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秦当谋士 第一百零五章 劝住了

();

“你说的很对,有些东西是要等的。”

秦献公赞同地说道。

没过多长时间,赢渠梁、赢虔、子岸和甘龙就走了进来。

秦献公看到人都到齐了,也开始说起了正事。

“今天把你们找来,是为了赵国相王的事情。”

“景监已经确认了,赵国将要在下个月和燕韩两国一起相王。”

“据说前段时间大成午大夫出使魏国,企图让魏王一起参加相王。”

“可是却被魏王给骂了回去,还说如果赵国敢相王,他们魏国就起兵灭了三国。”

赢渠梁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情况。

“魏国都这样说了,赵国还敢称王。”

甘龙疑惑的看着赢渠梁。

“敢,赵、韩、燕三国决定,称王照常进行。”

赢渠梁斩钉截铁的说道。

“为了一个虚名,居然能够做到这样。”

杜州摇了摇头。

“杜州,你是不知道称王对于这些中原诸国的诱惑。”

“对于他们来说,只要从他们这代称王,那么以后在史书之上,最少也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且,三晋之一的魏国都已经称王了,赵燕做为三晋之一,又怎么能够忍的住。”

“不说赵国,这几年燕国蛇吞象一般吞并了郑国,早就已经不甘心跟在魏国后面了。”

秦献公解释道。

秦献公可是在魏国待了几十年,再加上常年和魏国打仗,所以对于三晋的事情非常的熟悉。

“如果这样说的话,对于我们来说倒是好事情,一旦魏国要打其他国家,对于我们秦国就无法顾及了。”

甘龙点了点头说道。

“我在想,我们能不能趁着这个时候,出手攻击魏国的河西,夺回河西失地。”

秦献公直接说出了他的想法。

众人互相看了一眼,都有些犹豫。

不好劝啊,都是老秦人,自然能够理解秦献公对于河西之地的执念。

但是执念归执念,要想攻占河西,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正在众人都犹豫的时候,杜州站了出来。

“君上,臣有话说。”

杜州拱手行礼道。

“说,如果是说不要收复河西的话,那你可以不用说了。”

“我已经决定,征兵三十万,再战河西。”

秦献公大手一挥说道。

“君上,臣还是有话说,如果君上听完了臣的话,还是觉得非去不可的话,臣不阻拦。”

杜州没有因为秦献公的话退回去,而是坚定的说道。

“行,那你说,不过我可是说好,主意我是不会变的。”

秦献公说道。

“那好,君上,上次石门之战你还记得吧。”

杜州先问道。

“当然记得,这又如何?”

“那次可是大捷,斩魏军六万。”

秦献公说道。

石门之战是他对抗魏国之时最得意的一场胜仗,他自然是记忆犹新。

“既然君上记得石门之战,那臣请教君上,石门之战后,本来我秦国应该能够顺势取了少梁,为何却没有成功。”

杜州又问道。

“还不是赵国背信弃义…”

秦献公提到这里的时候,突然把眼睛睁开直勾勾的看着杜州:“你是想说,赵国会再来一次是吧。”

杜州说的是上次石门之战的时候,秦献公挑选的时机非常好,那时候赵魏两国正在河东鏖战。

所以石门之战,秦献公面对的只是魏国石门的守军而已。

本来按照秦献公的想法,是想石门之战大胜之后,就立刻攻打少梁。

但是这个时候却出现了变数,赵国看到石门之战秦人大胜,立刻就和魏国达成了和解。

这也就算了,最可恶的是赵国还回身和魏国一起逼秦国退兵。

这件事,秦献公一直耿耿于怀。

当时他可是派使者去了赵国,赵国也承诺了,一定会和秦国联手,牵制魏国。

没想到赵国最后却背信弃义,不仅没有牵制魏国,反而和魏国联合在一起逼迫秦国。

秦献公提到这个事情就气不打一处来。

“现在的情况其实一样,河西之地,乃天下富庶之地,魏国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地方的。”

“君上,我们一旦开始征战河西,那么相当于帮了赵国一个大忙了。”

“到时候,很有可能赵国就会借此和魏国和解。”

杜州看着气呼呼的秦献公说道。

“他敢。”

秦献公用力拍了一下桌子。

“石门之战的时候他都敢,这个时候他又如何不敢。”

“没想到君上是这么仁义的国君,居然肯用秦国的国力为赵国解围。”

杜州拱手说道。

“罢了,我就是宁愿**也不愿意便宜赵国人,此事不提了。”

秦献公气呼呼的说道。

秦献公说完之后,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总算把秦献公给劝住了。

不说别的,就说秦献公的身体,也不适合他再征战河西了。

不然万一像秦国前面几任国君一样,死在了征战的路上,恐怕赢渠梁的继位又有波折了。

“呵呵,那咱们就这样看热闹,什么事情也不做。”

赢虔看着地图,然后说道。

“依我看,这一战可是有说法的。”

“哦,说说看,这一战有什么说法。”

秦献公好奇的问道。

“君上,魏国迁都大梁之后,这一战是魏国的第一战,至关重要。”

“我们知道,魏国也知道,所以他如果想要教训赵国,必然是倾巢而出。”

“如果这样的话,估摸着中原诸国也不会坐视。”

杜州分析道。

“不对,杜州,你为什么如此的肯定,魏国的目标是赵国。”

“不会是韩燕两国呢。”

赢渠梁突然问杜州。

围魏救赵嘛,谁不知道,杜州心里嘀咕着。

不过这话可不能对众人说,所以杜州只能从结果上推导过程。

“我觉得魏国攻赵有两个理由。”

“一是虽然韩国吞并了郑国,国力大增,但是比起赵国来可是要差远了。”

“魏王嘛,野心一直很大,东西想要好的,灭国自然想要灭大的。”

“更何况,魏武卒出动一次,军费可是需要很多的,灭了赵国,更加的划算。”

“二是,大家别忘了,赵国在魏王继位的时候,可是支持公子缓的。”

杜州慢悠悠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