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振明那天说了那些话,王菊生了两天闷气,跟她说话也不理人。
跟王菊做了十几年的夫妻,王菊对老人孩子和他都没得挑,两口子从没红过脸。
现在却为了已经结了婚的继女闹的不愉快。
宋振明想想王菊对这个家的付出,不免感到自责。
过了几天林芳芳来家里,他没说什么不好听的话,看在王菊的面子上还给了林芳芳笑脸。
大概就是他太温和了,林芳芳以为他们家的人把她当成了一家人。
来的很勤,两三天来一回,来了还在家里吃饭。
哪家的粮食不是数着吃,窜门子走亲戚都是避开饭点,要么自带口粮。
爱占娘家便宜的林芳芳从来都是只带自己的嘴来。
宋家人多每人省一两口就够林芳芳吃,来吃一顿两顿还行,一个月来几次谁都受不了。
本就只是混个水饱,还要省给白眼狼,除了乐呵呵的王菊,谁都不高兴。
每次林芳芳来王菊就把自己的食物分一半林芳芳,在她看来,林芳芳没占任何人的便宜。
可她忘了,她分给林芳芳,宋小梅姐弟也只能把自己的分一些给她。
不然王菊的身体吃不消。
其他人看不过去也只能从自己碗里匀一点出来。
大家都不乐意这样做,但王菊看到的却是一家人和睦有爱。
这天傍晚林芳芳下班去王菊厂里接她下班,理所当然的想留在宋家吃饭。
王家人越来越不待见她,她就让他们瞧瞧,她也是有娘家人的,想欺负她没门儿。
三兄弟看到林芳芳就来气。
他们跟林芳芳没有丁点血缘关系,凭什么要把口粮分给她吃。
宋祥的好心情差点因为这个没点眼色,也没良心的林芳芳破坏。
没看正在分食物的王菊,跟宋振明说道:“爸,我抽到房子了,下个月就能搬过去,以后我就自己开火。”
宋祥年纪不小了,他比林文大一点,林文结婚了他到现在还没娶到媳妇。
不是宋振明和王菊不关心,一是家里的住房紧张,兄弟五个就只有两间屋子。
他一个人想占一间的话,另外两个也该结婚的兄弟怎么办。
二是每次相看谈一阵姑娘就不愿意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乡下的姑娘倒是愿意嫁给他,他又不愿意。
首先粮食问题就没法解决。
其次,孩子的户口随妈,粮食关系在乡下,一家子怎么活。
他不想因为着急娶媳妇,弄出一堆麻烦事。
幸好他运气不错,这次厂里分房有他的名字。
只是一间十几平的房子,他也很满足了。
有了房子就能娶上媳妇,也不用再隔三差五的看见碍眼林芳芳。
林芳芳也别想占他一丁点便宜。
宋振明惊喜道:“好事啊,有多大?在几楼?”
宋祥把多大面积,在哪个位置告诉大家。
众人都为他感到高兴,老二老三羡慕了,他们也想搬出去单住,想住筒子楼。
林芳芳嫉妒了。
怎么什么好事都没轮到她。
因为这件喜事,宋家人看林芳芳顺眼了些,
晚上,宋振明决定跟王菊好好谈谈。
“咱家的口粮自己都不够吃,你看小梅建党建军,都瘦成什么样了,林芳芳一个月来吃十回八回,这谁受得了。
阿祥他们都有意见,你也的考虑考虑他们的想法不是。”
王菊明知宋振明说的没错,心里还是不高兴。
“还有,阿祥要搬出去了,把他挣的钱都给他,让他自己存着,既然他不在家吃饭,以后也不用交家用。”
“你是怕我把阿祥的钱给芳芳,防着我是吧。”
王菊心寒,做了十几年夫妻,她是什么样的人宋振明不清楚吗?
她是那种会把继子的钱给亲生女儿的人?
老太太还有记忆的时候是老太太管钱,后来是老爷子管钱。
老太太走了老爷子就把钱交给她管。
老爷子都放心把家交给她管,枕边人却怀疑她。
难怪有人说半路夫妻都是贼。
她倒没想当贼,枕边人把她当贼防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
王菊不听他的解释,沉着脸掀开被子从炕上爬起来,开了灯把装存折和零钱票据的铁盒子找出来。
还有一本记账的本子。
放在的宋振明身旁:“既然你不信我,以后你来管,我不占手。”
宋振明看着她眼里的倔强,深深感到无奈。
不过他确实担心王菊被林芳芳把家里的钱给骗走。
他和王菊要养孩子,还有各自的孩子要顾,以前别说存钱,还要父母接济。
也就这两年存了点钱,没多少。
存折里的钱大部分都是父母留下的,还有一部分是三个儿子工作后每月交的一半工资。
父母留下的钱是要给几个孩子娶媳妇,办嫁妆的。
儿子们交的一半工资,除了伙食费,剩下的也要还给他们。
这些钱无论如何也不能给林芳芳。
现在粮食如此紧缺,林芳芳不带口粮三天两头来家里吃饭,王菊不说说她反倒很高兴。
等哪天林芳芳装穷开口跟王菊要钱,他怀疑王菊一时心软就把钱票给出去。
反倒是放他这里安全些。
宋振明也是个干脆的人,只犹豫了两秒就把铁盒和账本都收了起来。
“行,那就我来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