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悍匪 第110章 不可思议的骑兵

();

哦?大羽国的官员,以及北莽使团都啧啧称奇。

高洋听闻李成英的话,嘴角上扬。

“太子殿下好大的口气,若太子殿下有八成胜算,那本王就有十成!”

李成英已经很狂傲了,高洋比他还要狂傲。

兵部尚书王剑闻言,道。

“齐王殿下,话说得可不要太满,否则演武败给了陈大人,颜面无光。”

北莽兵部侍郎刘洪闻言,立刻反驳。

“王大人,陈中郎将的确有本事,不过他是岭南道的边军,请问王大人,岭南道有几个骑兵?”

王剑一时语塞。

岭南道多是步军,还有少量的水军,至于骑兵根本就没有。

“王大人不说话,本官来说,岭南道从来没有骑兵,而我北莽的骑兵冠绝天下!”

“齐王殿下亲自训练的骑兵,普天之下没几个人比得上,这就是齐王殿下的底气!”

李成英微微一笑,说道。

“刘大人与齐王殿下信心十足,那我们就拭目以待,看看究竟谁能赢!”

演武还未正式开始,双方便火药味十足。

演武场最好的位置,坐的是达官显贵,而其他的位置则被长安城的百姓所占据。

“你们说,太子殿下跟陈大人能赢么?”

“废话!太子殿下亲自出手,有输的道理?”

“可是北莽那边是齐王高洋啊,我听说高洋练兵尤其厉害。”

“万一陈大人输了,公主是不是要嫁到北莽去?”

“啧啧啧可惜了临安公主。”

“赌陈大人的押这边,赌齐王的押这边,买定离手,买定离手!”

……

咚!咚!咚!

鼓点声再度变得密集起来,从演武场东西两侧,分别行出两支骑兵。

骑兵的数量各有五百,东边的骑兵由陈卓、沙摩柯、花云率领,全部身着白衣,手臂上系着红绸。

西边的骑兵由莽陇、李广率领,同样身着白衣,手臂上系着蓝色绸子。

两军演武所用的箭矢、兵器,全部没有锋刃且为硬木所制,上面浸染有红色、蓝色的燃料。

待两军演武的时候,若被击中要害留下印迹,则被视为出局。

演武场内,已经有二十多位裁决者等待。

咚!咚!咚!

鼓点声越来越密集,几乎连成一条直线,陈卓身下的战马不断打着响鼻。

鼓点声令战马躁动不安,而两边交战的兵卒,也鼓足了力气要取胜。

胜了,就有几百两银子入账,谁能不心动?

演武场观战台上,门下侍中侯君礼微微颔首,道。

“这两边的骑兵马术皆不错,都能稳稳当当地骑着战马。”

“太子殿下与齐王殿下,都用了心啊。”

北莽齐王高洋淡淡地说道。

“侯大人过奖了,训练他们五百人本王耗费了些功夫。”

“需一个个地指导、训练,若是我北莽的儿郎,用不着这般费劲。”

高洋颇为骄傲,道。

“能骑着马入场不算什么本事,等一会儿马儿奔跑起来,才是考验骑兵的时刻。”

无论是大羽国还是北莽国,所使用的都是单马镫,骑兵奔袭需要极强的腰腹力量。

咚——

最后一声鼓点落下,双方骑兵轰然动了!

陈卓大喝一声。

“冲!”

北莽那边莽陇一马当先,提着巨大的木质马槊冲在最前方。

莽陇身后的五百骑兵,绝大多数都能熟练地跟随冲击,表现惊人。

大羽国皇帝李景深看到这一幕,心里一沉。

虽然高洋品行不好,又是敌国的皇子,但论练就骑兵这一块,李景深也不得不赞许他。

“快看!陈大人那边!”

邢国公房卯的长子房越高声喊道。

“他们的骑术,不弱于莽陇将军那边!”

人们的注意力本能地放在了莽陇那边,结果一转眼才发现,陈卓的五百人同样奔袭起来没有压力!

怎么会这样?

齐王高洋眉头紧蹙,狐疑地盯着场上。

他能半个月内**骑兵到这样,那是建立在从小骑马、从军,经验丰富的基础上。

高洋能对每一个骑兵的特点,教导不同的方法,令其最快适应战马。

陈卓难道会妖术不成?

蜀王李成会喃喃自语:“为何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弓箭,准备!”

演武场上当双方相距一百五十步的时候,莽陇大吼一声。

莽陇身后的骑兵之中,有大概两百余人听令,拉弓搭箭!

他们齐齐对着陈卓阵营射击!

魏国公裴忌微微颔首,赞叹道。

“半个月的时间,五百人里有半数能习得骑射,不容易啊,不容易!”

北莽兵部侍郎刘洪嘴角上扬,洋洋得意。

“魏国公谬赞了,其实,这与我们齐王殿下最近染了风寒身子不适有关系,按照正常的进度,应该有四百余人习得骑射。”

说你胖你还喘上了?

临安公主李宁之轻哼一声,凤目紧紧地盯着演武场内。

当箭矢射来的瞬间,陈卓等人迅速俯身,将身子贴着马儿的儿子。

轰隆,轰隆,轰隆……

马蹄声此起彼伏,待对方第一轮射击结束,陈卓高声喊道。

“弓箭手,准备!”

一阵拉紧弓弦的声音此起彼伏,陈卓麾下的兵卒,除了十余个在第一轮敌方攻击中“阵亡”的兵卒,其余人人拉弓搭箭!

“放箭!”

箭矢落下,顷刻间,莽陇那边三十余人落马“阵亡”!

演武场一片哗然。

“五百人都能在战马上射箭?我没看错吧?”

“我的老天爷,陈大人莫不是武曲星下凡?”

“他是怎么做到的?”

“陈大人当真神了!”

“大羽国威武!”

……

陈卓与莽陇两边各射出一轮箭矢后,双方的距离迅速拉近到五十步。

陈卓的目光冷冽,喊道。

“连弩!准备!”

骑兵将悬挂在马鞍边的连弩取下,对着迎面杀来的敌军便扣动扳机。

嗖!嗖!嗖!

近距离连弩的威力展现出来,火力比之前还要强横数倍!

观战台上,高洋忍不住站起身,死死地盯着陈卓他们。

高洋想不明白,陈卓究竟是怎么做到的?他为何能让五百人半个月掌握骑射要领?而且看威力丝毫不逊色于他**的人。

薛国公长孙顺德抚须,轻声说道。

“陛下,看来陈大人果真有训练骑兵的妙法,骑兵速成未必不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