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百七十五章 婚宴闹剧(上)
就在沈秀珍胡思乱想之际,旁边的乔思宁惊呼出声:
“天呢!这位大叔长得跟我宋叔简直一模一样!他俩该不会是孪生兄弟吧?”
此话一出,包间里霎时一片死寂,静得落针可闻。
半晌,沈秀珍摇头说道:“应该不是兄弟……”
而是父子!她在心里默默补充了一句。
她拿着中年女人的照片,仔细看了看,更加坚定了这个猜测。
“列车长同志,请问您姑爷爷和姑奶奶年轻的时候,有没有去过洛河村?”
“应该没有吧?我没听说过!”周宇皱了皱眉,补充道:“不过他们年轻的时候,确实在安省待过很长一段时间。”
沈秀珍心里有了数,脸上却依旧是一副不动声色的样子。
“听你这么说,想必他们年纪也不小了吧?”
“是不小了,我姑奶奶今年六十八,我姑爷爷今年七十!”
周宇似乎也猜到了沈秀珍的想法,主动说道:
“他们总共有两儿一女,大儿子十岁的时候,因病早逝。
二儿子今年四十四岁,小女儿今年四十岁,都在京市工作。”
至于工作单位,他没有细说。
四十四岁?
沈秀珍瞳孔微缩,这也太巧了吧,宋书林今年也正好四十四岁。
巧合太多,那就不是巧合了!
所以,宋书林大概率就是这两位老人家的亲儿子。
“嗐!还真是巧了,我爹今年也四十四岁!”宋四海顺嘴一说。
沈秀珍瞪了他一眼,宋四海赶紧闭上嘴巴。
这时,周宇眉头微拧,他看看宋四海,又看看宋二河。
这哥俩确实比振东表叔家的三个表弟,更像是姑奶奶和姑爷爷。
他把心一横,委婉地问道:“沈同志,不、婶子,您是不是也怀疑您丈夫,不是您婆母的亲儿子?”
沈秀珍抬头,笑着看他,“怎么可能?”
她把照片还给周宇,“长得像的人多了去了,这也说明不了什么!那啥,我困了,就不留你闲聊了!”
说罢,她打了个‘哈欠’,装作一副很累的样子。
“嗯,那您休息!我先去忙了!”周宇接过照片,装进兜里,转身走人了。
他前脚刚走,后脚宋四海就反锁了包厢车门,随后转身看向沈秀珍,急道:
“娘,我爹该不会真的不是王老太亲生的吧?”
沈秀珍警告道:“不管是不是真的,你爹都只能是王老太亲生的!”
“啊?”宋四海挠了挠头,一脸疑惑,“娘,您这话是啥意思?”
上辈子,沈秀珍也看过几部狗血电视剧。
什么真假千金、真假少爷,为了争夺家产,不择手段要置对方于死地。
而刚刚那两张照片上的两位老人,身着戎装、气度不凡,很明显家世很不错。
这种家庭培育出来的孩子,其眼界、心性和手腕,定然远超常人。
宋书林不是他们家的孩子还好,可事情若真如她猜测的那般,他就是那个被调包的真少爷,那等待她们的,或许就是一场无妄之灾。
她们本就是普普通通一个农村小家庭,无心去争抢什么。
只想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过好自己的生活。
这便足矣!
思及此,沈秀珍扫视一圈,而后对包厢里的四人说道: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们爹应该就是刚才照片中那对夫妇的亲儿子。
而他们的亲儿子,应该就是王老太的亲儿子。”
说到这里,她冷哼一声,“虽然我不知道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但也能猜个七七八八。
应该是王老太看中那对夫妇的实力,想着让自己的亲儿子跟去享福,就找机会,故意调换了两个孩子。
因为不是亲生的,所以她从小就对你们爹不好。
这件事情,大房和二房的人,八成也是知道的,所以他们才心安理得的,把你们爹当老黄牛一样使唤。
所以,他们才会不顾及亲情,趴在我们一家的肩膀上吸血!”
“啥?”宋四海眼珠子差点瞪了出来,“不是吧?我奶……呸……王老太应该没这么大的胆子吧?她就不怕人家知道真相后,送她去局子里吃花生米?”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我觉得婶子猜得没错,真相应该就是这样子!”乔思宁眉头皱成一个疙瘩。
沈秀珍继续道:“老宋家那些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因此,跟你爹调换身份这位,也极有可能是个大坏蛋。
一旦事情暴露,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肯定会想尽办法除掉你爹。
所以,咱们最好是装作什么事情都不知道,安安分分过自己的小日子就行!”
“嗯!”宋二河乖巧地点点头,十分赞同沈秀珍这番话。
可宋四海却气得狠狠一拍桌子,“真是憋屈死了!我爹被王老太打压了这么多年。
如今好不容易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还不能跟他们相认,真是离谱至极!”
“小声点!”王大虎生怕被周宇听见,低声提醒宋四海。
事关重大,他们这些没脑子的,还是听嫂子的。
宋四海握了握拳头,暗自生闷气。
好端端的羊城之旅,因为这件事,大家心情都不怎么好。
……
与此同时,老宋家众人的心情,也不怎么美丽。
因为周小兰不请自来,在宋振华和王丽丽的婚宴上,闹开了!
“宋振华,当初白纸黑字说好的,你一个月给妞妞二十块的抚养费,我才同意离婚的,可钱呢?
这个月都快结束了,你上个月的抚养费还没有给我!
我告诉你,今天你要么一把掏清妞妞十年的抚养费,要么,这婚你就甭想结!”
今天的宋振华可谓是焕然一新:
一身时髦的二流子装,头发梳得油亮齐整,还特地抹了厚厚一层摩丝,就为了能给王丽丽一个终生难忘的婚礼。
可这一切,全被周小兰给搅和了!
“兴国、为民,把她弄出去!”宋振华冷着脸,吩咐自家两个兄弟。
宋兴国**像钉在了凳子上似的,一动不动,“要弄你自己弄,我可不干!
你没瞅见周小兰手里那明晃晃的菜刀吗?这大喜的日子,我可不想给你这添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