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假千金她只想教书 第473章 操心的命

也不知道是不是血脉亲情的原因,还是因为目前为止她只见到这么一个老太太。她居然记住了奶奶的脸庞。

她手心悄悄冒出细密的汗,指尖下意识攥着裙摆,连声音都带着点发颤:“多、多谢奶奶。”

“哎哟,你这孩子!”奶奶拍了拍她的手背,语气带着点嗔怪,眼神却软得像棉花,“不过出门几天,怎么回来对老太婆这么客气了?以前喊‘奶奶’喊得脆生生的?”

这话让月儿瞬间红了耳尖,她连忙低下头,盯着自己的鞋尖,心里满是无措。

她确实不知道该怎么跟家人相处,既怕太随意显得不尊重,又怕太客气拉远了距离。只能僵在原地,连指尖都绷得紧紧的。

“走啦走啦,快进屋,外面风大。”奶奶拉着她往院子里走,没再追问。

刚进院门,就听见大伯娘苏氏的大嗓门在屋里响。“嘉月回来啦!快出来看看!”

其实不用她喊,家里人早就听到了动静,都从屋子里出来了。

有穿着粗布短打的汉子,有系着围裙的妇人,还有蹦蹦跳跳的孩子,一下子乌泱泱围了一圈,月儿看得眼睛都花了,下意识往江陆离身边缩了缩,脑袋也开始隐隐作痛。

她是真的分不清楚谁是谁啊!

“别怕,等下我一个一个跟你说。”顾嘉月察觉到她的慌乱,连忙在意识里安抚,语气耐心得像哄小孩。“你先深吸口气,慢慢等,跟以前在侯府帮夫人接待客人一样,没问题的。”

月儿听话地深吸了口气,空气滑过喉咙,让她稍微冷静了些。

她想起以前在侯府,家里举办聚会时,她作为嫡小姐必须帮忙接待客人。

每次花朝都会站在她身后,趁着递茶的间隙,小声提醒她。

“这是吏部李大人的夫人,喜欢聊兰花。”

“那是礼部王侍郎家的小姐,上次跟你聊过《诗经》。”

她不是记不住事,只是没法把名字和人脸对应起来。只要知道眼前人的身份,就能顺理成章地接话,从没出过差错。

现在虽然花朝不在身边,还好有顾姐在脑子里当“小提示”,应该也能应付。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一个穿着青布围裙的妇人走上前笑着招呼大家,“快坐快坐,别在院子里站着,我刚煮了茶水。”

“这是娘亲李氏。”顾嘉月的声音及时响起。

月儿抬头看向李氏,眼圈瞬间就红了。

相比侯夫人保养得宜的模样,她的亲生母亲显得苍老不少。

不过四十出头的年纪,眼角已经爬满了细密的皱纹,双手也因为常年干活,指关节有些粗大,还沾着点面粉。

月儿的手指动了动,想伸手去摸母亲的眼角,却又不敢,只能小声喊:“娘……”

李氏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点头,眼眶也有点红,连忙转身去端茶水。“哎!累了吧?说话都没有力气的样子。快坐下吧不用呢帮忙,娘这就给你倒茶!”

李氏刚说完,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端着托盘走了过来,托盘上放着几杯冒着热气的茶水。她脚步轻快,眼神亮晶晶的,一看就机灵得很。“江山长,各位夫子,请喝茶!”

“这是你同父同母的小妹,顾知更。”顾嘉月又提醒道。

月儿仔细一看,顾知更的眉眼跟自己有七分像。特别是那张小巧的嘴巴,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顾知更察觉到她的目光,回头冲她俏皮地眨了下眼睛,然后凑到她耳边,声音小小的。“姐姐,我知道你不爱喝浓茶,给你泡了蜂蜜水,我这就去给你端来!”

这古灵精怪的模样,让月儿忍不住笑了起来,嘴角轻轻上扬,眼底的紧张也散了不少。

随着他们的到来,顾家的院子瞬间热闹起来,像被注入了活力。

大伯和二伯从后院的鸡窝揪出两只老母鸡。大伯手起刀落,鸡血顺着碗沿往下滴;大伯娘苏氏和二伯娘孙氏连忙端来两盆热水,蹲在院子里的石板旁拔鸡毛,手指翻飞,很快就拔下一大把。

顾知更和堂妹顾白鹭围着大伯,仰着脑袋撒娇。“大伯大伯,能不能把鸡身上最漂亮的羽毛给我们呀?我们要做毽子!”

“早给你们留好了!”大伯笑着从旁边的石头上拿起几支彩色的羽毛,递到两个小姑娘手里,“拿去玩吧,别靠近水盆,小心烫着。”

“谢谢大伯!大伯最好啦!”顾知更和顾白鹭接过羽毛,蹦蹦跳跳地跑开。

“站住!”二伯叉着腰,假装生气地喊,“你们两个没良心的小丫头!还有我呢?看不见我吗?我昨天还给你们摘野草莓了!”

顾白露回头,嘿嘿一笑,踮着脚拍了拍二伯的胳膊。“爹,你怎么还吃大伯的醋呀?跟个小孩子似的!”

“就是呀二伯,羞羞羞!”顾知更也跟着起哄,还做了个鬼脸。

“好啦好啦,别闹了!”二伯娘孙氏从厨房探出头,手里还拿着根青菜,“快进来帮我洗菜,一会儿鸡肉要下锅了!”

“来啦!”两个小姑娘像花蝴蝶似的,蹦蹦跳跳地跑进了厨房。

不一会儿,厨房就飘出了鸡肉的鲜香,混合着青菜的清爽,整个院子里都弥漫着饭菜的香味,让人闻着就忍不住咽口水。

江陆离的目光一直落在月儿身上,生怕她因为陌生的环境和人感到不自在。

不过观察了一会儿,他发现月儿渐渐放松下来。跟娘亲说话时会红着眼眶,跟顾知更玩笑时会露出笑容,面对长辈的关心也会轻声回应。

他心里悄悄松了口气,或许这就是血脉亲情吧,哪怕失去了记忆,身体也会下意识地亲近家人。

就在这时,宋栖泉和方阅竹走上前,对着顾嘉月双手作揖,语气诚恳。“顾山长,我们实习夫子的任期已经到了,但我们不想离开求是学堂,想继续留在学堂任教,同时跟着您和江山长学习,不知道您是否同意?”

他们两人都是秀才身份,按照朝廷的最新规定,考取秀才功名后,若想继续参加乡试,必须在学堂任教四个月以上,期间需要表现良好,还需要学堂山长的签字评判。

评判不好的,就得继续任教,不能参加乡试;只有评判在中等以上,才能获得乡试资格。

其实他们来求是学堂已经很久了,远超四个月的任期。

之前因为干旱和瘟疫,学堂停了一段时间的课,顾嘉月当时明确说过,可以在他们的考评表上写“优秀”,让他们直接获得参加乡试资格,可他们拒绝了,商量后决定多留四个月。

他们没隐瞒自己的小心思,接着说道:“我们觉得求是学堂的藏书楼里有很多我们没接触过的知识,还有顾宇川夫子、杜夫子这样有学问的人,跟他们交流我们能学到很多。”

现在江山长也回来了,他可是三岁就能作诗的神童,要是能得到他的指导,他们考举人的把握也能大些。

江陆离的名声,他们早就听过,能得到这样的人指导,对他们来说是难得的机会。

顾嘉月在意识里跟月儿快速解释了情况。“他们都是好孩子,没有坏心思,就是想多学知识。你帮我同意他们的请求,告诉他们不用再任教了。等这次院试结束,咱们学堂里肯定有学生能考上秀才,到时候让新秀才授课,师资就不紧张了,正好让他们专心备考乡试。”

月儿点点头,对着宋栖泉和方阅竹挺直腰板,学着她记忆中的夫子样子说道:“你们安心留下便是,以后不用再授课了。我会单独给你们安排一个班级,让杜夫子和江山长给你们讲乡试相关的知识,你们专心备考就好。”

说完她转头看向江陆离,眼神带着点询问:“江山长觉得如何?”

江陆离自然不会拒绝。

他来桃花村、留在求是学堂虽有自己的私心,但既然选择留下当夫子,就会做好分内的事。

更何况他是大乾的郡王,为朝廷培养人才本就是应该的。

再过几年,等他那不成器的堂弟登基,这些有学问的人正好能进入朝堂帮堂弟稳住局面。

要是没有新鲜血液注入,他那个堂弟用不了几年就会被那些老臣玩死!

他在心里无奈地叹了口气,自己还真是个操心的命。


本章换源阅读
X