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十年后,夫君怎么登基了! 第233章 姐姐,你喜欢吗?用人骨做的!

();

第二百三十三章 姐姐,你喜欢吗?用人骨做的!

一件件打磨制作精妙的玉器珠宝,背后却又是多少条性命……

“姐姐,他们都说佛珠要用一百零八颗才吉利,你看看这个是我特意亲手给你做的呢,这上面我还用了红玛瑙做三通,你看这个是我为你雕刻的保平安的无事牌,用的是砗磲的……”

他一脸真挚的望着楚玉瑶,一件件介绍着。

但这些珠宝首饰和法器,却没有任何一样能够让楚玉瑶看了欢喜的。

她只觉得后脊背后阵阵寒意袭来,就像是看着一只刚从炼狱走来的恶鬼般……

楚玉瑶上前一步,一把掐着萧琰的下颚强迫着让他抬起头来:“你到底是谁?”

面对着楚玉瑶的愠怒,萧琰不恼也不着急。

他戏谑一笑,“姐姐我是阿厌啊,你总不能就连我都忘了吧?我小时候经常跟着你和皇兄的身后,如果没有姐姐和皇兄我恐怕是在后宫里早就已经被人给欺负死了。”

“这些人,都是你杀的?”

楚玉瑶作势便要拔出腰间的佩剑,她看着萧琰的眼神中蕴**满满的杀意。

此人的身份绝对不简单,自由出入皇城,还可以做到对她的动向了如指掌。

原来这看似是富丽堂皇的皇城,实则早就已经烂透了……

这里面暗涛汹涌,处处蕴藏着危机!

萧琰叹息着,又倍感无可奈何的摇摇头:“姐姐,我也不想杀人的,我知道,从小你就对我教诲,你说要让我做一个好人,让我以后长大了能有自保的能力,我现在不仅是有了自保的能力,我还可以保护你……和皇兄呢!”

是这些人背地里嘴巴不干净,喜欢嚼舌根说些不中听的话。

说他的瑶瑶姐姐是天下第一妖妃,妖言惑众……

还说懿贵妃背地里做尽了腌臜事,还打了太子!

那可是瑶瑶姐姐怀胎十月辛苦生下的孩儿,莫要说只是打了他一顿,就算是杀了他,都无可厚非!

一想到这些,萧琰眯起了一双深邃狭长的眼眸。

他的眼睛宛若萧景珩的眼眸那般,生的撩人……

尤其是凤眸深邃狭长,眼睫一频一眨之际,直叫人感慨,生的比女子还要更加的妖冶。

只是,楚玉瑶今日才仔细瞧清楚这个萧琰的穿着,不正是宛若萧景珩方才及冠那般,一袭素色青衫。

“你将这些人全部都给杀了,你知道会给你的皇兄带来多少麻烦吗?”

楚玉瑶加重了手持**的力度,她眯起了丹眸,一步步朝着萧琰靠近。

她能够觉察到四周危机四伏,哪怕是没有看到那些人。

却也能感受到,萧琰带来的人……可不少呢!

萧琰不急不恼勾唇戏谑一笑,他用手轻轻地擦拭去顺着脖颈蔓延流淌下的那些血水,眸色噙着笑意:“姐姐,你要杀了我,我都不反抗,难道这还不足以证明我对你和皇兄毫无敌意吗?皇兄做不了的事,我可以做,我可以帮他清楚那些奸佞扫清这一路所有的障碍……”

奸佞?障碍?

在萧琰看来,那些人嘴里不干不净,只要随便杀了就好。

可对于萧景珩而言,想要除去那些人也不过只是一句话的事!

留着那些老臣,自然是因为他们背后的势力。

萧琰抬起手来,轻轻地**着手指上的血渍,“姐姐若是觉得我给皇兄增添苦恼和麻烦,你大可现在直接杀了我,只是,杀了我,你可就再也没有像我待你这般赤诚的……弟弟了。”

“我可从来都没有认下你这个弟弟。”

楚玉瑶说话的时候,身子止不住的发抖。

她心头思绪尤为复杂,既觉得这个萧琰心狠手辣,却也感到后怕。

他竟然势力这般庞大,可见早就已经蛰伏在这皇城中,已经不是一两日了!

前有狼后有虎,她怎能将萧景珩一个人留在皇宫中。

太危险!

“姐姐,你知道太子现在去哪儿了吗?他一个人去了江南,你说,若是我们不去人保护他的话,他会不会被那帮流民给欺负死啊?”

萧琰眨巴眨巴眼睛,“要我说,这孩子还真是像极了皇兄,一点都不如你,他鲁莽粗俗,刚愎自用……”

“你了解过萧景珩吗?”

楚玉瑶的声线极冷,透着寒意。

她余光瞥了一眼萧琰捧着的檀木盒子,瞧着里面一串串首饰珠宝,稍作迟疑一顿。

“今日这件事情,即便是陛下对你不予追究,前朝那,就过不去这一道坎,你可知晓你做下的这些事,将要给陛下带来多少麻烦吗?”

楚玉瑶抽出手中的那把**,也罢,现在就算是杀了萧琰,也依旧是于事无补。

要解决的是前朝的纷乱,而不是他……

当务之急,就算是将萧琰杀了上百次,也难能改变眼前的局面。

萧琰见着她不相信的样子,他继续补充道:“太子他前几日趁着早上开宫门,混入了小太监的行列里,偷摸出宫了。”

“你最好尽快将你的那些眼线给撤掉,若你还觉得陛下是你的皇兄的话。”

楚玉瑶撂下了这么一句轻飘的话。

她脸上依旧还是淡定从容,可实则,心头早就已经慌乱如麻。

她不禁去联想,难道是因为自己前些时日说太子的话太重了,所以让他心生了要逃离皇城去外面闯荡的心思?

太子手无缚鸡之力,甚至就连一个禁军都打不过,他若是去了江南,遇到了乱民,岂不是只有死路一条……

“姐姐,你放心好了,那是你的孩子,我就算是誓死也一定会将他护到底的,绝对不会让他在外面遇到丝毫危险。”

萧琰临走时,眸光灼灼的注视着楚玉瑶的背影,一字一句说的尤为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