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我在深山造桃源 第二百五十章 有月钱不?

红果看十武哥这傻乎乎的样儿就忍不住笑,站起身来,走到他跟前,两手抱着他的腰,踮起脚尖在他嘴上亲一口,这才笑道:

“傻瓜,哪里是肚子大一点就做得准了?总得让大夫好好诊断一下才是……”

其实红果不太相信,光摸脉哪里能诊出双胎来?

要是前世就好了,做孕检听胎心查B超,都不用三个月,就能知道是不是双胎。

红果中西医结合专业,一直自己给把脉查体,自从头回孕吐请了大夫,到如今都三四个月了,没再看过大夫。

赵十武倒是想请,被她给拦住了,这杨柳镇上的大夫,还不如她自己呢!

只不过她可没那本事,能仅凭摸脉就能确定双胎,或许这时空原汁原味的大夫,有这本事?

被她一提醒,赵十武转身就往外跑,都跑出月洞门了,又奔回来,搂着媳妇叭叭叭亲了好几口,拉着手叮嘱道:

“媳妇这杨柳镇大夫我不放心,去县城走一趟,你在家好生待着,等我啊,千万别出门……”

红果笑眯眯地看着他出门去了,回屋吃了些点心水果,又睡了一觉,起来吃过午食,在院子里散步,仰头数柿子。

院子里这棵柿子树有十几年了,到了秋天,沉甸甸的柿子压得树枝弯下来,触手可及,半青泛红的果子看着就喜人。

唉,可惜柿子性寒,孕妇不宜吃,红果暗自叹息,只能看着流口水。

正砸吧嘴犯馋呢,赵十武领着县城回春堂的大夫回来了,还是老相识,当初怀着月儿,去城里卖药材就让这位大夫把过脉,还开了养胎的方子。

红果忙亲自引人进正堂,又让许娘子上茶,张大夫捋着胡须道不急不急,还是先把脉吧。

赵十武怕误导大夫,一路上并没有跟他说双胎之事,这张大夫见他急吼吼地进城把自己请过来,以为周娘子怀相不好呢,顾不上喝茶,赶紧搭腕把脉。

赵十武两人紧张兮兮地看着张大夫,见他眉毛上扬,心提起来,眉毛落下,心又沉下去。

张大夫沉吟许久,又换了一只手腕把脉,再换回来,再三确定,才微笑着拱手道贺:

“恭喜啊恭喜,依老夫看,有六成把握,周娘子此胎乃是双胎,若能找个积年的稳婆来摸摸孕肚,把握应该能有八九成。”

红果很是诧异,有心向老大夫请教,如何从脉象看出是双胎?可她也知道,这种本事非一日之功,再说人家多年修为,哪能随口去打听,让人家说还是不说?不过是白白让人为难。

所以红果话到嘴边还是忍住了,手忍不住放到腹部,嘴角扬起笑容,两个啊,不知道是儿是女,最好一儿一女……

赵十武喜不自胜,封了厚厚的红包,亲自把张大夫送回县城去,又依着他的指引,去找了城里最有名的赵稳婆来。

到家已经黄昏了,先去给红果摸了孕肚,赵稳婆直点头,笃定地说:“没错,就是双胎。”

赵十武一颗心上下起伏了一整天,终于落到了实处,搓着手直乐,还是红果示意许娘子,去包了个大红包给赵稳婆。

如此大喜,赵家大院上下都得了赏银,赵稳婆也被安置在前院客房里,第二日再送回县城。

赵十武跟稳婆打听了许多孕产注意事项,听说双胎容易早产,他有些紧张,不是说七活八不活?万一八个月头上出世呢?

赵稳婆笑着安慰道:

“倒也不必如此忧虑,只要孩儿长齐全了,小点也没问题的,八个月头上,娘子注意着些,尽量别动静太大就是,最好卧床休息,只要养到快九个月头上,也就算足月了。”

赵十武听了,掰着手指头算,红果按算是二月里生,若九月早产,那就是一月。

十二月正是八个月那期间,他最好待在家里陪着红果,要不然她待不住乱走乱动,万一把娃生在了八月头上呢?

打定了主意,赵十武十月初就出发去云州,先把灵芝出了,得了四千多年银子。

照红果出的计策,洛原和大壮领着几个义庄上的汉子在云州城外设了个粥棚,打着董知府的名义,一边施粥一边招揽人才。

赵十武独自去来县探望玉兰,这回他也懒得再乔装改扮了,只说自己是玉兰大嫂的男人,受媳妇所托,来看望玉兰一家子。

反正刘二他们家之前没见过赵十武几回,过了这么些年,赵十武身高样貌甚至谈吐都发生了巨变,没人能认出来。

只是如此一来,他就不好单独与玉兰说太多话,劝她跟自己走,只能在酒桌上与刘父和刘家兄弟说:

“我家媳妇很不放心玉兰,只是她如今有孕在身,不能亲自前来探望,如今天下眼看要乱了,西南境内虽然暂时还安宁,可到处都是北地逃难来的灾民,以后可能还会有乱兵,不知刘叔可有什么打算?”

刘家大叔与自家两个儿子对视一眼,刘二抢先说道:

“这……也不至于天下大乱吧?灾民年年有,只不过今年老天不仁义,北方旱灾重了些,等明年也就好了吧?”

刘叔年轻时也在外面闯荡过几年,挣了些身家回乡买宅置地,生儿育女,想了想才道:

“就算灾民多了,有些祸乱,刘家村靠近赵家屯,屯里有百余军户,如今杜百户也还算励精图治,手下兵士日日操练,想来护着这一方百姓还是没问题的吧……”

赵十武嘴角下扯一笑,杜百户是他祖父手下的小兵,因为父亲腿瘸了没法接任祖父百户之职,赵十武那时又年幼,这才被杜百户顶了上去。

父亲曾说过,此人有勇无谋,当年若不是祖父念在祖辈几代的交情,将他带在身边教导培养,根本不可能有他那番前程。

刘大叔不知根底,说起杜百户还颇有些自得。

因为赵家失事之后,老三赵十德养在自己家,杜百户得了赵家的百户职位,又买了赵家宅院田地,还特意来探望过。

“十德好好习武,将来回去到我手下,杜叔我保你一份前程。”他拍着赵十德的肩膀说。

刘家毕竟是农户,能跟百户大人攀上关系,得他亲自前来探望,实在是蓬荜生辉,在村里腰板都更直了几分。

赵十武还能说啥,总不能泄露天机,告诉他们不会好,只会越来越差……

他只能举杯敬酒,一饮而尽,转移话题道:

“说起来我和内子在云州乡下也弄了个庄子,有百亩地两座山头,养着不少人,就是缺管事的,不知玉兰和妹夫能不能去帮忙?”

刘叔还没说话呢,刘二摆手道:“我只会侍弄庄稼,可做不了管事。”

赵十武当初选刘二把玉兰嫁过来,就看中他老实本分,又是家中老二不用当家。

玉兰自幼没有亲娘教导,性情天真,嫁给太有本事的,要主持家中事务的,怕她一辈子扛不住。

可这个时候,赵十武实在有些后悔,这人也太不当事了吧?

倒是刘婶听了这话,插嘴问一句:“他舅舅,我问句话你别介意啊,去你那做管事,有月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