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荒年,我有系统签到商城! 第68章 高亩产玉米种

折腾了半天,大家也都饿了。

陶子墨这时也带着沈安与和沈安宝也从学堂回来,看到齐老太太在都很惊讶,不过他们更多的是开心。

“曾祖母。”陶子墨有点不敢看老太太,他上学的时候,自己阿娘借了老人家许多银子,现在他辍学了,感觉很对不起自己的曾祖母。

“墨儿,你娘都和我说了,没事儿!你是个好孩子,祖母相信你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有一番自己的作为。”

齐老太太慈爱的上前拉住陶子墨的手说着,她最引以为豪的就是自己这个曾外孙子了。

从小聪明,又考上了童生,他们都以家里出了个读书人而感到骄傲。

尽管现在不上学了很可惜,但她也很心疼自己的外孙女和女儿,日子过的那般苦,她却无能为力。

现在只希望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就好。

沈安宁做了一锅浓稠的米粥,清香四溢,就着酱菜丝,炒了一盘野菜鸡蛋,一大锅土豆炖鸡块,一家人总算安静的坐了下来。

齐老太太看着这丰盛的一大桌子菜,久久不能回神,她这辈子也没吃过几次这样的饭食。

她年纪大了,家里都是李氏做主,今年收成也不景气,每顿饭她只给自己一碗稀汤,偶尔是一小个窝头,已经很久没吃饱了。

“外婆,快吃吧。这里也是你的家。”沈安业端起一碗饭递到齐老太太身前。

“是啊外婆,我们以前每次去您家里,您也是给我们拿很多好吃的,自己却不舍得吃,这次就让我们也孝敬孝敬您吧。”

沈安家也开心的说道,又夹起一块肉放到齐老太太旁边的空木碟上。

“好好,外婆尝尝。”齐老太太心中划过一股暖流,鼻头发酸。

几个孩子没白疼,看到他们都这么孝顺,齐老太太很欣慰,但也更痛心自己儿子的态度。

她养了一个不孝子啊……

齐老太太夹起那块鸡肉,颤巍巍送进嘴里。肉质炖得酥烂,带着土豆的绵甜,是她想都不敢想的滋味。

眼泪没忍住滚下来,滴在粗瓷碗沿上,她赶紧用袖口抹了抹,怕孩子们看见担心。

“这鸡肉炖得真入味,安宁的手艺越发好了。”老太太暖心的笑着夸道,又给沈安宝碗里夹了一筷子,“小宝快吃,正是长身子的时候。”

沈安宁看她吃得拘谨,索性把炖鸡的锅往她跟前挪了挪:“外婆,锅里还有好多呢,您别省着。往后咱们家日子会越来越好,顿顿都能吃上肉。”

陶子墨闷头扒着饭,忽然抬头看向老太太:“曾祖母,等过些日子我去山里找些草药卖,凑够了钱就继续读书。到时候考中了功名,一定让您和娘她们都过上好日子。”

齐老太太手一抖,筷子差点掉在桌上。她望着陶子墨眼里的光,喉头哽咽着说不出话,只一个劲点头:“好,好……我的墨儿有志气。”

沈安与啃着鸡腿含糊道:“我也帮忙去找草药!上次我在山脚下看见好多红果子,说不定能卖钱呢。”

“还有我还有我!”沈安宝举着油乎乎的小手。

沈安宁看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心里暖烘烘的。

她给老太太盛了碗稠米粥:“外婆您听,孩子们都有劲头呢。咱们呀,就放宽心过日子,啥坎儿都能过去。”

齐老太太喝了两碗粥,吃了三块鸡肉,肚子终于填得满满当当。

她看着满桌笑脸,忽然觉得这辈子没什么遗憾了。哪怕儿子不孝顺,可外孙女疼她,重孙辈懂事,这就够了。

夜色渐浓,沈安宁在三个弟弟那张床上铺了层新晒的干草,又垫了床旧棉絮。

齐老太太躺在床上,听着外屋孩子们低低的笑闹声,嘴角一直弯着。

这里的暖,比家里那座冷灶膛,热乎多了。

沈安宁在思考着,要不要建议老太太跟儿子儿媳分家搬出来单过。

就是不知道齐老太愿不愿意,若是人家不愿意,自己反倒惹一身骚。

若是放老太太回去,大概率还是继续受磋磨,这么慈祥的老人,看着跟她前世小时候的奶奶很像,她做不到无动于衷。

吃过饭,陶子墨领着沈安与和沈安宝到屋里开小灶,他们两个已经彻底被陶子墨的才学收服,现在两人一口一个先生的喊着。

再过几天,地里的粟米就该收获了,虽然遭遇了旱灾,可能谷子成色估计不会太好,又经历了蝗灾,各家各户多少都损失了一些粮食。

不过好在大多数庄稼都保留下来一多半,省吃俭用些,也足够大家接下来一年的口粮了。

沈安宁觉得她是时候找个由头,将她的高亩产玉米种拿出来了。

只是她只有一包,自己家里的种刚好,而他们这一片,进入冬季前地里便会闲下来,人们不敢随意栽种粮食,怕被冻死了。

其实可以选择种植冬小麦,但冬小麦成熟期太长,通常不是穷苦人家的最优选择。

玉米在桃源县也不是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只有少数人家在门前种一些,这些玉米种子都没有经过优化,产量很少。

沈安宁摩挲着怀里那包玉米粒,指腹碾过饱满的颗粒,心里盘算着时机。

现代优化过几番的玉米种子,耐旱抗虫,产量能比普通玉米翻几番。

成熟也快,八月收完粟米便下种,十一月就能收获,短期内连收两茬粮食,即使没钱,或再有天灾,家里就也不怕断粮了

“安宁,你在想啥呢?”沈安业擦完桌子进来,见她对着个布包出神,凑过来瞅了瞅。

“这是啥种子?看着比村里刘老太家种的玉米籽饱满多了。”

沈安宁把布包收紧些:“是高产玉米种。等粟米收完,咱们试试种这个。”

“冬天种玉米?”沈安业瞪大了眼,“村里老人们说,秋冬种啥死啥,土都冻硬了。”

“这品种不一样。”沈安宁笑了笑,没多解释,并且她也看见县令大人的马车正远远的向她家这边驶来。

想必是给她送地契来了,村里的地都归村长大人管着,但地契都在县官手中,等她拿到地契再到村长那边改下信息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