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皇后来之前就知道赵福宁跑来了这,此刻谢燎在外头,赵福宁必定是在里头了。
王皇后的视线看向被谢燎挡着的景悦殿的门,“既然江氏对珩玉使了手段,那必然也是留有证据的,来人,进去搜查!”
倘若当场抓着谢珩玉与赵福宁,也能挫一挫谢珩玉的傲气。
顺便,成就了这段姻缘!
谢燎不让,“母后,皇叔在里面歇息,恐怕是不妥。”
王皇后多看了眼这个平时存在感不高的二皇子,“他要是有个什么万一,伤了身体,那才是不妥!让开!”
谢燎从容不迫地应对,“父皇与皇叔兄弟情深,但皇叔与母后并无血缘,理应避嫌,且江氏给皇叔下的药有损皇家颜面,为避免闲言碎语传出,母后还是让儿臣去看望皇叔吧。”
几句话,怼的王皇后哑口无言。
她的面上已经没有一丝笑意,凝视着被她忽略多年的谢燎,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谢燎有了与她对抗的底气?
四目相对,王皇后那双似秋水柔和的双眼中,只剩警告与威压,桃花色的唇瓣略微勾起,寒意陡生。
连身后站着的一众女眷都察觉到了这对皇家“母子”间凝滞的压抑气氛。
偏偏谢燎不为所动,如无察觉一般,与之对抗,亦不输分毫。
正此时,谢燎背后的那扇门,“吱嘎”一声开了。
众人的目光皆下意识地朝门后投去。
只见在皇后与二皇子口中出现的摄政王,正一脸阴沉地站在殿内,看着外面或看戏或探究的人,不耐地发话——
“看什么?”
他声音不善,女眷们不敢招惹,纷纷低下头、移开视线,行礼。
王皇后看他这么没礼貌,也不生气,反而内心乐得他不落好名声,“珩玉,本宫听说你中了江氏之计,如今可还好?要不要……”
“臣弟就不劳皇嫂费心了,”谢珩玉打断她后面的话,“江氏是皇嫂邀请来的,臣弟的婚事也是皇嫂赐的,皇嫂该多想一想,怎么就这般凑巧,晦眼识猪了呢。”
听者以为是慧眼识珠,自然认为谢珩玉这话是讽刺。
实则不然,他根本就是想骂皇后。
王皇后脸上挂不住,却碍于温婉贤良的形象,不得不认,“是本宫识人不清,险些至你于危难,好在提早发现,不会让江氏再害了你,你放心,本宫与陛下会为你做主,严惩江氏。”
“但,你当真无碍吗?”王皇后说话时,目光还在往殿内探,苦口婆心道,“可莫要逞强伤了身体……咦,”她扭头往人群看了眼,“江氏姐妹被带走了,怎么赵家小姐也不在?”
王皇后一边询问,一边意有所指地再朝殿中望去,只可惜门只是半开,又被谢珩玉挡着,倘若能进殿搜一搜就好了。
只要能将赵福宁从殿中搜出来,便是浑身张满嘴也说不清,不仅能成就这桩婚事。
而且……有江氏行勾引腌臜事在前,众人定会联想赵氏也与江氏一样,趁人之危想攀高枝上位。
谢珩玉若真心在乎赵福宁,必不能让她落下这名声,届时,就只有损他自己声誉,比如——
摄政王以权相逼、强迫臣女。
想着,王皇后内心多了兴奋,看向谢珩玉,语气微扬,“你可有看见赵小姐?”
不等谢珩玉开口,人群中的容婉开口:“回禀娘娘,小女方才喝多了茶,去更衣了,不在此处。”
容婉这么说,王皇后倒是不好再质疑赵福宁的去处了。
王皇后转头看了眼不知何时归来的三人,笑容绵软暗藏锋芒。
还没回过头,景悦殿的门“嘭”地一声阖上了。
谢珩玉连样子都懒得做,将所有人隔绝在外。
王皇后的算盘落了空,只得让女眷们真去看花,自己则派人守在景悦殿外,等着里面的人出来。
殊不知,方才几人谈话间,赵福宁已经从后面的窗子爬了出去。
殿中的谢珩玉绕到屏风后,看见大开的窗户,还有……被放在床榻上的小福,就知道她跑了。
她还没给出答复,就跑了。
是没想好,还是不愿意?
一个爱财的女子,竟然还不乐意嫁给他,呵。
谢珩玉不可抑制地发出一声低笑,又瞬间收住,伸手从怀中取出放置各种药丸的药袋,将白色小药丸吞下去,不出一刻,身体便好受许多。
他深吸一口气,抱着小福走出殿外。
殿外多了些不重要的人,少了些碍眼的人,比如谢燎,比如王皇后。
某个不重要的蹲守在外的小太监,见摄政王出来,忙上前转述王皇后的话,“殿下,娘娘说,您若休息够了,还请往养心殿去看看陛下,陛下想您了。”
“滚开。”谢珩玉嘴上骂着,脚步直接绕开了太监。
他还是没有去养心殿,只在清凉殿附近转悠了一圈,听闻王皇后宴请的女眷们也要离开了,便出了宫。
那厢。
福宁从窗子后面溜出来后,心里便堵得慌,忍不住去想摄政王的提议,究竟是随便说的,还是随便说的。
她与他又不熟,才见过几面罢了,总不能因为她会照顾小猫,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吧。
一定是因为江氏的香比较特别,让他非常渴望成家,驱使他草率地做出决定。
只是刚好撞上的人是她罢了。
如果是别的人,他大概也会那样的。
福宁越是宽慰自己,越是进了死胡同,心里愈发不得劲了。
不知不觉,已然回到了清凉殿,彼时女眷们也都赏花回来了。
母亲容婉见她归来,可算是松了口气,拉过她的手,确认她的安危。
容婉压低声道:“方才二殿下托人传话,说是寻着你了,你去哪儿了?”
福宁刚才在景悦殿,也听到了二皇子的话,既然二皇子好心替她掩饰,她也不想让母亲担心,于是寻了借口搪塞过去。
王皇后自然也看见她归来了,见她完好无损地归来,王皇后似有些失落。
等了她们这一众女眷出了宫。
被关押了一个时辰的江氏母女还继续关在宫中。
王皇后听闻谢珩玉径直出宫,没有去养心殿探望陛下,倒是终于觉得舒心了些。
他们兄弟感情越僵,于她和烛儿越有利。
她转而去了养心殿,将今天发生的事,七分真三分假的告诉了齐武帝。
遮掩的,自然是对自己不利的那部分。
只说这江氏如何坏心,为了摄政王妃的位置,连脸面也不要了,大胆到青天白日,就敢在皇宫里给摄政王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