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击:从钢七连开始 第228章 合成旅的前身

();

孙同非的话,即便是再愚钝的人也能听出其中的深意——这分明就是要提拔陈江了。

一时间,陈江的脑海中闪过无数个念头,如同走马灯般旋转不休。

莫非是要接任处长?那现任老处长又将何去何从?

是平调、升迁,还是他不敢再往下想,只是觉得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节奏。

“怎么样?你自己有什么想法吗?”孙同非笑着问道,随手将手中的文件整理好放在一旁,“就是随便聊聊,不用那么拘束。”

话虽说得轻松,但涉及到个人前途的大事,谁能真正做到云淡风轻?

陈江暗自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

他深知,既然孙同非亲自把他叫到办公室谈话,说明这件事已经在会上讨论过,基本已成定局。

这是人事调动的惯例,陈江在这个圈子里摸爬滚打多年,自然心知肚明。

“首长,我没有任何想法,坚决服从组织安排!”陈江挺直腰板,声音铿锵有力。

“哈哈哈,好吧好吧。”孙同非早料到陈江会这么回答,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他不由得心生感慨。

陈江才几岁呀,就已经走到了这个位置,孙同非扪心自问,他的晋升速度可远远没有这么快。

“上面决定,想要组建一个全新的战斗单位,考虑让你去担任副职!”孙同非的语气顿了顿,“这个副职差不多就是正团级。”

“正团级的副职?”陈江一时怔住,大脑飞速运转。这么想来,就只有旅一级的作战单位才会有如此的配备,不然是说不通的。

他清楚地记得,当前部队里仍然以师和团为主,一个师下辖三个团,一个团下辖三个营,几乎还没有“旅”这个层级。

而第一个合成旅的成立,按照历史进程还要等上好几年的时间。现在的这个信息化机步旅,莫非就是试点单位?

“没错。”孙同非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语气变得深沉,“你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支特殊部队。在我军的历史上还没有这样的先例,我们这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边建边摸索。”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训练场上正在操练的士兵,继续说道:“这是上级首长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决策。当前国际形势下,全球军事强国都在大力推进军事改革,我们也要与时俱进,不能落后啊。”

“旅长和Z委的人选确定了吗?”陈江忍不住问道。

孙同非转过身,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这个目前还不能透露,到时候会有正式文件下发,一切以文件为准。”

他抬手看了看表,“今天就先谈到这儿吧。回去后做好交接准备,但也先不要声张。”

“是,首长!”陈江立正敬礼,心里却早已波涛汹涌。

回到办公室,钟亦雪已经离开,只有钟亦明还在那里翻看着他书架上的军事杂志。

见陈江回来,他立刻转过头来,一脸狡黠地问道:“怎么样,陈大处长,去向定了没?”

陈江故作镇定地整理着桌上的文件:“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就是正常的工作汇报。怎么,你小子又在那瞎琢磨什么?”他看了看手表,转移话题道:“走吧,到饭点了,请你吃炒菜去!”

**机关的小食堂素有“小灶”美誉,这里的厨师个个身手不凡,能做出天南地北的特色菜。陈江点了一份酸菜鱼、一份梅菜扣肉,再加两三个时令蔬菜,又要了几瓶冰镇啤酒。不一会儿,香气四溢的菜肴就摆满了小方桌。

本来陈江还想叫上钟亦雪一起,但转念一想又作罢。

在这个敏感时期,还是注意些影响为好。

再说,如果钟亦雪在场,他和钟亦明有些话反倒不好说了。

陈江和钟亦明都是海量,几瓶啤酒下肚,面不改色。两杯冰啤酒下肚,话匣子就自然而然地打开了。

钟亦明夹了块肥瘦相间的扣肉,压低声音道:“跟我还保密?大首长亲自谈话,能是小事?快说说,到底什么好事?”

陈江抿了口酒,感受着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带来一丝清醒。他知道这事瞒不住,也没必要瞒着眼前这位人脉极广的家伙。只是组织纪律在那,很多细节还不能过早透露。

“算是.往前挪了一步吧。”陈江斟酌着用词,“去个新单位,负责一些新任务。”

“新单位?”钟亦明眼睛一亮,“不是接老处长的班?我就说嘛,你这一年多干得风生水起,上面肯定看得到!绝对是重用!”

陈江笑了笑,不置可否,夹了片酸菜鱼。鱼肉鲜嫩,酸辣开胃,但他此刻的心思全然不在美食上。“勉强算沾点边。具体等文件吧,现在真不好多说。”

“懂,纪律嘛。”钟亦明了然地点点头,举杯道,“不管去哪,反正是重用!恭喜了啊——”他故意拖长语调,带着试探和调侃:“陈副旅长?”

陈江手中的筷子顿了一下,抬眼看他:“你小子从哪听来的?”

钟亦明得意地嘿嘿一笑,凑近了些:“我自有门路。你不告诉我,还不准我去打听啊?”说着冲陈江挤了挤眼,一副“你懂的”的表情。

陈江心中微动,面上却不动声色:“行了行了,外面别乱说。喝酒,菜都快凉了。”他试图转移话题,心里却暗忖钟亦明的消息果然灵通,这还没正式公布呢,他就已经听到风声了。

“听说这新单位刚搭架子,千头万绪吧?”钟亦明收敛了玩笑神色,正色道,“要是编制上有空缺,记得把我也弄过去。跟着你干,我心里踏实。”

陈江心头一暖。他知道钟亦明这话不是客套,而是真心实意的。

举杯跟他碰了一下,陈江诚恳地说:“谢了兄弟!有你这句话就够了。至于具体怎么组建,首长也没跟我细说,现在还保密。”

这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两人聊了些部队里的趣事,也交换了些“小道消息”。

饭后,陈江没有直接回办公室,而是绕到机关大楼后的小操场踱步。晚风微凉,吹散了酒意,也让他的思绪更加清晰。

副旅长,上校。

虽然没留在机关当处长,但终究是去了作战部队,这倒是符合他一直以来的愿望。

唯一的顾虑是副职岗位,上面还有旅长和政委两位主官,不知是否好处。

手下的兵和军官从哪来?装备、训练、大纲.无数问题瞬间涌入脑海。

他知道,这既是一次巨大的机遇,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一旦成功,前途无量;一旦搞砸,恐怕再难起来。

更何况,这支部队是被上级寄予厚望的试点,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他想起孙同非说的“摸着石头过河”。

这河,水深水浅,暗流何在,都得靠自己一步步去探。

想着想着,他的脚步不由得加快了几分,仿佛已经迫不及待要迎接这场挑战了。

几天后,正式文件下达:

组建信息化机步旅,番号第C旅。

旅长由陈江的老上级龙凯峰担任,政委厉海光从其他部队调任,原为某机步师副参谋长,此次也算晋升。

陈江任副旅长,军衔上校,正团级。

该旅下设两个团及一个信息技术大队、一个陆航直升机大队:主力装甲团团长为赵振国,机步团团长赵大志。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之前的汽车团也进行了大幅改编,保留两个营的重型车辆,其余转为机步连,增强了整体战斗力。

信息技术保障大队为副团级编制,由唐心怡任大队长,全面负责全旅的信息化技术保障。

陆航直升机大队同样为副团级,大队长蓝心民从外单位调任。

全旅总兵力约六千余人,配备坦克、自行火炮、重型卡车及武装直升机等多种重型装备,这在我军历史上尚属首次。

消息一出,众人纷纷向陈江道贺。

俞根山第一个赶来——陈江的提拔对他也有利。

廖伟良处长转业的通知也已下达,俞根山接任处长。

虽是平级调动,但从副职到正职,意义明显不同,更意味着他在部队还有进步空间。

两人在办公室里亲切的交谈着,俞根山还很谦虚的问陈江作战处的一些问题,陈江当然不可能在他面前摆老资格,何况人家当副处长这么多年,所有处室的职能情况都了然于胸,这句话明显就是客套话。

相比之下,陈文华就有些失意。

好不容易盼到陈江调离,处长之位却仍与他无关。

更关键的是,钟亦雪被提拔为副处长,又一个强劲竞争对手出现了。

其实在钟亦雪的提拔上,陈江只是提了点建议。

他认为这位女军官本身素质出色,加之她本身属于“将门虎女”,即便没有他的举荐,晋升希望也很大。

至于陈文华,说实话陈江了解不深,接触时间太短。

况且上级并未征求他对处长人选的意见,这不是他该插手的事。

这些是非恩怨,陈江已无暇琢磨。他在这个处室的任务已经完成,目光完全聚焦于新的起点。

陈江前去报到时,由孙同非亲自陪同,足见对陈江的重视。等他们赶到时,龙凯峰等人已在旅部门口迎接。

龙凯峰率先迎上前向孙同非敬礼:“欢迎首长莅临指导!”

“哈哈哈,龙旅长客气了。你这回指挥的是全新部队,大有可为啊!”孙同非语气中不无羡慕。虽然龙凯峰眼下只是旅长,但这支部队是上级寄予厚望的试点,平级甚至更高只是时间问题。再过几年,谁称呼谁“首长”还真说不准。

两人寒暄几句,便转入正题。其实无需孙同非介绍,陈江和龙凯峰早在702团时就共事过,算是老搭档。

“旅长好!”陈江上前敬礼。

“哎呀,陈副旅长,想不到咱们又搭班子了。”龙凯峰感慨良多。初识陈江时,他还只是个上尉,如今已快赶上自己了。而且这小子路子活、眼光远,将来绝非池中之物。

“能在老首长手下工作,我非常高兴,一定能学到更多东西。”陈江回答得谦逊得体,也给足了龙凯峰面子。

龙凯峰哈哈一笑:“不是手下,是旅领导班子共同奋斗,把这支部队带出来!”

陈江微笑点头。

随后,龙凯峰带陈认识旅主要军官。走到赵大志面前时,对方心服口服——当初紧急拉练时他还不太服气,如今陈江已成他的直接上级。

“陈副旅长,今后多指导。”

“赵团长,也请你多支持。”两人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

“陈副旅长好!”一个爽朗的声音传来,正是赵振国。他此次带来一个装甲团,也算升了一级。该团下辖主战坦克营、重型自行火炮营和装甲防空营,战力空前强大。

原本正志得意满,从军校深造回来就担任主力装甲团团长,还是全军试点单位,何等风光!可见到陈江,那点得意顿时消散——同为同学,陈江已是他的上级。

虽有些落差,但他对陈江的能力心服口服。毕竟在军校时陈江就是班长兼优秀学员代表,受重用也在情理之中。

“老同学,咱们又到一起了!”陈江见到赵振国也很高兴。对方性格爽朗,容易相处。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最后一位是唐心怡,她调任信息保障大队大队长,算是发挥专长。

看着陈江肩上的三颗星,说不羡慕是假的。

但好在是熟悉的领导,总算一件好事。

“原来你都认识啊?那太好了!”龙凯峰惊讶中带着欣慰,“这些都是从**各部抽调来的骨干,我还担心你们磨合需要时间。既然都熟悉,那就省事了。”

孙同非将陈江送到,作了一番动员讲话后,便准备返回。

临行前,他特意嘱咐陈江:“好好干!这支部队上级寄予厚望。如果干得出色,将来还有更广阔的天地等着你们。记住,一定要团结一致向前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