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380章 收回濠镜澳

();

拆除孔子像,改立神主牌,这些都不是目的。

聂宇的真正目的,只是为了破除孔庙的神圣光环,或者说儒家思想的神圣光环。

孔子是圣贤不假,但在这些儒家文人的不断强化下,孔子已经变成了凡人不可直视的圣贤。

他的儒家思想经过文人的曲解利用,已经变成了统治阶级奴役百姓的工具。

可以说,现在的儒家思想,早就偏离了孔子的初衷。

前几年聂宇搞得邸报辩经,辩的其中一条,就有程朱理学的核心思想——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孔子对这条的解释很简单:“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孔子从来没说过,女子就该守寡饿死,吃饭生存是人之天性,人没了天性与野兽有何区别?

当然,这里面最初可能要怪子贡,子贡为了让老师的儒家思想发扬光大,便对孔子进行了第一次神化。

但子贡对孔子的神化,还比较收敛,只是为了传承儒家,教化百姓。

可到了后面,就愈发变得不可收拾,汉代的公羊儒,到宋朝的程朱理学,一个比一个极端,而且只为皇权服务,目的就是奴役压制百姓。

说的通俗一点,皇帝官绅要吸你的血,你要是反抗就是目无尊上,喊疼就是目无礼法。

这套吃人模式下,你要是忍受不了奋起反抗,那你的亲人会以礼法来拦着你,而你的好友会受礼法驱使成为镇压你的马前卒。

等到你被镇压下去,皇帝官绅害怕了,给百姓吃粮活命,百姓也只会吃着你给他们带来的粮食,高喊几句“皇恩浩荡”。

礼教杀人,向来不用刀子,只用畸形的礼法。

聂宇觉得这样不对,他没法一蹴而就的改变,那就先改革学府,让百姓读书,再通过邸报辩经,进一步解放女性生产力。

而后,打倒孔子像,救出孔夫子。

孔子的王者像是儒家刻意造神,最宇现在就要斩神,削弱孔庙在世人心中的地位。

孔庙地位削弱,儒家借孔子之名,行奴役之实的假儒思想,就会跟着削弱。

孔广杓肯定知道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但他不在乎,他只要复兴南孔。

儒家以后会不会衰落,南孔未来会不会再度势微,跟他有什么关系,反正南孔在他这一代已经中兴了。

……

今年的夏季,格外显得炎热。

聂宇已经把那件王袍脱下,身上只穿了一件汗衫,就这都是热的后背汗湿。

在他摆放奏章的御案上,正放着一碗冒寒气的精致冰沙,这冰沙不是后世的科技与狠活,纯粹是这个时代的夏日饮品。

跟硝石制冰没有关系,硝石制冰正史记载很少,仅在《淮南万毕术》有过明确记录,到了明清几乎已经半失传。

因为硝石制冰有着两个致命缺点:

第一,硝石制冰可能带有弱毒性。

第二,硝石制冰产量极低,只能说聊胜于无。

古人利用硝石制冰,基本不是为了吃冰沙,而是遇到了必须用冰块的特殊用途。

聂宇现在正吃的冰沙,其来源于南京的地下冰窖,就是冬天下雪时候采集的冰块,存放于地下深层冰窖进行保温,到第二年的夏天拿出来解暑食用。

说实话,要不是有相关记载,聂宇都不敢想象,古人还有这种黑科技。

原理倒是能猜出来,无非冰窖就是座天然冰箱,但到底怎么做到的完全搞不清楚。

聂宇简单批了几本奏章,就热的难受,稍微松了松衣领,拿起汤匙舀了一勺冰沙放入口中。

“嘶~!”

不得不说,这里的冰沙没有后世丰富的冰淇淋口味,但同样也有属于这个时代的特色。

纯天然无污染的冬季冰块,加入各种水果切片,还有糖霜、牛乳,吃起来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没吃几口,忽然有秘书官进来禀报。

“大王,内阁刘元辅、兵部王尚书有事求见!”

“宣!”

聂宇放下汤匙,正了正衣冠,而后端坐御案后头。不多时,刘骏、王若愚就到了。

“臣刘骏(王若愚),拜见大王!

“免礼,赐座!”

聂宇微一抬手,这么热的天,他倒没让二人站着汇报工作,坐着好歹不会出太多汗。

“谢大王。”

二人谢恩坐下。

刘骏又接着站起,从袖口取出一封奏章,说道:“大王,此为广东递送的加急奏事,还请大王决断过目。”

听到是广东的加急奏事,聂宇一时间有些疑惑,广州不是已经拿下,杨遇春都降了,莫不是又出了什么大事?

接过秘书官转呈递上的奏章,聂宇快速扫看了几页,明白过来:“濠镜澳啊!”

濠镜澳,澳门古称,“澳”就是泊口,“濠”通“蚝”,因其地盛产牡蛎(蚝),“镜”则形容澳门南北两湾水面平静如镜,形似蚝壳,故称“蚝镜澳”,此后逐渐演变为濠镜澳。

这封奏章既是加急奏事,又属于广东汉军递送的军奏。

因为广州已经被汉军拿下,粤东天地会在汉军和八排瑶的联合施压下,又有汉军承诺免去广东百姓的过去欠税,所有百姓军民都能分田。

广州满城里的八旗驻防军,已经都被砍头示众。

虽然汉军不是反清复明为旗号,但这番作为实际也大差不差。

天地会又不是真的朱明死忠,反清复明不过口号旗帜而已,有别的汉家正统,还已经成事了,他们自然愿意跟着投降。

这也在于粤东天地会受到汉军的蝴蝶效应,起义的太早了,实力不足又四分五裂,没有统一指挥,自然野心就生不出来。

但凡晚个几十年,广东天地会还能不能这么老实,那就不好说了。

粤东天地会归顺,他们控制下的地盘州县跟着归顺,而后其中一块距离广州很近,就在南边的濠镜澳出了问题。

粤东汉军主帅陈有年,这家伙虽然是汉军的元老将帅,算得上战功赫赫,但他是湖广人,纯内陆出身,文化程度不高不低,压根不知道彼时的濠镜澳是什么情况?

就连濠镜澳这个拗口地名,陈有年都是第次听说。

于是乎,陈有年派了一支军队接收濠镜澳,结果到了濠镜澳,看到的是一大片界墙,还有好多操着一口流利广东话和京片子的红毛洋鬼子(葡萄牙人)。

濠镜澳的葡萄牙人不知道汉军来历,只知道之前广东官府的人跟他们说,广东这里有天地会的暴民造反,让他们小心些还说了暴民的具体特征,那就是没有辫子。

辩子,是濠镜澳的葡萄牙人辨识清国人的特征,没有辫子那就不是清国人,只能是叛军了。

正好,汉军也没有辫子。

双方一见面,迅速爆发冲突。

汉军这边猝不及防下,被葡萄牙人的火枪击伤两人。

然后,剩下的汉军结成阵型,跟濠镜澳的葡萄牙人爆发交火。

濠镜澳葡萄牙人没有线膛枪,肯定打不过汉军,交战没多久就迅速落败,死了七个人,剩下的葡萄牙人立马退回炮台碉堡。

汉军这边包围了濠镜澳,又把战报消息报给陈有年。

陈有年听闻差点脑子没转过弯来,还是归降的香山县令急忙解释濠镜澳是葡萄牙租借地。

而且,不止伪清租借了,从前明开始就已经租借给葡萄牙人。

事涉外藩,还一不小心发生交火伤亡,陈有年不好擅专,只能先行汇报给南京,请求南京这边裁定。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