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都要炸开。”
许今秋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烦小孩,当初五个子女,都照顾得好好的,长大后全都成才。
十二个,却不是一个概念。
聚在一起,就是十二个小魔鬼,哪怕请了家庭老师也没个清净。
“老大,什么时候回来?”
给大闺女打电话,陈言希迅速回了一句:“二妈,过几天就回,辛苦你们几天哈,拜拜嘞。”
又给其他子女打电话,说辞都是一样的,许今秋怀疑,他们兄弟姐妹几个商量好的。
“这些个小**!”
恨恨地骂了一句,见赵园园要偷溜出去,许今秋连忙喝道:“赵园园,今儿你敢走,别怪我收拾你。”
曾阿黎动静更快,一把扯住赵园园的耳朵:“往哪跑呢?”
“我就想出门透口气。”
赵园园悻悻求饶,讪笑道:“要不咱们换个思路,组织一个旅行团,来一场京郊周边游?”
“多请几个导游。”许今秋点头。
赵园园立刻应下,连忙找人安排,安排了好几个导游,还有保镖、保姆一起,每个孩子最少有一人看护。
玩了一周,儿女们才陆续回家。
不包括老二一家。
陈老二带着两个媳妇儿抵达香江,没有着急上班,先让周文雅把持有的美股数据发一份过来。
夫妻三人开始盘算。
“太多了吧?”叶绾惊住。
她的性格跟许今秋非常相似,只关心自己的那摊子事,几乎不会插手公司的事务。
也提不起兴趣。
要是喜欢管理公司,当初就不会接手基金会,曾阿黎、赵园园都想把产业交给她。
其它产业也可以选。
相比之下,还是基金会更有意思,平时几乎不过问投资项目。
如今乍一看,真被吓一跳。
就像苹果公司,十年前市值不过 3000多亿美刀,十年后的今天,市值飙升到 3万多亿美刀。
涨幅接近十倍。
再比如英伟达,十年前市值 100多亿美刀,到今年,市值已经突破 3.7万亿美刀,涨幅 300多倍。
类似的科技巨头,家里都持有大量股票,且是很久前买下的。
“去年咱爸要分家时,咱家在美股的投资,可以套现将近 2000亿美刀,现在的数据不止吧?”
闻言,陈老二微微点头:“那是一年多以前的数据,最近一年多涨幅特别大,尤其是高科技企业。”
“就像英伟达,年初市值 1.2万亿美刀,现在 3.7亿美刀。”
“咱们啥也没干。”
说到这儿,陈老二忍不住感慨:“架不住老天爷赏饭吃,还追着喂,不吃都不行,我也很无奈啊。”
“少嘚瑟。”叶绾嗔怪道。
陈老二嘿嘿笑道:“实话而已,以前做梦也没想到,这两年科技股会疯涨,简直是白捡钱。”
叶绾莞尔,没法反驳。
“未来一年,估计还会涨,不过跟咱们关系不大。”
翌日,陈老二去公司下达第一条指令:“这个月抛售 10%的美股股票,以后每个月抛售 10%,一直到清仓为止。”
不玩了,走人!
陈老二在公司拥有绝对的权威,下达的指令从来不容置疑。
跟陈凡如出一辙。
几乎同一个时期,大佬美那边传来消息,股神巴菲特也在套现离场,仅八月份,就从苹果公司套现 750亿美刀。
又减少银行股票,套现近 70亿。
如此大规模的操作瞒不住人,媒体追着二人采访,在股市一片大好的形势下套现,属于谜一般的操作。
“有一笔投资,急需现金。”
陈老二的回答很简单,至于什么项目,需要多少资金,一句话都不提,也没人能让他松口。
他们的操作也没有引起恐慌。
美股还在涨。
那么庞大的市场,不会因为两个人套现就止跌,何况两人给出的答案,不是资产重组,就是项目投资。
香江的盟友登门询问,陈老二隐晦地提过一句:“准备回内地搞大基建,需要大量资金。”
意思已经很明显。
听不听是别人家的事,陈老二可不会管别人家的事,且美股还在涨,让别人抛售也不合理。
亏钱算谁的?
不说、不管才最明智。
只有李红英询问时,陈老二才如实交代:“美股肯定还会涨,不过我们家已经打算退出来。”
“看不清未来,没把握。”
李红英回到家里就让顾晓晓抛售美股,从八十年代开始,自家在金融市场一直跟着陈家走。
陈家撤,自家也撤。
至于股价还会涨,管它呢,赚的已经够多,套现到手的才是钱,不套现就是一堆股票。
顾晓晓动作很果断,当天就下令抛掉手里持有的美股。
大环境太复杂,风云变幻。
拿着现金更安心。
至于陈老二回内地**建,顾晓晓一点兴趣没有,陈家搞的基建项目,回报周期太长,还不如攥着现金。
陈老二在香江待了几个多月。
八月、九月两个月的套现指标已经完成,累计套现 780亿美刀。
消息传回国内,媒体纷纷转载,人们不得不感慨陈家的财力,国内首富的财富不过 3500亿元。
还没有陈老二套现的多。
十月、十一月两个月,星火投资再次套现 810亿美刀。
“四个月套现 1590亿美刀,还是现金,难怪陈老四眼睛都不眨一下,就拿出 7亿元办庆典。”
“九牛一毛啊!”
“有钱人赚钱都是以亿为单位吗?”
“难怪有人说,有钱人只会越来越有钱,穷人只会越来越穷。”
“别酸了,陈家是外边赚钱家里花,从八十年代开始,就在外边使劲赚钱,在国内使劲**建。”
“挑刺不用挑陈家。”
“慈善、基建,投资多少,没点数吗?陈凡和许老师一人一枚七一·大勋已经说明一切。”
“黎园慈善基金会成立才多久,砸出去多少钱,帮了多少人?”
“还有陈小五!”
“陈小五的绿色食品公司,那是真良心企业,创造几百万就业岗位,利润却不如几万人的企业,根本没得黑。”
……
看着抖音评论区,陈老二再一次深刻体会到好名声的重要性。
同样是有钱人,有些人如履薄冰,生怕被人知晓,还有些人偷偷摸摸地搞资产转移。
哪像自家光明正大。
还不招人反感。
十一月回到京城,陈老二先去找姐夫:“姐夫,老早之前就问过你,有没有合适的大基建,都拖多久了?”
“我上哪给你找项目?”
孙浩然挠了挠头:“要搞个几十、上百亿的项目,还真不难,可你怎么想的,一来就是上千亿美刀。”
“那是一万亿元!”
“我上哪给你搞万亿级别的大项目?吐蕃那边要搞水电,是万亿级的项目,私企也插不进去。”
“咱们国内你还不清楚?大型水电都是国企负责,当年咱们家能投资二滩水电站,纯粹是国家没钱,缺外汇。”
“这种好事,也就一次。”
闻言,陈老二龇牙:“我不管,我就不信,老子拿着钱,却不给项目,天底下就没这个道理。”
“你跟谁老子呢?”陈言希眯起眼睛。
陈老二悻悻不敢言。
陈言希哼了一声,老二就是坑货,不盯着点,姐夫也照坑,小时候就没少欺负孙浩然。
“姐,说正事呢。”
陈老二陪着笑:“此次投资大基建,咱们兄弟姐妹都有份,你也催催姐夫,多上点心。”
“你就逮着你姐夫欺负。”
瞪弟弟一眼,陈言希看向丈夫:“上面不是说要有大动作,通过大基建拉动经济,没合适的项目?”
孙浩然微微摇头:“水电插不上手,其它都是市政、水利,还有农村道路扩宽,都是非盈利项目。”
“过两天我去问问。”
“有钱进来投资,还是基建方面,上边肯定欢迎,两边商量着来,总能找到合适的项目。”
“抓点紧!”陈老二提醒。
陈言希把人赶走,再让他说下去,丈夫都得变成跑腿的。
陈老二也不恼。
直接回家陪孩子,出去好几个月,孩子们的怨念很大,连着好些天都缠着他们。
许今秋见着也恼火,把他们夫妻三人训了一顿,哪有三个人都跑出去:“小心孩子们不认你们。”
陈老二赶紧赔笑。
叶绾和叶翎姐妹俩也很尴尬,夫妻三人集体出走确实过分,话又说回来,不用管孩子,日子过得真舒心。
姐妹俩这会儿想的是,明年找个时间再来一次。
许今秋要知道,恐怕会气死。
都是黑心肝的。
在家歇息一阵子,转眼就到月底,为弥补孩子们,陈老二和叶绾带着四个孩子去了一趟塔克拉玛干沙漠。
沙漠锁边工程全面完工!
从八十年代开始,依托三北防护林体系,该工程一共历时 40余年,总长度达到 3046公里。
通过草方格固定沙丘、种植耐旱植物等方式,工程实现全线合龙,形成环绕沙漠的绿色屏障。
这是一项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
许今秋慈善基金会于 2015年正式接入,历史九年之久,在这项伟大工程中留下自己的名字。
这一段命名为:星火绿化工程区。
留着“叶绾”的名字。
当工程正式宣布完成,叶绾站在“星火绿化工程区”的巨石雕刻前,忍不住抱头哭起来。
整整九年!
人生有几个九年?
基金会交到自己手上,在这项工程上一耗就是九年,如今自己终于有拿得出手的成绩。
哭了好一会儿,又大笑起来。
笑着笑着,又哭起来,抱着丈夫,嘀咕个不停,连陈老二都听不清她到底说了些什么。
这段画面被员工拍下来。
很快被发到抖音上,在官方大规模宣传的同时,人们这才想起,陈家也在干这个事情。
且投入巨大!
“之前还有人酸陈家赚钱多,出来走两步,踹不死你。”
“许今秋慈善基金会已经发布数据,九年时间内,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上一共投入 243亿元。”
“谁能做到?”
“心疼叶绾,许老师的光芒太盛,作为接班人,始终活在许老师的光芒之下,终于有机会证明自己。”
“叶绾的名字已经刻在哪里。”
“无论过去多久,叶绾的名字都不会被抹除,就像许老师说的,一代人干一代人的事。”
“这是属于叶绾的荣耀时刻。”
……
评论区都是各式各样的评论,给予叶绾极高的评价,叶绾还特意录了一条视频,由许今秋慈善基金会的账号发布。
视频很短,只有一句话:“目标,塔克拉玛干沙漠变绿!”
视频发布后,又引起巨大反响。
从这一天开始,叶绾再也不用活在许今秋的光芒下,别人一提起,也不会说她是许老师的接班人。
她就是叶绾!
有独属于自己的贡献。
“绾绾,恭喜了!”
许今秋很调皮地捏着儿媳妇的脸蛋:“从现在开始,你的名字就跟那片沙漠绑定。”
叶绾微微点头:“谢谢妈!”
“谢我做什么,是你自己干得出色,妈也为你骄傲。”
拥抱一下儿媳妇,转过身就对儿子说:“愣着做什么?赶紧滚去安排,三天后摆庆功宴。”
“把亲戚朋友、企业高管、商业伙伴全都请来。”
“还有基金会全体职工。”
“包括退休的。”
闻言,陈老二就要去办,却被叶绾拉住:“妈,这也太高调了,在家里庆祝就好。”
“高调怕什么?好事不怕高调。”
许今秋连忙摇头:“咱家以前低调,是不想影响生活,如今早宣传出去,高调一点也没什么。”
说着,瞪向儿子:“还不快去。”
陈老二赶紧照办,不止请亲戚朋友、企业高管、商业伙伴,还有官媒的记者,甚至慈善方面的抖音博主。
这一日,荣耀属于叶绾。
等过个十年、二十年,持之以恒地干一件事,叶绾有很大的可能再给家里拿回一枚七一·大勋。
这也是家人的期待。
陈老二暗暗嘀咕,要干成这件事,还要再烧一把火,进一步放大叶绾的影响力。
“要想个办法才行。”陈老二闭上眼睛,细细地琢磨着。
过了许久,缓缓地睁开双眼,闪烁着精光:“那就干一票大的,正好当成一项大基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