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济州岛的面积是真不小,足有180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二十分之一的台湾府。
吴猎虎在岛上唯一码头济州港整顿好了大军,刚准备对济州牧城发动攻击,就见到牧城的城门已经大开。
济州牧使李殷厚带头逃跑,整个牧城里上到官吏,下到士卒,能跑的全都在跑。
等吴猎虎率军赶来,牧城没有任何抵抗,就这么被汉军轻松拿下,里面甚至还有不少正在收拾财物、拖家带口没来及跑路的济州官吏和守军士卒。
济州判官李致中,这货同样也是**宗室,但跟李殷厚不是一个派系,所以李殷厚跑的飞快,完全没顾上知会他。
“@#$%&&**%$……”
李致中上来就对着吴猎虎行五体投地大礼,口中还叽里呱啦高呼着什么。
周宗富跟上翻译:“将军,此人自称名叫李致中,是济州岛判官,相当于我大汉的县丞。他把我大汉天兵,当成了汉阳城那里派来的大军了,将军或可利用一二。”
“利用个屁!”吴猎虎顿时不满冷哼道,“真以为我看不出来,我们用的都是汉字旗,跟**有屁关系。就连说的都不是**话,这**的县丞又不是傻的,能不知道我们不是**军队,而是外边来的大军?”
周宗富也有些尴尬,他刚刚太急着表现了,好像一时间确实没想到这一层。
吴猎虎接着说道:“告诉这厮,本将军来自大汉新朝,我大汉新朝如今已经拿下半壁天下,马上就可以扫平伪清,光复中华。现在,我大汉新朝的皇帝陛下,派本将军出兵要拿回济州岛,识相的就乖乖顺从,陛下还可以饶他们一命,让他们入籍我大汉。”
周宗富立刻将吴猎虎原话翻译了一遍,还特地在末尾强调威胁了一句:“不要再想着欺骗吴将军,吴将军什么都知道!”
这下,济州判官李致中终于装不下去了,他刚刚就是故意装作不知道,打算利用两边的语言不通。倒不是心里想搞事,而是单纯害怕后面金大妃打回来,自己不好给现在的投降开脱。
眼看李致中跪趴下不敢说话了,吴猎虎正要继续喝令对方,把牧城衙门里的各种典籍档案全都找出来。
吴猎虎的当务之急,还是要搞清楚济州岛到底有多少百姓,又有多少可供耕地和战马饲养。
“尔等……”
“阁下真是中国皇帝派来的将军,不是海盗倭寇?”
吴猎虎刚要说话,下方跪着的一个牧城官吏,忽然抬起头来操着一口流利汉话问道。
“你是汉人?”吴猎虎有些惊诧。
丁若镛拱手谦逊道:“不,鄙人是**人,祖籍汉阳城。”
“你居然会说汉话?”吴猎虎更惊奇了。
他也听出了丁若镛口音上明显的不同,虽然汉话说的流利,还属于那种通用的官话,但口音相当明显,不像中国口音。
丁若镛又说道:“鄙人曾经跟随清国来的周文谟神父,学习过一段时间的汉话与教学,所以也能说的了汉话。”
周宗富跟着解释:“将军,神父便是西方教的一种特殊僧人,主要负责管理教堂以及传教事务,相当于西方和尚设在咱们中国的传教僧人。不过这些西方和尚端是可恶的很,只要信了他们西方佛陀,就不能再祭拜自家的宗族祖宗,只能全心全意信奉他们西方教的唯一佛陀,所以一直都被过去的清廷官府禁止打压。”
吴猎虎微微点头:“居然不许信众祭拜先祖,西方教的和尚果然可恶,鞑子这波做的倒是没毛病。”说罢又看向跪着的丁若镛,问道:“你也信那些西方教?”
丁若镛摇头说道:“回天朝将军大人的话,以前是信的,但现在已经不信了。”
这话确实没说谎,丁若镛至少在去年,都还是信奉西方教,也就是天主教的。但随着金大妃掀起“辛酉邪狱”,好不容易活下来,被流放到济州岛的丁若镛,早就不信什么天主教乱七八糟了。
说起来,这家伙也是真的倒霉,金大妃是在正宗大王李祘病逝后,便立马迫不及待发起了“辛酉邪狱”。
表面上,“辛酉邪狱”的爆发是因为**排斥天主教,不希望天主教在**坐大,这才下狠手抓捕、屠杀、流放天主教徒,但实际上真正的核心原因还是在于两个字——党争!
这也算是**的传统艺能了。
英宗时代还没开始前,**国内的朝臣贵族就已经分为了老论、少论、南人、北人四色朋党,而北人、南人在后续的党争中相继失势。
英宗大王继位后,又爆发“壬午祸变”(**王把世子饿死),刚刚得势不久老论、少论两派,接着激化新一轮党争。
等到正宗大王继位,少论派斗败退场,老论派继续有丝分裂,分出时派和僻派两党。
这两党终于有些不同,时派选择紧跟正宗大王,而僻派则以金大妃为靠山。
正宗大王在位时,两派虽然党争,但靠着正宗的一手平衡术,两派始终难以决出胜负。
去年,正宗大王终于病逝,留下的世子又过于年幼,托孤的外戚金祖淳又是个有野心的,选择韬光养晦坐看金大妃和僻派坐大。
时派失去了正宗大王这个最大靠山,而时派中的不少实学家,主张吸收外来技术与文化,不可避免会与西方教产生接触。
于是乎,“辛酉邪狱”爆发了。
僻派以铲除**为名义,发起对时派在内的大臣贵族全面大清洗。
作为被时派吸收的南人实学家丁若镛兄弟三人,成功在这波大清洗中躺枪被抓,老三丁若钟被杀,老二丁若铨、老四丁若镛及时认怂,流放济州岛为奴。
对了,那位教授丁若镛教学和汉语的周文谟神父,也是在这波**大清洗中被杀,还是被杀的唯一中国人。
**干完了这些破事后,害怕清廷问责,还在事后派信使陈奏,询问清廷对此的意见。
能有什么意见?
我大清地大物博,死几个汉人而已,只要死的不是满人旗人,乾隆皇帝哪有闲工夫去管这些破事?
当然,吴猎虎对**这弹丸小国的乱七八糟党争没什么兴趣,他只知道对面的丁若镛、丁若铨两兄弟都是人才。
吴猎虎惊喜问道:“你刚刚说你会筑城?”
“鄙人曾经入中国内地考察学习过,一般的城池应该没问题。”丁若镛点头说道。
何止是没问题啊!
这个丁若镛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可是**王朝最厉害的筑城师,算是一群矮个子里最“精通”东方筑城的专家了。
不光是筑城,这家伙还对医学、农业、治理地方、商业经济、刑律诉讼全都有所涉猎,一生光是流传下来的著作就有五百多部。
不好说这人是个大才,但肯定是个差不多及格的全能型人才。
这家伙已经这么厉害,他的兄弟丁若铨自然也不逊色,虽然不如弟弟丁若镛那么全才,但也是精通渔业水产的专业型人才。
恰好,济州岛农业不发达,经济上也很落后,岛上粮食财政的很大一部分,都来自渔业水产。
“**,这**弹丸小国不是没有道理啊!放着人才不用,天天吃饱了没事干,在哪里玩什么党争。”
吴猎虎先是骂骂咧咧,而后又说道:“本将军是大汉新朝的皇帝陛下亲派,担任这济州岛的第一骑军师师长,同时兼管岛上军政民务。你们两个不用继续做奴隶了,给我当文书官好好办事,办的好了,少不了你们的功劳。”
“下国小民谢天朝上国将军大人!”
丁若镛闻言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带着兄长丁若铨就对吴猎虎拜下。
都已经被党争波及,流放到这鸟不拉屎的济州岛,还能有什么忠诚可言。
尤其在丁若镛这样的**实学派眼里,**简直都快没救了。现在有天朝上国来救**,对**而言那是好事,只要不是夷狄满清,那谁来都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