让你开会呢。”
有一个民兵匆匆忙忙的来通知张建国,说是村里临时召开会议,让他赶紧去一趟。
原本张建国没在村里挂职,但是村里一般开什么会,都会特意通知他一下。
对于他的意见,也是格外的重视。
张建国望了望天,这样子像是要下雪一样,他赶紧穿上了军大衣,随即出了门儿。
等来到村委办公室,才发现大多数人都来了,基本上都是村里的一些干部,还有民兵。
张建国一进来,几乎所有人都和他打招呼,黄三也张罗着他坐下。
说是一直在等他回来,眼看这要下雪了,得赶紧把会开了。
张建国坐下后才知道,村里商量着今年怎么办。
按照往年的习惯,现在该组织人准备进山了,去年他们村打猎,每家每户都得了点好处,大家都过了一个丰收年。
所以黄三打算和往年一样,招呼大家继续进山打猎。
“我妈身体不好,今年有点忙,我就不进山打猎了,最多也就是偶尔上去住两天……”
张建国想了一下,今年不算是寒冬,雪下的也不大,山里的野兽下山的比较少。
记忆中今年的收获不佳,加上山里有老虎,家里还有事要忙,估计还得往江城那边去。
算了一下时间,张建国今年不打算以打猎为主,最多也就是弄点野味家里吃。
众人本来聊打猎谈的兴高采烈,都在说去年的丰收,现在张建国突然冒出这一句,所有人都傻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