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和冤种太子一同历劫后 第182章

“从一开始,就都是假的对吗?”

天宁流下两行清泪,她后退两步,努力不让地书发现自己的异常。

“天宁,我说过,哭是弱者的表现。”

地书动了动,手腕上的铁链勒的人生疼,他舒了一口气靠在后面。

从他有记忆开始,就有人告诉他,他是为西覃而活的,他要努力,努力练武,练到打遍天下无敌手才能够帮到西覃。

院子里一群小孩,他们不断竞争,不断厮杀,活到最后的才是赢家。

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知道眼泪是最没用的东西。

被送来盛元的时候,他也曾好奇过这片陌生的地方,可周围的人却说,这里是西覃的死敌,他要进宫做皇上的暗卫传递消息,在必要的时候杀了他。

他听从安排进了宫,果然如那人所言,皇宫里没人是他的对手,他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北辰帝身边的暗卫,日复一日的过着。

直到有一天,北辰帝把一个女孩儿送到他面前,女孩比他小,因为营养不良还瘦。

初见面时,她一脸好奇的看着他,眼神里没有惧怕和厌恶,有的只是女孩儿的纯真无邪。

北辰帝说,这是给公主培养的暗卫,让他好好教导。

那一刻,他才明白原来他们走的是一条路。但不一样的是,公主身边是个好去处。

他知道华宸公主,北辰帝的掌上明珠,就连琼华宫最低级的洒扫太监都是宫里人人羡慕的对象。

她比他幸运。

“西覃败了。”

听到这句话,地书也不觉得意外。有大祭司那样的蠢货在,西覃能赢才怪。

“我是为西覃而活的,西覃败了,我也就败了。”

“太女仁慈,留你全尸。”

地书低头笑了笑,这么说来,他是该感谢太女殿下。

“天宁,你记住,什么都是假的,唯有你学的本事是真的。”

说完他挣脱开铁链自尽而亡。

门外的人听到动静冲了进来,地书已经倒在了地下。

天宁愣在原地久久不能回神,她蹲下探了一下地书的鼻息,颤抖的收回了手。

“所以说,这些根本困不住他是吗?”

她看向冲进来的两个暗卫,暗卫低头不语,地书是他们的头,自然是他们里面最强的。

他在这里受刑都是自己心甘情愿的,不然就凭他们俩根本拦不住。

这下好了,毒酒没到人先没了,不过也算变相的完成任务不是吗?

她转身离开,脑子里不断想起两人共处的画面。

回过神来看到禾悦,她上前低头行礼。

“人如何了?”

“自尽了……”

“允你给他收尸。”

天宁不可置信的抬起头,禾悦已经背过身不愿多言语带着抱琴远去。

地书对她对盛元来说是罪大恶极的奸细,但对天宁却是一个合格的师父。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她不想天宁成为一个冷漠无情的人。所以地书必须死,她允了天宁收尸,算是全了他们之间的师徒情分。

抱琴跟在后面一副涨知识的模样,怪不得大臣们要把事情交给殿下。

不就是知道许墨轩与殿下有过旧情,地书是天宁的师父吗。

他们想看殿下是否狠得下心,是否徇私舞弊。

“殿下,皇后娘娘派人来请。”

“去凤仪宫。”

沈静姝接连几日都是好心情,禾悦来的时候,她正在窗边剪花。

“母后好雅兴。”

大半辈子的心事了了,她不开心谁开心。

“来得正好,看看那帖子。”

她剪断最后一个多余的花枝,放下剪刀把桌上厚厚的一沓帖子递给禾悦。

“这是?”

“多为命妇递来的,还有你皇婶为你亲自挑选的。皇夫定下了裴昭璟,东宫空荡多年,多进去些热闹热闹。”

“母后可有瞧上的?”

禾悦随意翻了翻便合上递给抱琴。

“黎牧尘,柳景澜,陈昱霖这几个母后瞧着都不错。”

抱琴思索了一番,倒是京城里有名的几个贵公子,模样,家世,才学样样不差。

“不好。”

“都不好?那你自己挑。”

禾悦摇摇头“母后,我是说往东宫里抬人不好。”

沈静姝微微皱眉,声音带着几分严肃,“自古以来,帝后相辅相成,后宫安稳亦是朝堂稳固的一部分。”

“儿臣并非不懂这些道理。若将心思都放在儿女情长上,又如何能担起这江山社稷之责?充盈后宫或许能换来一时的安稳,但真正能让国家长治久安的,是儿臣本身。”

沈静姝静静地看着禾悦,良久,眼中的严肃渐渐化为欣赏:“悦儿,你比你父皇要强上许多。”

起码在感情这一方面是。

她和北辰帝年少时也曾许下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誓言。只是日子久了,种种因素导致北辰帝不得不妥协。

后宫接连抬进如花似玉的美人,四妃各个年轻貌美,更不要提下面的那些了。

北辰帝觉得愧对于他,她就狠狠抓住这一点愧疚。让四妃从开始的目中无人到后来的温润乖顺。

“母后可是有将漠北公主的婚事许给大皇子?”

“不错,虽说你父皇已经下旨,但母后还是要做万全准备。”

男人的誓言听听就行了,当真你就输了。

“儿臣有意封三位弟弟为王,婚事由他们自行选择。”

沈静姝坐在凤椅上,手中的帕子轻轻绞着,眉眼间满是疑惑与忧虑。“这不是平白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吗?封了王,手中有了权势,还不得更加肆无忌惮?”

“是啊殿下,这朝堂局势本就复杂,各方势力暗流涌动。殿下此举,无异于给那三位皇子添了羽翼。若他们联合起来,与殿下作对,这后宫、这朝堂可就乱了套了。”

安嬷嬷也在一旁劝说,她实在不理解殿下是何用意。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