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每日秒杀,可我真不想修仙 第279章 本公子要废的,是百家之名!

“哦?”

赢子夜一直平静无波的脸上,终于浮现出一丝真正的讶异。

他身体微微前倾,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这确实出乎他的意料。

张良是聪明人,赤练的突然到访,必然已让他如同惊弓之鸟,深知自己已被盯上。

按理说,此刻他最该做的是留在防守相对严密的小圣贤庄,或是另寻隐秘之处藏匿,静观其变。

可他偏偏反其道而行,竟冒着天大的风险,主动潜入了帝国心脏、罗网与黑冰台势力最为庞大的咸阳!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赢子夜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张良啊张良,你绝非鲁莽之辈。”

“此次甘冒奇险前来,必定有……你不得不来的理由!”

是什么?

能让他不惜以身犯险?

是为了确认赤练传递的信息?

是为了亲自探查咸阳的布防与科举筹备的虚实?

还是说……

那宝盒的藏匿或转移,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必须他亲自前来操控?

一个个念头在赢子夜脑中飞速闪过。

他知道,张良此举,绝非自投罗网。

背后必然隐藏着更深的目的!

他立刻收敛所有情绪,眼神恢复冰冷果断,对那名暗河成员下令道。

“传令!”

“挑选暗河中最顶尖的好手,给本公子死死盯住张良!”

“我要知道他去了哪里,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哪怕他一天上几次茅厕,本公子都要知道!”

“但是,绝不可打草惊蛇!”

“诺!”

暗河成员沉声领命。

“还有。”赢子夜补充道。

“小圣贤庄那边的监视非但不能撤,还要再加派人手!”

“继续给本公子暗中搜查,任何可疑的角落都不要放过!”

“宝盒,或许还在庄内!”

他绝不相信张良会轻易将如此重要的东西带在身上闯入咸阳。

更大的可能,宝盒仍被藏在某处。

而张良此次前来,或是为了最后确认,或是为了执行某项与宝盒相关的秘密计划。

“属下遵命!”

暗河成员再次领命,身影如同融入黑暗般,悄然退去。

书房内,赢子夜独自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冰冷而充满兴味的弧度。

张良这颗棋子,终于忍不住,主动跳入了这盘天下大棋之中。

那么,接下来,你又打算如何落子呢?

……

翌日。

丞相府书房。

李斯正埋首于堆积如山的科举文书之中。

他核对阅卷官名单,审查考场布置图样,批阅各郡县送来的士子名录…

忙得焦头烂额,额角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科举大典迫在眉睫,千头万绪皆需他这位丞相最终把关,他恨不能将自己分成两人来用。

就在这时,一名公子府的内侍悄然而至,传达了一个让李斯颇为错愕的口谕。

“殿下请丞相过府一叙,手谈一局。”

“下棋?”

“此刻?”

李斯持笔的手顿在半空,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他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

眼下正是科举筹备最紧要的关头,六公子殿下身为统筹者之一,怎会有如此闲情逸致邀他下棋?

然而,内侍态度恭敬却坚持,表明这确实是公子殿下亲口所言。

李斯心中疑窦丛生,但不敢怠慢。

他只得放下手中繁忙的公务,整理了一下衣冠,怀着满腹的疑惑,随着内侍前往六公子府。

……

公子府书房内。

并未如李斯想象的那般紧张忙碌,反而异常宁静。

赢子夜独自坐在窗边的棋枰前,指尖拈着一枚温润的黑玉棋子,正若有所思地看着棋盘上那副残局。

香炉中袅袅升起的青烟,带着淡淡的檀香,平添了几分闲适之意。

“臣,李斯,参见殿下。”

李斯压下心中的不解,上前恭敬行礼。

赢子夜抬起头,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指了指对面的席位。

“丞相来了,坐。”

“公务繁忙,偶歇片刻,手谈一局,松松筋骨。”

“殿下雅兴。”

李斯依言坐下,目光扫过棋盘,心中却丝毫不敢放松。

他绝不相信赢子夜此刻找他来,真的只是为了下棋。

两人对弈,落子无声。

起初只是寻常的布局,赢子夜棋风大气沉稳,李斯则谨慎缜密。

下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棋局渐入中盘。

赢子夜忽然看似随意地开口,目光却并未离开棋盘。

“丞相执掌帝国律法政务,对天下大势见解精深。”

“本公子有一问,想请教丞相。”

李斯执子的手微微一顿,心道果然来了。

他谨慎应道:“殿下请问,老臣必知无不言。”

赢子夜落下一子,声音平稳无波。

“在丞相看来,这诸子百家与我大秦帝国,算是什么?”

李斯闻言,心中猛地一咯噔。

他完全没料到赢子夜会突然问出这样一个看似宏大,却又极其敏感的问题。

尤其是在科举这个节骨眼上。

他沉吟片刻,仔细斟酌着用词,不敢轻易回答。

他偷偷抬眼观察赢子夜的神色,却见对方依旧专注于棋局,仿佛真的只是在探讨一个学术问题。

李斯深吸一口气,决定按照自己一贯的认知和最为稳妥的方式回答。

“回殿下。”

“依老臣愚见,诸子百家,虽自成学派体系,看似超然物外,然其根基本在帝国疆域之内,实则依附于朝廷而存。”

“其门人弟子,亦需遵从秦律,纳粮服役。”

“然,诸子百家确有其独立超然之心,学说思想不一,并非完全受朝廷辖制。”

“其中,亦不乏堪比管仲、商鞅、韩非这等不世出之奇才。”

“若能善加引导,取其精华,亦能为帝国所用,强盛国本。”

“故而,若论二者联系,老臣以为,或可称之为…相辅相成?”

这是他基于事实和一贯**理念得出的结论。

既承认了百家的独立性,也肯定了其对帝国的价值。

听起来四平八稳,无可指摘。

然而,赢子夜听完,却并未立刻回应。

他只是缓缓又从棋罐中取出一枚棋子,指尖摩挲着光滑的玉质表面,唇角勾起一抹极淡,却意味深长的弧度。

“相辅相成?”

他轻声重复了一遍这四个字,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莫名的冷意。

他抬起眼,目光终于从棋盘上移开,落在了李斯那张带着疑惑与谨慎的脸上。

那目光平静,却深邃得令人心悸。

“可在本公子眼中,”

赢子夜的声音清晰而冷静,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

“诸子百家于大秦而言,却不过是一些…类别不同的棋子罢了。”

“棋子?”

李斯面色一怔,持棋的手指僵在半空,完全没料到会得到这样一个答案。

赢子夜无视他的错愕,继续淡淡道,语气中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漠然。

“正因为帝国对这些棋子太过宽纵,予其沃土任其生长,却未曾紧紧握住那根操控它们的线。”

“以至于时至今日,这些棋子竟然忘了自己的本分,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试图…跳脱出帝国的掌控!”

话音落下,书房内一片死寂!

李斯彻底怔住了,他看着赢子夜那副平静却蕴**惊人锋芒的侧脸,后背陡然升起一股寒意。

殿下这番话……

其意深远,其心难测!

这绝不是在单纯地讨论百家与帝国的关系!

尤其是在科举即将举行,万千士子,其中还不乏百家弟子…汇聚咸阳的敏感时刻!

他张了张嘴,却发现喉咙有些干涩,一时竟不知该如何接话。

殿下究竟想做什么?

赢子夜缓缓从棋枰前站起身,踱步到窗边,负手而立。

窗外庭院深深,他的目光却仿佛穿透了层层屋宇,投向了遥远桑海的方向,声音变得深邃而难以捉摸。

“张良隐匿韩国宝盒,私藏复国信物,其心可诛。”

“丞相,依你之见,小圣贤庄内,伏念、颜路,乃至那些终日诵读圣贤书的弟子……”

“他们对张良所为,是真的一无所知,还是…有心在替其遮掩,共担这欺君罔上之罪?”

李斯闻言,心中剧震!!

持棋的手彻底僵住,指尖的白玉棋子几乎要捏出汗来。

他张了张嘴,却发现喉咙干涩得发不出声音。

这个问题,太过尖锐,也太过致命!

无论他回答知道还是不知道,都可能将整个儒家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他额角渗出冷汗,只能选择沉默,垂首盯着棋盘上错综复杂的局势,仿佛那里面藏着答案。

赢子夜并未回头,也并未等待他的回答,仿佛只是随口一问。

他继续说着,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冰冷,追溯历史的漠然。

“墨家,仗其兼爱非攻,收留帝国叛逆,据守机关城,负隅顽抗。”

“农家,弟子十万,遍布天下,却为一己私利,屡生事端,搅动风云。”

“乃至其他各家,谁又敢说,从未想过以其所学,动摇我大秦根基,行那‘王道’‘仁政’复辟之美梦?”

他的语气逐渐加重,每一个字都如同冰冷的铁钉,敲入李斯的耳中。

“他们,早已忘了身为棋子的本分。”

“帝国给予他们存身之地,他们回报的,却是离心与祸乱。”

赢子夜猛地转过身,目光如两道实质的冷电,直射向脸色发白的李斯。

“故而,本公子打算,待科举之事尘埃落定之后…便要让这诸子百家,从帝国的棋盘之上,彻底消失!!!”

“殿下!不可!”

李斯闻言,如遭雷击,猛地站起身,连礼仪都顾不上了,失声惊呼!

他脸色煞白,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骇!

废除诸子百家?

这简直是石破天惊!

这将引起何等滔天巨浪?

天下学子必将离心离德,帝国根基都可能因此动摇!

这绝非明智之举!

看到李斯如此剧烈的反应,赢子夜却忽然笑了,那笑容里带着一丝玩味和了然。

他摆了摆手,示意李斯稍安勿躁。

“丞相误会了。”

赢子夜的声音重新变得平静,却带着一种更令人心悸的掌控力。

“本公子何时说过,要废除百家之学了?”

李斯愣在原地,脸上惊骇未退,又添上浓浓的疑惑。

“殿下的意思是……?”

赢子夜踱步上前,目光锐利如刀,一字一句,清晰无比地说道。

“本公子要废的,非是百家之学,而是——”

“百家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