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锦汐又在包厢里等了半个时辰,店小二前来相请,说刘兴轩请她过去。
苏锦汐跟着店小二来到二楼的一个房间,只见屋里有六个人。
“主子您来了。”刘兴轩笑着打招呼。
苏锦汐点点头,看着屋里的情形,心里又对刘兴轩多了几分赞赏。
她走进房间,店小二关上门后,也站到了那五个人当中。
“各位,从今往后,咱们这个茶楼就是少夫人的了,少夫人便是这里的东家。”刘兴轩说道。
六个人赶忙行礼,齐声说道:“见过东家。”
苏锦汐微笑着点头,说道:“大家不必客气,日后只要大家诚心为我做事,我定不会亏待你们。”
“多谢东家!”众人回应道。
刘兴轩接着介绍了这六人的职责,随后苏锦汐便让他们下去了。
刘兴轩关上门,从怀里掏出三张纸,跪在苏锦汐面前,将纸高高举起,说道:“这是我的卖身契、茶楼的地契,还有一个三进院子的地契。”
苏锦汐不禁对刘家父子高看一眼,没想到这么快就把卖身契都办好交上来了。
权力呀,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她收下卖身契和茶楼房契,说道:“这院子你自己留着用吧。”说着,又掏出一张五百两的银票递过去,“这五百两银票,你帮我买个院子,再买几个可靠的人,用来做作坊。”
“是,主子。”刘兴轩接过银票,问道,“不知主子买院子做什么用?我好根据用途选择合适的房子和人手。”
“制作香皂。”苏锦汐说道。
“香皂?”刘兴轩一脸惊讶,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东西。
苏锦汐看到房间桌子上有笔墨纸砚,便走过去,把制作香皂的过程写了下来,递给刘兴轩,说道:“就是比皂豆更好的洗手用品。
这是制作步骤,你先去买五口大锅,市场上的油,每种先各买五斤。
再做一些木匣,木匣宽三寸、高两寸、长十寸,记住要有盖子,还有轻松打开。”
“主子放心,我这就安排人去办。”刘兴轩说道。
苏锦汐点头,又说:“暂时还没有合适的花香,等回头我送些茶叶老叶子过来,用茶水做香皂。
你先把所需的东西准备好,五日之后,我过来教你怎么做。”
“是,主子!”刘兴轩应道。
“对了,以后你就是我的总管事,不仅要监督香皂制作,还要负责茶叶和香皂的销售,恐怕得来回奔波,不能常留在茶楼。你再选一个人当掌柜吧。”苏锦汐吩咐道。
刘兴轩一听自己被任命为总管事,强压下心中的喜悦,拱手行礼道:“是,主子!”
“你忙吧,天色不早了,我该回去了,你不用送。”苏锦汐说道。
“是!”刘兴轩应道。
苏锦汐刚到家,慕凌铄也回来了。
苏锦汐惊喜地问道:“你可算回来了,这次出门遇到什么事了吗?怎么去了这么久?”
慕凌铄看着媳妇儿开心的模样,一把将她抱在怀里,笑着摇摇头说:“没什么事,就是又去了趟山里,观察了一下晋王兵**动向。”
说完又问,“今天去县里有收获吗?”
苏锦汐笑着点头,把刘兴轩父子的事情说了一遍。
慕凌铄笑着说:“觉得好用就用,要是不好用,也不必理会他们父子俩。回头我从京城给你调些合适的人过来。”
“这刘兴轩挺机灵的,目前看还不错。”苏锦汐说道。
“那就好。对了,你送去山上的那个王狗蛋,爹见了觉得眼熟,听了他的身世后,觉得他可能是京城顾大人丢失的儿子。
爹的意思是问问你,要不要给京城的顾大人写封信。”慕凌铄说道。
苏锦汐记得,书中皇上以保护边境为由,派了五万大军前来驻扎,实际上是为了剿灭晋王的军队。
顾大人作为副统领也一同前来,所以才有机会与王狗蛋相认。
当然,如果慕家给顾大人写信,顾大人就欠了慕家一份人情。
人情这东西,自然是越多越好。
“我听说顾大人一直在找儿子,要是王狗蛋真是他儿子,咱们也算做了件善事。你就给顾大人写信吧!”苏锦汐说道。
慕凌铄点头,“汐儿,你又善良又懂事。来,帮我磨墨,我这就写。”
苏锦汐点头应下,等男人去送信,她听到前院有动静,就知道是里正带人来给她垒锅台了。
里正按照她的要求,在前院西边垒了四个锅台。
而等慕凌铄回来,他们夫妻两人来到大榆树下,树下坐着不少人,正一边乘凉一边聊天。
见夫妻二人过来,大家都站起身打招呼。
苏锦汐看到村里一半的人都在,便对一位婶子说道:“婶子,能不能麻烦您帮忙把村里人都叫过来,就说我有事找大家。”
村里人都知道,张家与苏锦汐家关系不错,如今张家从苏锦汐那里学了卤肉的手艺,隔两天就卤一锅肉送到山上,听说进一次山就能赚一两银子,一个月下来能赚十几两银子,把村里人羡慕坏了,都想和苏锦汐家套近乎。
所以听到苏锦汐有事相求,立刻笑着说道:“溪儿你等着,婶子这就去给你叫人。”
没过多久,除了没通知的村长家,村里家家户户都来人了。
“耽误乡亲们时间了,我们夫妻把大家叫过来,是因为明天想请大家进山。
这次进山,每家可以出两人,最好是女子,带上行李,咱们要在山里待五天。”苏锦汐说道。
“汐儿,你让大家进山这么久做什么呀?”有人问道。
“让大家进山采茶叶,到时候大家采多少,我收多少。我们负责管饭,一天最少十五文。”苏锦汐回答。
听到“茶叶”二字,众人纷纷惊讶不已,没想到山上居然还有茶叶。
“汐儿,山上哪棵是茶叶呀?”
“是啊,我都没听说过这山上有茶叶,茶叶长啥样啊?”
“咱们这茶好喝吗?”
……
苏锦汐听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笑着说道:“大家以后就知道了,现在大家回去商量一下。记住,除了行李和碗筷,每家还要准备一个扁担和两个竹篓。”
众人见打听不出更多消息,只能回去赶紧准备,顺便商量到底派谁去。
苏锦汐到家时,里正等人差不多已经把锅台垒好了。
苏锦汐在里正走的时候,让他转告方正莹,如果她愿意去山上采茶,就一起去;
要是不愿意,过几天跟着她采药也行。
还说里正家要是想采茶,也可以过来。里正自然满口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