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闻肃只要跟媳妇待一块儿,干什么都行。
夫妻俩在家也没闲着,除了翻译还有其他事做。
目前适合儿童的读物不多,徐芝琳编写了几本适合小朋友阅读的故事。
让徐玉珠作画,做成绘本。
跟杨竹君合作几年,认识了一些这个圈子里的朋友。
前年,第一本绘本被美术出版社的领导看中,出版后大火。
收益远远超出徐芝琳的预期。
徐芝琳拿出一半给徐玉珠做零花钱,由她自由支配,另一半买粮食。
媳妇闺女一本绘本挣的钱赶得上自己几年的工资,作为家庭顶梁柱的闻肃认为自己也该做点什么。
思索几天他决定把自己最擅长的兵法,配上亲身经历写出来。
徐芝琳不爱看打打杀杀的,看了一个故事后被狠狠吸引了。
建议闻肃以连载的形式发表在报刊上。
闻肃没徐芝琳时间充裕,写的字数少,每个月稿费不多,但也能抵得上他一个月的工资。
若是将来出版挣的就更多。
徐玉珠受徐芝琳影响,喜欢上挣钱的感觉。
有钱挣,玩乐都显得不那么重要,有空就画画。
她没把真正原因告诉小伙伴们。
这钱是好挣,可也不是任何人都挣的了。
学校没有美术课,宋小梅也不喜欢这些东西,画只鸟还没鸡轻盈。
告诉他们没有任何意义,说不定还会给自家带来未知隐患。
所里的同事都在追闻肃写的故事,猜测作者是什么样的人。
每当这个时候,闻肃就淡定喝茶,偶尔跟他们讨论几句,马甲捂的严严实实。
一个家三口闷声发大财。
实行票证制度后,徐芝琳提出改变稿酬方式,一部分钱一部分以票据支付。
出版社答应了她的要求。
这是收到的第一笔票据,至少最近几年不用再从空间里拿粮食出来往粮缸里加。
很多票都有时间限制,到时间不用就是废纸。
食物类的票据自家人用,其他工业票有人需要可以换成别的。
顾家给的钞票,以及她和闻肃这几年挣的,陆陆续续换成新币,足足有七八万。
虽说是合法挣的,可钱太多徐芝琳不敢明目张胆的存银行。
只存了一千多,其余的全都放在空间。
闻肃不管钱,每个月的工资和其他收入都交给徐芝琳,他喜欢从徐芝琳手上领零用钱。
家里有多少钱从不过问。
闻肃看了汇款单上的数字又还给徐芝琳,拉着她的手开玩笑道:“媳妇,你和闺女挣的比我多,会不会嫌弃我。”
徐芝琳在他脸上啾了口:“就凭你这张花容月貌的脸,我怎么可能嫌弃,再说,我现在也不单单因为你这张脸才喜欢你啊。”
闻肃心花怒放,热情的啾回去。
徐芝琳收好汇款单,把信封里的票全倒出来。
工业票放一旁,粮票肉票油票糖票之类的摆一边,分类数了数。
闻肃加了一遍数字:“粮票有两百六十斤,油票三斤,肉票十二斤,加上每个月的供应,足够吃四个月。”
该说不说,比他当年在边关还苦。
边关将士为了确保自给自足减轻朝廷负担,需要耕种土地,养殖牲口。
古代的猎物多,还能打猎。
他就没缺过肉吃。
现在每个月没人的配额只有二两肉,几口就没了,越吃越馋,还不如不吃。
徐芝琳闷笑:“以后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不用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