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百一十章 双气囊
这天晚上的实验室格外寂静。
吴金花和李牧川将抄下来的数据重新整理成册,高秀梅负责把关键部分编成只有他们能看得懂的密码。
凌晨三点,当最后一行公式被确认无误,吴金花突然趴在桌子上了。
“怎么了?”李牧川抬起疲惫的手臂轻轻的碰了碰吴金花。
“我想家了,想跟着我爸一起修车,每天被我妈打两下,但是我又喊着不疼不疼的钻她怀里。”
李牧川轻轻的拍着她的后背,就像在安慰那个因为修不好变速箱而哭泣的十六岁少女。
窗外,亚琛的夜空开始飘起了夜雨,雨滴在玻璃上蜿蜒成故乡的河流。
一个星期后,吴金花收到来自家乡的信,信里面有吴金龙和马红的结婚照片,还有父亲的合影。
吴金花喜极而泣,抱着李牧川的脖子笑啊跳啊。
“我哥哥嫂子总算是结婚啦!真好!”
她展开新继续读着,读到哥哥写来的一段的时候,她又开始流眼泪。
“我哥说,现在是四个人供我读书,让我好好学习,学好一身的技术回家报效祖国!”
“你学的很好很好了,家里人可以放心了。”李牧川含笑看着又哭又笑的吴金花,唇角挂着温柔和暖意。
“我哥哥穿的中山装也太帅了!”吴金花指着照片里意气风发的吴金龙,“他有点指点江山的感觉了呢!”
李牧川哈哈笑起来,点点头。
“嫂子穿着的是你寄回去给她的那条裙子。”他指了指照片里笑靥如花的马红。
吴金花点点头,手指轻轻的摩挲着照片边缘,突然笑了。
“你看我爸和我妈,嘿!长得真好看!”
李牧川点点头:“那可不是,不然怎么会生出这么漂亮的你?”
吴金花显得有些诧异,指了指自己的鼻尖:“我漂亮吗?”
李牧川更惊讶了:“你不知道自己长得漂亮吗?”
吴金花茫然的摇摇头:“我不知道啊……”
事实上,吴金花从小长大,从来没听到有人夸过她漂亮,都只会说她力气大,说她个子高,说她结实……
唯独没听说过有人夸自己漂亮。
李牧川渐渐的不笑了,他知道这个时代不会夸奖女孩子的外貌,可对自己的外貌一无所知也是不对的。
“金花,你听我说,你是个很美貌的女孩子,你的五官,放在电影届,那也是可以当明星的,还记得我们之前看过的林青霞吗?”
吴金花点点头。
“你就跟她一样,很美,一颦一笑都很让人着迷。”
吴金花哈哈大笑着,抬手轻轻的拍了拍李牧川的胳膊:“去你的,哪儿有你说的这么夸张,我就是个普通人。”
李牧川摇摇头,伸手握住吴金花的双手,与她面对面站着。
“你比你想象的还要美,你不但有美貌,还有聪慧的大脑和一双勤劳的手,你是独一无二的吴金花,是我的生命中的星辰。”
吴金花不说话了,只是静静的看着眼前的李牧川,眼底流淌着满满的爱意。
感谢上苍,他能陪伴着自己,俩人共同成长。
她想了想,踮起脚尖,轻轻的吻了吻李牧川的唇边。
“谢谢你对我的肯定。”
窗外开始淅淅沥沥下起小雨。
李牧川有些依依不舍的松开吴金花的手,从抽屉里取出一封牛皮纸信封。
“我家里也来信了。”
他展开信纸,宋教授娟秀的字迹跃然纸上:“牧川,你父亲参与筹建的汽车研究所已经被批准,地址就定在咱们邬省工业区……”
吴金花凑过去看,发丝垂落在纸上。
她闻到信纸上带着淡淡的花香,想必是宋教授抽屉里的干花侵染的信纸。
信中还夹着一张剪报,是《华夏工业报》上关于“青年工程师海外进修成果”的报道,她和李牧川的合影被放在醒目的位置。
“我都能想到,我妈肯定把这张报纸贴在百货大楼的橱窗里了!”吴金花想象着母亲骄傲的向顾客们介绍自己女儿的样子,眼睛有些潮湿了。
她又看到底下还夹着一张泛黄的照片。
年幼的李牧川站在一辆解放车前,手里举着扳手,小脸跟个小花猫似的。
“这是我六岁那年,在八队的维修车间门口的留影。”
“你六岁?那我才两岁,我俩肯定没机会碰面。”吴金花打趣道。
雨声中,两颗年轻的心被遥远的家书温暖着。
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吴金花突然站起身,转身从实验桌上拿起一个笔记本。
“我有个想法,”她快速的画着示意图,“我前几天看到了一些汽车碰撞试验,我想能不能做出双安全气囊。”
“1973年通用汽车在雪佛兰Impala车型上装上了安全气囊,这也标志着安全气囊开始走向普通消费者的视野,如今,安全气囊在全球范围内开始逐渐普及,那我们是不是可以配备双气囊。也能保护副驾驶的人员呢?”
李牧川的眼睛亮了,看着吴金花手中画出的安全气囊的雏形,连连点头:“你这个主意很好!”
第二天,犇驰公司的工程师再次和吴金花碰面,爽快的接受了吴金花的建议。
在双气囊的基础上,李牧川提出了气囊能不能与安全带预警器联动的想法。
很快,这些建议都被采纳。
犇驰再次向吴金花和李牧川伸出橄榄枝,再次给他们拒绝。
犇驰公司只能退而求其次,给了他们高额的奖金,一笔丰厚到他们可以在德古国至少还能留学十年的奖金。
俩人的研究成果被行业期刊收录,在汽车安全领域的知名度再次被拔高。
德古国**重视汽车技术创新,尤其是在安全领域,吴金花和李牧川的改进对汽车的安全有着重大意义,再次获得了**颁发的技术创新奖,甚至还得到了**科研资助,勇于进一步研究汽车安全技术。
这个小小的改良,让两个人收获颇丰,成为了亚琛大学里最耀眼的两颗行星!
谁能想到,他们的想法,竟然始于某天他们在实验室里读家里的信后突然来的灵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