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抖音通万朝,老祖宗兴奋麻了 第331 章 常十万——给我十万,便能横扫天下!

【自那之后,常遇春似乎打开了某种特殊属性,逢战,必身先士卒冲在最前边!】

【元至正十六年,老朱攻打集庆这块硬骨头时,元军箭雨、滚木礌石密集,明军攻城受阻。】

此时天幕画面中!

集庆府外,黑云压城。

元军箭雨如蝗,城头滚木礌石砸得明军阵脚微乱!

朱元璋勒马阵前,眉头紧锁——“此城不破,江南根基难立,何人可替咱攻克此城!”

“某来!”

一声暴喝炸响,常遇春提着丈二长枪,翻身下马!

身上没披重甲,只束了件玄色短打,外露的臂膀青筋虬结,像铸铁般泛着冷光。

“给某搭梯!”

话音未落,明军士卒已扛着云梯冲到城下。

元军长矛往下戳,刚刺穿两个士卒的胸膛,常遇春已踩着梯阶窜了上去。

“铛!”

长枪格开长矛,他左腿在梯上一蹬,整个人如苍鹰扑兔,直接跃上城头,虽然人上去了,但左臂也被箭羽射中。

然而他却恍若未闻,一把折断左臂的箭羽。

“挡我者死!”

嘶吼着突进,枪尖挑、扎、刺,每一下都带着断骨裂肉的闷响,硬生生在城头撕开条血路。

身后明军见先锋登城,士气暴涨,潮水般涌上!

【此战,常遇春主动请缨为先锋,率精锐死士架云梯冲锋,冒死攀上城头,在敌军阵中杀出血路,虽左臂中箭仍挥舞长枪指挥,还亲手斩杀元军将领,甚至将夺下的元军旗帜掷向城外明军。】

**!

太他****了!

又是先登、斩将、夺旗,这他**还是个人吗?

曹操此刻站在看常遇春的眼神都变了,那眼神犹如在看一个没有穿衣服的美人一样。

整个神态中都透露着我想要的模样!

什么**、什么美人,统统靠边……

猛男……才是吾之真爱啊!!!

【朱元璋攻克集庆后,把集庆当成了大本营,并改集庆为应天府!】

【过了没几个月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等率军攻打常州,稳固应天府大本营根基地!由于张士诚派军救援,战事陷入僵持!】

【然后常遇春又化身“破局尖刀”】

“某来!”

“随某登城……”

画面中随着常遇春的一声怒吼,带着一众死士,开始登城!

随后大军进城,激战中,常遇率队直插敌军核心,连杀数员大将,最后夺下张士诚军的指挥大旗!

……

“乃公,收回之前说的话,这家伙当得起小项羽之名!”刘邦看的胆战心惊。

这玩意多少有点说法……

先登、斩将、陷阵、夺旗,一气呵成,简直不要太丝滑了!

许多武将看的都有些怀疑这是不是他们熟悉的四大战功了。

这咋不一样呢?

现在这四大战功让我们感到陌生……还有家伙吃啥长大的?

咋这么猛呢?

【此战过后,过了一个月左右,老朱去攻打宁国,常遇春又是这场战事的关键人物,其作用贯穿战前、战中、战后,正面硬撼守将朱亮祖、牵制敌军并创造战机,最终促成明军获胜与朱亮祖归降,彻底帮朱元璋巩固江南势力!】

【发育三年后,至正二十三年,老朱与陈友谅的终极对碰也展开了序幕】

【史称鄱阳湖之战!】

天幕前。

老朱认真回忆着这场战役,现在想起来他都觉得赢得稀里糊涂的。

说实话,运气占了一部分!

当时他的船在岸边搁浅,然后就看见一莽夫张定远,奔着他就来了……

那架势……显然要搞死他!

要是没有常遇春来的及时,他还真就被生擒喂鱼了。

现在老朱想起来都觉得背脊发凉!

……

天幕之上!

画面中,此时湖面上,火光冲天,到处都是沉船!

一艘挂有陈字的巨舰如小山般横在湖面,旗舰上一汉子挺着长矛,直冲朱元璋的坐船!

眼看朱元璋要遇险,常遇春驾着快船,如离弦之箭般截过来。

“张贼!休伤我主!”

一声怒喝,接着拉满弓弦,一箭射去,正射中张定边的左臂。

张定边吃痛,长矛脱手,无奈避险!

接着常遇春趁机跳上敌舰,挥刀砍断缆绳,又夺过明军士卒的长枪,朝着陈友谅旗舰的大旗杆捅去。

“咔嚓”

一声,旗杆断裂,陈友谅的大旗坠入湖中。

“夺旗!”

常遇春嘶吼着,明军见敌旗已倒,个个奋勇,小船围着巨舰打,火油泼、火箭射,陈友谅的舰队很快乱了阵脚。

【这一战,常遇春是朱元璋军扭转战局、击溃陈友谅的核心猛将!】

【“破阵、夺势、护主”三大关键环节皆是常遇春完成,堪称明军胜局的“定盘星”。】

【不仅如此,又再次获得四大战功之三,先登、夺旗、斩将:】

各朝各代的武将们看到这都麻了,有的自愧不如,有的有些不服。

刘备忍不住赞叹:“此等猛将,实乃罕见,备若有此等猛将相助,何愁不能匡扶汉室!”

常遇春冲锋陷阵,不畏生死,自己每战必身先士卒,这份胆魄与勇气,着实让刘备钦佩。

不过也仅仅只是钦佩,谈不上羡慕!

因为他二弟天下无敌!!!

一旁的关羽没有说话,只是眼神炽热,充满了战意!

强者遇见强者的那种欣赏。

张飞也是如此,仿佛看到了知己一般。

此时,天幕画面一转,呈现出常遇春之后更多的赫赫战功。

【再到后来平定张士诚,攻湖州时,他踩着尸山登城,一刀斩了守将;】

【打平江,他率死士夜袭,夺了张士诚的粮寨大旗,断了敌军补给,最后统一江南!】

【在北伐灭元中,塔儿湾一战,他率骑兵冲锋,元军大旗被他一枪挑飞,数万元军见旗倒,竟不战而溃;】

【攻元大都时,他第一个冲进城门,斩杀元军大将,逼着元顺帝往北逃。】

【有人问:“常将军,你一生先登、夺旗、斩将,就不怕死吗?”】

【常遇春拍着胸脯,笑得豪迈:“某带十万兵,便能横行天下!战场之上,只有我斩人,哪有人斩我?”】

【自此常遇春喜提,“常十万”的称号,他也从先锋一路升到徐达的副将,然而却依旧干着冲锋陷阵的活!】

【他的先锋旗——所到之处,敌军胆寒,明军胆壮,终成那乱世里最烈的一抹铁血。】

东吴。

一众谋士看了看天幕上的常遇春……又看了看他们至尊孙权。

他们家的这个合肥十万送人,人家号称十万纵横天下。

都是十万……为何差别这么大呢?

简直没眼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